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千年古墓,墓中2男子“手牵手”,身份揭晓让人倍感诧异

2013年1月,在经过考古学家的大范围挖掘后,两座被墓道连接,“手拉手”的南朝墓陵很快就映入众人的眼中。
同茔异穴的“夫妻墓”并不少见,两汉时期的汉高祖刘邦与妻子吕后,汉文帝与窦皇后,都实行的是帝后异穴墓制。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却让考古工作者们都个个傻了眼,这两座墓陵埋葬的,可都是“男性”。

这不禁点燃了考古工作者们的“八卦”之心 ,帝王的身边再不济也是宠妃,怎会轮到男子陪葬。墓中男子又是谁,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陈文帝躲过“美人关”,与之长眠?
“捡漏”的皇位
南梁末年,大将陈霸先在乱局中挺身而出,扛起了支离破碎的南朝最后一面大旗。在平定了“侯景之乱”后,正式接管了建康王朝。

公元557年,陈霸先逼迫自己扶持的“政治傀儡”梁帝萧方智禅位于己,改国号陈,史称陈武帝。
新皇登基,自然少不了赏赐众臣。其侄陈蒨作为将齐军击退至长江以南的功勋之臣,得以被封为临川王。
或许是陈武帝皇运不济,也或许是造化弄人,接手南陈政权仅有两年,便气数已尽,走完了仓促的一生。

先皇龙驭上宾,皇权自当传给太子陈昌之手。但此时的陈昌却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在千里之外的北周被迫当着“质子”,一时回国无望。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帝的挑选也很快进行着。沉稳果决,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陈蒨很快就在皇室里脱颖而出,成为最为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内忧外患之际,在镇国将军侯安都领头推举下,得以登基,是为陈文帝。

继位后的陈蒨面对艰难的王业,并未选择自命如此,而是主动出击,削平内乱。
据守长江中游的南梁残余势力此刻早已蠢蠢欲动,响应反叛的王琳趁机起兵伐丧,盟友北齐也出兵声援,局势一度十分紧张。
但很快随着芜湖决战的胜利和生擒北齐将领刘伯球的告落,“王琳之乱”宣告结束。除了外部先后击退北齐与北周的侵扰,内部更是着手处理周迪,陈宝应等地方割据势力。

就在陈文帝在一代明君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总是会有一道身影常伴左右。
乱世之中的“美丽邂逅”
两人的初遇也算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彼时的陈蒨刚跟随叔叔陈霸先平定了“侯景之乱”,行路中机缘之下遇到了刚死里逃生想要搭载一程的韩子高。

乱世不平,战乱不休,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不胜数,搭载一程回乡也无妨。但当看到韩子高的容貌时,陈蒨也免不了被惊艳了一把。
出身贫寒的韩子高原名韩蛮子,“容貌美丽,状似妇人”是对这位“美少年”最贴切不过的形容。

一边是意气风发少年郎,一边是落魄娇弱美少年,一番询问之下,陈蒨成功发出了“若欲求富贵乎?盍从?”的邀约,就这样,韩蛮子成为了他的贴身侍从,后来更是为其改名为韩子高。
事实证明,韩子高也并非是空有美貌的“花瓶”,他深知乱世中的富贵也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

除了尽力侍奉陈蒨,察言观色也是一把好手,常常深领其意,深得陈蒨宠幸。待到成年之际 又主动学习骑射之术,一来是自己期望做将帅之才,二来也为更好辅佐陈蒨。
平定杜龛叛乱后,陈蒨眼看时机成熟,配给韩子高士卒留任身边。此后,陈蒨在讨伐张彪之际,不慎遭遇偷袭。就在众将领都不知去处,军纪混乱之时,唯有韩子高还尚在陈蒨身边。也正是由于韩子高乱军中联络周文育,才让浙东地区得以平定。

待到永定三年陈蒨继位,将常伴身边的韩子高任命为右军将军。韩子高也并未辜负陈蒨的一番提拔,礼贤下士,深得将士们的民心。
王琳之乱,平定留异,都有韩子高的身影。由于屡建战功,先后被封为贞毅将军,散骑常侍等职,二人的关系也在无形中日渐深厚。

公元566年,时年45岁的陈文帝陈蒨病重不起。韩子高脱下铠甲端起药碗,像当初那样 ,悉心入内侍奉。
但很快随着陈文帝的离世,新帝年幼登基,摄政王陈顼有意夺位。军权在握的韩子高自然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在陈顼的一番操纵下被污蔑为谋反之臣,无辜被杀。

直到2013年,考古专家们无意间挖出一对石刻。随着陈文帝的身份浮出水面,这段与韩子高的历史往事,才被人们重新忆起。
“手拉手”的真相又是什么?
本是一段佳话的君臣情深,却因为“手拉手”成了南朝第一CP。

事实上,按照夫妻合卺的墓葬传统,陈文帝理应同皇后沈妙容夫妻合葬。但因为后期南陈灭亡,直到杨广即位时,沈皇后才从长安重返江南。此时碍于改朝换代的帝王不能动前朝帝王的陵墓,夫妻二人合葬也就无法实现。
至于陈文帝与宠臣韩子高同茔异穴,二人少时相识,韩子高半生都追随在陈文帝左右。换句话来说,二人荣辱与共,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忠义,还有互为知己间的“惺惺相惜”。如此一来,“手拉手”也无可厚非。

历史上的陈文帝也确实给了韩子高明目张胆的偏爱,配予士卒,封官赏爵,弥留之际的入内服侍。也难怪会有人戏称韩子高是陈文帝的“男皇后”,但“男皇后”并无历史依据,都是后人在话本中经过艺术渲染的角色。
二人的半生都在一起度过,陈文帝给了韩子高衣食无忧,韩子高也多次在危急关头救下陈文帝,二人是互相成就,彼此依靠的关系。

都说“知己难求,知音难觅”,这也许就是二人同茔异穴的真实原因。我们所看到的“暧昧关系”, 其实是古人间深沉的“相惜之意”。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