【群友投稿】对孔子的思考(3)——鲁迅专题
群友投稿
1919年,我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这中国的历史上,划出了一个完全新的时代,即由旧民主主义运动发展到新民主主义运动。
舆论是斗争的先导。伟人指出“五四运动所进行的则是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运动。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新文化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打破了中国2000多年来对孔家店的迷信。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运动中,起了舆论准备的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变成了群众的口号,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五四运动对那些封建军阀、复古文人等一切复古主义者的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的旧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打击,激烈的抨击了孔家店旧的伦理道德、专制制度的政治和黑暗社会的家族制度极大的振奋了无数长期在封建思想压制下的人民和青年。
鲁迅,“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以新文学武器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残酷的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他们对罪恶累累的孔家店的控诉和批判,是一把插入吃人的封建制度心脏的匕首。在滚滚洪流中前进的新的队伍中,“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开展了英勇的进攻”

孔家店被打翻了,可是他的阴魂不散。种种旧世界剥削的代表人物都跳了出来,借孔家店的破庙作为反新思想的舆论阵地进行疯狂的反扑。一股为孔家店招魂的复辟逆流绵延长达百年之久。
以康有为,林琴兰,辜鸿铭为代表的封建余孽是孔家店的几个卫道小丑。他们在孔家店即将坍塌之际跳了出来,提倡“尊王”、“尊孔”,主张恢复祭天祭孔,以孔子配天,恶毒的攻击新运动是“覆(灭)孔孟,铲(除)伦常”,甚至鼓吹“强有力者”即反动统治势力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血腥的镇压。
在孔家店被打垮之后,康有为这个封建余孽还特地到曲阜向孔子磕头作揖,竭力为孔家店招魂。
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右翼,面对着群众对孔家店的猛烈冲击,开始尚不敢公然反对。但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他们敌视工农,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的面目越来越暴露,很快就背叛了原来赞成过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重新打起了孔家店的破旗。他们不仅发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谬论,极力反对马列主义的政治主张;并且积极提倡“整理国故”的反动口号,号召青年钻到孔家店这座破庙中去,向孔子这个幽灵顶礼膜拜。
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以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坚韧不拔、“大呼猛进”,向着2000多年来奴役人民群众的封建文化,向着虚伪残忍的孔孟之道进行了英勇的冲击
鲁迅无情的批判了整个人吃人的旧世界,成为“五四”以来最坚定、最彻底的反对孔家店的杰出代表。今天重温鲁迅当年在战斗中写下的这些所向披靡的檄文,每个同志都可以从中受到极大的鼓舞,获得深刻的教益。
自从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后,反孔派与尊孔派之间,围绕着尊孔还是反孔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一切复古派都是尊孔派,一切进步派都是反孔派。虽然现在暂时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失败的孔孟思想还要挣扎。这场尊孔和反孔、复辟和反复辟、翻案和反翻案的斗争,仍然尖锐、复杂的继续进行着。
一切同志,千万不要以为写了几篇批判文章,放了几发炮弹,孔家店的幽灵就从此烟消云散了。我们必须以鲁迅为榜样,进一步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以伟人思想作为伟大旗帜,把对旧世界剥削思想体系的批判深入下去,把“打倒孔家店”的战斗进行到底!
