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np图名词解释—来自AI

1、抬升凝结高度(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 LCL)
是指空气团随高度抬升时达到饱和时的高度,也就是空气中水汽开始凝结形成云滴的高度。它可以表示云基高度,是判断空气不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影响抬升凝结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1. 地面温度 - 地面温度越高,LCL越高,不易产生对流。
2. 相对湿度 - 相对湿度越大,LCL越低,越容易发生抬升凝结。
3. 抬升速率 - 抬升速率越快,LCL越低。
计算抬升凝结高度的公式:LCL = 125 * (T - Td)其中:T - 地面温度(摄氏度)Td - 露点温度(摄氏度) LCL单位为米。这个公式反映了温湿度条件对抬升凝结的影响。
T-Td越大,LCL越高,不利于对流;T-Td越小,LCL越低,越容易产生积云。

2、自由对流高度(Level of Free Convection, LFC)
指空气团随高度升高时,其温度达到与环境温度相等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空气团会变得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不会再继续冷却。
自由对流高度与对流形成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 空气团能否抬升到LFC高度,决定了其是否能引发深层对流。
2. 对流萌发需要空气团先抬升到LFC高度,之后可以自由持续上升。
3. LFC以下高度为抑制区,LFC以上为促进区。抑制区越浅,更有利于对流发展。
4. LFC越低,对流越容易发生。LFC高度通常在650到1500米之间。
5. 可以计算抬升凝结层与自由对流层之差,判断对流环境。差值越小,对流可能性越大。
6. LFC与零度层高度之间的温度差决定了最大上升强度。

3、对流凝结高度(Convective Condensation Level, CCL)
指空气团随高度抬升时开始发生凝结的高度。它反映了对流云的云基高度。
影响对流凝结高度的主要因素有:
1. 近地面温度 - 温度越高,CCL越高,不利于对流发展。
2. 近地面相对湿度 - 相对湿度越大,CCL越低,越利于对流。
3. 下垫面热量通量 - 向上的热量通量越大,CCL越低。
4. 风切变 - 风切变强,抑制对流,CCL较高。
计算公式:CCL = 125 * (T - Td)其中:
T - 近地面温度
Td - 露点温度CCL较低有利于积云对流的发展。与自由对流层高度结合,可以判断对流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