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手握六篇paper,拒绝四大神校,最卷方向申请记!

2023-11-06 11:27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学校与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少院  申请方向:主申AI
GPA:3.95/4.3

科研情况:暑研MIT老师牛推+强推;暑研NUS老师强推;USTC老师强推,Stanford博后强推;
T:104 (25)
G:150+170+3.5
offer:CMU MSML; CMU MSR; UCSD CSE PhD; UIUC MSCS


大学四年里,在大三暑假才开始与世毕盟签约。如今申请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可能无论如何会存在些许遗憾,但结果终究是好的。在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最终还是拒掉了申请前最想去的梦校CMU的王牌项目MSML(当时申请CMU的第一志愿),决定去UCSD读博士了,希望多年以后,回顾来路,我仍然能跟自己说,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申请前期

在与世毕盟签约之前已经是2021年的三月左右,我手上也有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但是在我发了很多封邮件均无法找到美国学校的暑研之后,我找到了世毕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给了我一条内推的消息,顺着邮件我便找到了一个MIT的暑研。然后在关于MIT暑研与NUS暑研的取舍上,我产生了强烈的纠结,因为NUS的暑研已经开始办签证手续了,此时想要取消十分困难,我便继续与培训师详聊处理方式,最后决定开始并行。同时在这些事情中,感受到世毕盟还是非常靠谱的,便直接签约,开始享受后面一整套服务。



申请准备

我其实起步比较晚,大学的第一年甚至一直在学物理,大二才开始学计算机,这样导致我在大二的暑假才有第一份实习,大三上结束(2021年初)才投出第一篇论文。这导致我想要申请到更好的学校,需要在剩下的一年里实现弯道超车。于是,2021年3月到11月这一段时间,我手头上始终有3个项目并行,想要实现最后几个月的冲刺。这段时间内我一直压力极大,同时当时的托福还只有两年前一个已经要过期的98分,既要准备科研,又要兼顾学业,还要准备托福GRE,同时还有新加坡出国的手续需要办理…… 我便经常找我在世毕盟培训师姐姐寻求安慰和鼓励。这段时间也算是最后熬了下来,并行的科研项目也都完成得很好。在申请的时候,我的指标应该也算不错了。这里也想提醒各位学弟学妹们,托福和GRE还是不要留到申请的那一年里,最好在大一大二就考出来,这样申请前会轻松很多。


申请时我手上的论文中稿的只有一篇一作,但2021年并行的结果还是比较显著,在投的一共有六篇,其中两篇一作,三篇共一;推荐信则来自三位教授和一位博后,均为科研推荐信;AI方向发论文是越来越快的,第一篇论文我耗时5个月,第二篇则是3个月,再之后便可以三个月两篇。AI的科研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因此我会建议大家可以尽早地起步,尽早进实验室开始科研,最好可以在大二下投出第一篇论文,这样会给你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科研经历的时候,跟导师的交谈中最好需要强调你想要lead这个项目,你想要的是一作,否则老师可能会给你一个比较划水的项目,让你跟在研究生后面做,最后只拿到无意义的三作四作;相信自己,在AI领域发论文,是花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的。尽早开始的好处也在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预算去完成第一篇论文。在科研过程中,卡壳屡有发生,这种情况下也不要着急,就花更多的时间去看其它论文,多跟教授讨论(可以讨论新的idea,也可以讨论你看到的论文),通常都是看论文得到的一点点萤火,在自己酝酿以及在跟教授讨论的过程中,点亮了一篇天空。
申请前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开始准备文书和推荐信,修改简历,这段时间世毕盟也帮助我多次修改,也帮助我在文书中完成了地地道道的英语表达。简历也是如此,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感觉与原版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提交申请的时候,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也帮助我检查填的材料,确保没有错误。这些都在为收到offer做准备。



申请季的我

2022年1月是大家收面试的高峰期,然而我在1月20左右收到了Cornell的面试之外邮箱便一直毫无动静。直到1.29拿到了UCSD无面试的offer之后才相对不再那么EMO。之后收到过CMU的两个Master offer,开始陷入纠结之中。当然心心念念的Stanford很早就拒了我,以及MIT在隔了很久之后也未能给我return,虽然教授说是funding的问题,但总之是无缘四大了。之后又收到了UIUC MSCS,纠结之后还是选择了UCSD。申请季的我无法说是战绩辉煌,但总算没有失学,也终于接下了我认为不错的offer。



申请季总结

申请季结束了,我不禁回想,如果能够早两年与世毕盟签约,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大二的暑假,我手上有着清华孙茂松教授的暑研,也有华为的实习,当时的我选择了后者;如果有mentor把关,我可能会坚持选择前者吧,可能一切的轨迹都会有所变化。CS专业的申请本就很卷,AI之卷,则更是CS中的翘楚,其热度不断增加。我自觉自己的科研经历之丰富,少有人能及,但由于我的项目是并行在不同的导师指导下完成,以致两两正交,涉及到AI的很多领域,因此可能输在了项目的一致性上。如果能更早一点结识世毕盟,或许可以在世毕盟的指导下,将所有的科研项目统一到同一个方向中。如此我可能会有更好的申请结果。
时间能让人沉淀,也能给出答案,感谢自己在三年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感谢世毕盟在我无助时给我的引导,以及在我压力巨大时给我的鼓励和安慰。也许再过两年回头看如今自己的选择,我会感谢自己愿意努力地申请,做出清晰的规划,过上喜欢的生活。


手握六篇paper,拒绝四大神校,最卷方向申请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