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新一周合集!《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速递

2022-05-30 10:04 作者:唯理计算  | 我要投稿

又到栀子花开的季节,又是一年毕业季!研究生们给自己的科研生涯留下怎样的浓墨重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Nature Communications:酸中高选择性电化学合成H2O2的氢键钴卟啉骨架的理论指导设计

对酸中H2O2的选择性双电子氧还原反应要求很高,并且由于缺乏高效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而受到很大的阻碍。金属宏观周期有希望,但相对而言研究不足。需要努力促进其固有的催化活性和/或增加活性位点的表面暴露。在此,来自苏州大学的Lu Wang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Tian-Fu Liu & 澳门大学的Yanguang Li等研究者,通过比较32种不同的金属卟啉关键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自由能,进行了高通量计算筛选。钴卟啉的理论过电位最小可达40 mV。在计算预测的指导下,研究者制备了氢键钴卟啉框架,以提高酸中H2O2生成的催化活性位点的溶液可获得性。该产物的起始电位为~0.68 V, H2O2选择性为>90%,周转频率为10.9 s−1,稳定性为~30 h,这些特点使其在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反应中明显优于现有的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Zhao, X., Yin, Q., Mao, X. et al. Theory-guided design of hydrogen-bonded cobaltoporphyrin frameworks for highly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H2O2 production in acid. Nat Commun 13, 272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0523-0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523-0


2.Nature Communications:预测二维石英玻璃的失效

能够根据结构信息,预测材料的失效,对于设备和组件的监测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和工业意义。由于深度学习的最新进展,即使是对强无序固体也可以进行准确的失效预测,但由于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参数数量太多,无法对结果进行物理解释。在此,来自意大利米兰大学的Stefano Zapperi等研究者,解决了这个问题,从他们的初始未变形的结构,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模拟二维石英玻璃的失效。然后,研究者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 Grad-CAM)来构建与预测相关的注意力映射,并证明这些映射可以根据拓扑缺陷和局部势能进行物理解释。研究者表明,他们的预测可以转移到与训练中使用的不同形状或大小的样本,以及实验图像。该策略说明了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如何能够对实验测量结构的行为提供可解释的预测。


参考文献:

Font-Clos, F., Zanchi, M., Hiemer, S. et al. Predicting the failure of two-dimensional silica glasses. Nat Commun 13, 282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0530-1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530-1


3.JACS:核糖核蛋白组装中的扩散离子协调动力学


适当的离子浓度,对RNA和核糖核蛋白(RNP)组装的功能动力学是必需的。虽然实验和计算技术,为螯合离子的性质提供了许多见解,但对扩散离子对大规模构象重排的能量贡献知之甚少。在此,来自美国波士顿学院的Udayan Mohanty & 东北大学的Paul C. Whitford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旨在量化扩散的一价和二价离子生物分子组装动力学影响。该模型采用全原子(非H)分辨率和显式离子,其中有效势解释水化效应。研究者首先表明,该模型准确地预测了原型RNA系统中过量Mg2+离子的数量,其水平可与现代粗粒度模型相媲美。然后,研究者将该模型应用于一个完整的核糖体,并展示了弥漫性Mg2+和K+离子之间的平衡,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控制tRNA分子的动力学。该模型预测了,扩散离子对与tRNA进入相关的自由能垒的不同影响,以及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能量。总之,这一分析揭示了扩散离子对RNP组装动力学的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Ailun Wang, Mariana Levi, Udayan Mohanty, and Paul C. Whitford. Diffuse Ions Coordinate Dynamics in a Ribonucleoprotein Assembl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rticle ASAP DOI: 10.1021/jacs.2c04082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4082


4.JACS:还原金红石TiO2(110)表面竞争性光诱导分子氧解离和解吸动力学:时域从头算研究

光化学O2活化,是许多光氧化化学反应的关键,底物-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反应效率和化学过程有显著影响。然而,这种反应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在此,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Run Long等研究者,以氧化还原的金红石型TiO2(110)表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时域密度泛函理论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光诱导的O2解离和解吸过程。模拟结果表明,O2在被还原的TiO2(110)表面上有三个不同的吸附位置,它更倾向于吸附在桥氧空位(OV)位点,其次是两个亚稳的五重配位Ti (Ti5c)位点,通过接受OV诱导的Ti3+离子的两个多余电子,导致过氧化O22-的形成。吸附在OV位点的O2不会产生捕获光激发空穴的中隙态,由于解离能垒很小,有利于O2的轻松解离而不是解吸,使载流子寿命超过0.5纳秒。相反,两种Ti5c吸附构型中由O2 π*反键轨道组成的中隙态能在数十皮秒范围内快速捕获光激发空穴,导致界面O-Ti键长延长,驱动O2解吸。由于存在微小的能量壁垒,两种Ti5c的吸附构型可以相互切换,并发生在Ti5c位点上,巩固了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过渡金属可以增强p-d极化,从而操纵O2反键轨道的位置,控制O2的化学反应。该结果提供了光激发空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吸附-底物相互作用,对O2解离和解吸的影响的基本认识。该研究展示了掺杂剂如何控制电子和电荷特性,从而设计出高性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参考文献:

Cheng Cheng, Niall J. English, Wei-Hai Fang, and Run Long. Understanding Competitive Photo-Induced Molecular Oxygen Dissociation and Desorption Dynamics atop a Reduced Rutile TiO2(110) Surface: A Time-Domain Ab Initio Study. ACS Catalysis 0, 12 

DOI: 10.1021/acscatal.2c01599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2c01599


5.ACS Nano:利用摩擦电子纳米发电机,使得深度学习获得颈部运动检测成为可能


颈部运动的状态,反映了颈椎的健康状况。人体颈部运动状态的检测,对健康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实用的颈部运动检测器应该是可穿戴的、灵活的、高效的、低成本的。在此,来自重庆大学的Xianjie Pu & 西南科技大学的Yangsong Zhang等研究者,报告了这样一种颈部运动检测器,包括一个自供电摩擦电传感器组和一个深度学习块。四个可伸缩的硅橡胶摩擦电传感器集成在一个颈圈上。不同的颈部运动,这四个传感器引出不同幅度和/或方向的电压信号。因此,这四种信号的组合可以表示一种运动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颈圈和传感器之间附着了一层掺碳硅橡胶层,以屏蔽外部电场(即皮肤表面的电变化),从而实现更可靠的识别。此外,设计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包括8个弯曲方向、2个扭转方向和1个静息状态在内的11类颈部运动进行识别,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2.63%。研制的颈部运动检测器在颈部监测、康复和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Shanshan An, Xianjie Pu, Shiyi Zhou, Yihan Wu, Gui Li, Pengcheng Xing, Yangsong Zhang, and Chenguo Hu. Deep Learning Enabled Neck Motion Detection Using a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CS Nano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snano.2c02149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2149


最新一周合集!《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速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