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岁月

1
虽然我们有过阳光下的黄金岁月,但只有作为美丽的废墟,我们才被最好地懂得。
消失是一种永恒,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罗马永恒。
2
格外美丽。当时间的大美之手将万物布置成多层次、让人满意而非特定的样子,我们那些过于具体的愿望仿佛也被原谅了。
万物都在低声诉说:虽然我们有过阳光下的黄金岁月,但只有作为美丽的废墟,我们才被最好地懂得,这可能才是我们最独特的样子;当我们在离开与逝去时,才最真实。

3
逃跑是多数人在许多时候都想做的事。
它是“战-逃”(fight-flight)反应中的“逃”,“逃”在我们的身体或过去中;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是进化机制与深刻在人体内的生物学记忆,曾帮助我们的祖先幸存下来并传承给今天的我们。

4
想要逃跑是人的本质,它通过选择的改变来改变任何坚持。
无论是从环境、婚姻、关系或工作中逃走,都是对话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自身的不情愿所反映的纯粹天性,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在面对现实时遇到的困难。
5
想逃跑是必要的,实际上,关键时刻的逃跑能救我们一命;但它也可能极为危险与不明智,当遭遇的动物比我们更大、更快、更敏捷,逃跑的行为激起追击时尤其如此,或者当逃跑是让我们失去那成熟与淬炼的良机时尤其如此。
在野外,对危险情境的最佳反应常常不是逃跑,而是全神贯注,关注那些可能的威胁,先别把自己当成猎物。

6
自知之明并非完全可能之事。
心灵或意识里的事物一半是潜在的可能性,栖居于无法言说、尚未成形的黑暗中。这隐藏的、未说出口的一半可能会颠覆我们对自己现有的任何认知。
7
与阴影共存,就是理解人类如何生活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并走近那核心的困难:人生中没有光明、完美的可能性;而试图创造它往往不负责任,是成为例外,成为不必在场或参与的人,因此也不会造成伤害或受到伤害。
不向他者投射阴影,就是抹去我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所产生的物理后果。
8
沉默不会终结怀疑,而是让它变得无关紧要。
无论是相信或不相信,无论此前预演什么样的故事,都遇上了林中的风,来自繁忙港口的遥远鸣笛,或意中人困惑凝视的眼睛与侧耳倾听。

9
以自身的方式运行,要求绝对的在场,绝对的放下,要求我们同时在瞬间与永恒、难以触及与全然的可能性,全然的在场与不在,自如地投入和放弃这些相反的因素间游刃有余,泰然处之。
一个更勇敢、更慷慨、更专注于此地的身份,比急于寻找简单答案、不劳而获的身份更有意义。
黄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