下面编选的是鲁迅批判孔家店的一些语录。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在部分语录后面加了一点必要的注释和点滴学习体会,仅供参考。
一.第一部分
(1)无情揭露孔孟之道的实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_《狂人日记》(1918年)

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及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_《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
注:“吃人”!这是鲁迅对孔孟之道最概括、最透彻、最无情的揭露。历来的剥削阶级标榜以“仁义”治国,其实“都是为了治民众”的。所谓“治”就是镇压、剥削劳动人民,就是“吃人”。揭开了那些写满了歪歪斜斜“仁义道德”字样的遮羞布,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2)所谓“王道”,“仁政”都是妄言
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在中国的王道看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这之前和之后一定要有霸道跑来的。_《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1934年)
注:所谓“王道”,也就是“仁爱”,“仁政”。鲁迅在这里以“却是兄弟”四字,一语道破的指出“王道”和霸道,“仁证”和暴政,只不过是反动阶级交替使用的反革命两手政策,在“王道”、“仁政”的背后掩藏着的同样是血淋淋的杀机。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从来就没有对人民施行过什么“仁政”;同样,“我们对于复古派和敌人的复古行为,绝不施仁政。”
(3)“中庸”、“宽恕”是剥削者的愚民哲学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安慰。……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做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姿,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_《通讯》(1925年)
注:“中庸”,见《论语.雍也》,意思是折中,调和。鲁迅在这里指出,抬出“中庸”来,是旧世界剥削者所惯用的一种骗人伎俩。在阶级社会里,敌对两方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不存在什么不偏不倚的“中庸”道路。鲁迅曾淋漓尽致地刻画过这类“正人君子”的丑态:“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在现实生活中,这类“正人君子”并未绝迹,必须引起我们警惕。
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的,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的,因为他贻人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_《杂忆》(1925年)
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女吊》(1936年)
注:“犯而勿校”,见《论语.泰伯》,意思是侵犯了你,不要计较。这完全是旧世界剥削者愚弄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那些尊孔派大肆鼓吹什么“不要报复”,什么“中国的民族性就喜欢宽大”,等等,其源就出于此。这里鲁迅所指出的“吸血吃肉的凶手”,同样也是尊孔派这些旧世界剥削者走狗丑恶鬼脸的写照。
(4)“忠”、“孝”、“节”、“义”是维护旧世界统治的礼数
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论;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以说。一乱说,便“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糊涂。_《隔膜》(1934年)
……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_《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年)
不管你爱不爱在,__孔圣人的名义之下,你得从一而终,你得守贞操。男人可以随时使用它,而他却要遵守圣贤的礼教,……《男人的进化》(1933年)
“朋友,以义合者也。”古人却曾说过的,然而又有古人说“义,利也”呜呼!_《四论“文人相轻”》(1935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静静的等着别人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礼也。_《礼》(1933年)
注:“礼”,是旧世界剥削者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他们鼓吹“非礼勿视”等等,就是要被剥削者俯首帖耳任其宰割,听凭他们的剥削和压迫,勿需丝毫反抗,“静静的等着”剥削者“自毙”。这是孔孟之道极端虚伪的欺骗劳动人民的麻醉剂。
二.第二部分
(1)戳穿旧剥削者鼓吹孔孟之道的复古阴谋
辩护古人,也就是辩护自己。_《忽然想到》(1925年)
注: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为今天的卑鄙行为进行辩护”,同一个意思。它告诉我们:利用死人来为活人服务,利用古人之口来宣扬反动的政治思想,从来是一切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尊孔派大肆叫嚷“应该充分利用孔子”,拼死为孔老二招魂,不正是为他进行旧世界复辟制造舆论吗?
孔夫子到死了以后,我以为可以说是运气比较好一点。因为他不会噜苏了,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她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_《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
注:孔老二活着时,确实并不那么得势的。他当过吹鼓手,人家死了,人去吹吹打打也做过管钱、管牛羊的小官,为权臣所轻蔑。什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之类“阔的可怕的头衔”,都是在他死后给加上的。因为“种种的权势者”感到把这具僵尸“捧起来”越“吓人”,越对他们有好处,全部奥妙就在于此。
既尊孔子,又拜活佛者,也就是恰如将他的钱试买各种股票,分成许多银行一样,其实是哪一面都不相信的。_《难行和不信》(1934年)
(2)旧的统治者抬出孔子是为了“治天下”
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向来总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诏天下”,而且又“以贞节励天下”。_《14年的“读经”》(1925年)
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做倒霉的时候是又以为他们真有“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知难行难》(1931年)
孔子这人,其实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从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起,不但恢复了祭孔,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祭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儿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余剩的是北洋军阀,当觉得渐近末路时,也用它来敲过另外的幸福之门。_《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
今年的尊孔是民国以来第二次的盛典,凡是可以施展出来的,几乎全都施展出来了。上海的华界虽然接近夷(亦作彝)场,也听到了当年孔子听的“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死,渴死的。……我们除肉食者听了而不知肉味的“韶乐”。_《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1934年)
注:第一次的尊孔“盛典”,指1914年窃国大盗袁世凯演的祭孔丑剧。第二次的尊孔“盛典”,在1934年,即常凯申对“瑞金边界”发动血腥的第五次“围剿”时,由常凯申导演的。在这场丑剧中,大演韶乐(传说韶是虞舜所作的乐曲),说什么这是“承平雅颂,以及我国民族性酷爱和平之表是”。鲁迅横眉冷,对深刻揭露了在其统治下,民不聊生,老百姓连喝水都成问题的社会黑暗;辛辣的嘲讽蒋导演“尊孔祭孔”丑剧是为了配合其屠杀。
2月14日《申报》载南京专电云:“………及人民团体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匾额,悬挂礼堂中yang,以资启迪。”看了之后便不可变,推定为各要人讥大家为“忘八”……_《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1933年)
注:鲁迅用“忘八”两字的谐音,影射和讥讽常凯申之流,是一伙满嘴“仁义道德”,满肚男盗女娼的“极端残忍和极端阴险的家伙”。
(3)外国侵略者“尊孔”是为了侵略
现在听说又很有别国人在尊重中国的旧文化了,那里是真的在尊重呢,不过是在利用!……有些读书人说,我们看这些古东西,倒并不觉得与中国怎样有害,又何必这样决绝地抛弃呢?是的,然而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警戒了,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_《老调子已经唱完》(1927年)
注:鲁迅明明白白地指出:孔孟的旧文化是一切旧世界剥削者和帝国主义者所利用的软刀子。可是那个帝国主义国家里的一帮修正药业文人,竟明目张胆的污蔑鲁迅主张旧文化有“永久的价值”。天下竟有这么无耻的谎言!
帝国主义者对鲁迅这样的污蔑,倒是说明了他们与旧的统治者一样,想利用孔孟之道这类软刀子为他们的侵略政策服务。
据长久的历史上的事实所证明,则倘说先前曾有真的王道者,是妄言,说现在还有者,是新药。_《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1934年)
注:鲁迅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这篇文章发表在日本的《改造》杂志上。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使劲的宣传孔孟之道是“中国古有文化的核心”,他妄图利用孔孟之道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新药”!
三.第三部分
(1)坚韧持久的同旧世界剥削旧思想做斗争
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_《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1930年)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俗语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刻薄一点吧,但仔细想来,却也觉得并非唆人作恶之谈,乃是归纳了许多苦处的经历之后的警句。_《论“费厄潑賴”应该缓行》(1926年)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_《论睁了眼看》(1925年)
注:在批判孔家店这个旧社会和旧势力最顽固的堡垒的斗争中,我们十分需要发扬鲁迅这种坚韧,持久和针锋相对的斗争精神,即“痛打落水狗”的精神。那种认为“批判的差不多了”的说法,那种开几炮就完事儿的做法,那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天真想法,通通必须抛弃。
这人肉的筵亭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_《灯下漫笔》(1925年)
注:“人肉的筵宴”,这是鲁迅深刻揭露中国旧文化反动实质的名言。历史在前进,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远非鲁迅,那个时代所能比拟了。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这人肉的筵宴”“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那个盘踞在海峡另一边的常凯申,不正是在扬幡为孔子招魂,以图“复国”,在那里演出,穿西装革履和穿长袍马褂的都向孔老二顶礼膜拜的丑剧吗?在我们这里,不也是有一小撮“遗老”叫嚣要“保卫孔子”即要保卫这“人肉的筵宴”吗?现实的斗争告诉我们:“排”人肉筵席和“掀”人肉筵席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我们一定要把掀掉“人肉筵席”,即批判剥削阶级旧思想的斗争进行到底!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靠近。……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_《死》(1936年)
注:这是鲁迅在逝世前夜留给我们很重要的遗嘱,是我们要永远不能忘记的遗嘱。鲁迅的话是针对当时那些投敌的叛徒们而说的,但对孔孟之道以及一切利用孔孟之道的旧世界剥削者代表人物也完全适用。孔孟之道及其卫道小丑们损着被压迫人民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为的就是维护和复辟他们的旧世界政权。我们人民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他们“也一个也都不宽恕”!我们就是要奋起毛思想的千钧棒,痛打孔孟之道这条落水狗痛打一切剥削旧思想,而坚持不懈地战斗!

投稿人:Astrona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