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第一季:给想要了解UP的粉丝朋友们打开一扇窗

2023-04-01 18:09 作者:壞兔1412  | 我要投稿

去年12月之后,月报就没咋写了:一方面那个时候阳了,身体确实不好;另一方面,当UP的时间被生活其他部分占据时,放在B站上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做UP的这三年来全凭热爱,虽然算不上勤奋,但大部分时间是周更的频率,至少不算太鸽(今年不算)。确切地说,这三年来大部分的时间都被B站占据了,尤其是在做后传和水月的时候,总有着无穷无尽的创作热情。我享受做视频带给我的快乐,以至于觉得生活中没有其他事情能给我带来快乐,有时候我出去玩,逛商场,甚至跟朋友吃饭都会有一种感觉:快结束吧,我还要回去做视频,B站对我是最重要的。

现在想想确实有点离谱,但又很巧合:我2020年初开始做一个周更的UP,2022年末成了一个月更的鸽子。

我为什么做UP?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表达和分享的人,既然没法出去溜达,没法社交和分享,那就在网上对喜欢的影视剧分享自己的想法,延续以前的快乐,顺带赚点外快。

那为啥这期专栏的名字叫:给想要了解UP的粉丝朋友们打开一扇窗呢?

我对互联网是存敬畏之心的,因为见过太多的负面消息网络暴力等等,以至于我只专注于做内容,没有打算跟网友有太多的接触,甚至连建一个粉丝群都战战兢兢。

这些年在评论区看惯了人生百态,在观众群体中,什么人都有:就是想骂人的黑子;私信我借钱的白嫖怪(放心我不借钱);想借我视频攻击别人的,想站队表达立场分析成分的....

直到粉丝越来越多,我被一些真挚的粉丝认为,是一个有趣有内涵的人,她们想要结识我,于是我在B站结交了第一批朋友,那就是“小南瓜创作中心”。随后这样的粉丝朋友越来越多,我倒也觉得互联网没有那么可怕了,8万粉丝的UP又怎么样,点赞不还是那几千个,数目都虚的,很多都是握不住的沙子。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粉丝多少多少就很了不起了,能在其中认识一些真诚的朋友才是弥足珍贵的。所以我对涨粉什么的没什么执念了,也就是数字好看,因此我才会写一些没什么人在意的专栏,给那些想了解UP生活的人,开启一扇窗。

话说到这,又圆回来了,以前的我生活中大部分都是做视频,而现在的我,除了做视频之外,每周要么是跟朋友聚会吃饭,举行“四方会谈”,研究概率论;要么就是四处游玩拍照,然后在朋友圈刷屏。

总之人心情好了,心态也好了,干啥都积极阳光了,貌似运气都变好了:四方会谈的时候赢多输少,更新频率低了广子却老是找我催更,你说气人不(不是

废话差不多了,先从鸽掉的12月说起:

首先是抗疫日志:4号杭州放出不再常态化核酸的通知后,大家都在做好要阳了的准备。半个月来我是安然无恙,直到我室友的对象阳了,同一个屋檐下,我们都跑不掉了。

我清楚记得那天烧到睡不着,让小爱同学放了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点烧到了最难受的时候,感觉身体里有千军万马在打架,但始终低于38.5就没敢吃药。到快3点的时候,突然身体震动了一下,感觉到丝丝凉意,停战一样的感觉,全身不酸了,体温也降了”

尤其是发烫的身体在一瞬间凉掉的感觉,非常神奇

后来就是走流程:流眼泪,咳嗽,水泥鼻,小刀剌嗓子, 身体冰(打把游戏热起来了)身体酸痛倒没有,最虚弱的时候我连云顶之弈都打不动了。最终七天过去,查了个肺部CT一切正常,刚好那天是圣诞节,我穿着圣诞毛衣进了医院,检查的医师还说我:这就把圣诞衣服穿上了?

抗疫结束虚弱的我

阳康之后跟同样阳康的朋友们吃饭聚餐,四方会谈跨年,2022年就算这样结束了

2022跨年夜的聚会

于是2023年1月份:

阳康之后,生活不知不觉的改变了。

朋友们开始各种浪约我出去玩,有时候我白天赴一个朋友的局,晚上还要赶另一个,被朋友们戏称为名媛。其实回想一下,2019年前也是这个样子。

今年的春节特别早,前两年过年都是留在杭州,一直没有跟家人春节团聚。今年回家的心情很奇妙,尤其在我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很多人躲着都来不及。但我今年突然觉得有很多话想跟家里人说,也想多去体会在家里的生活:

首先从体会人情世故开始:村里有丧事要办酒席,而我属于近亲,需要干端盘子之类的杂活。因此年前还是比较忙的。在这种人多的场合,就会发现人性的奇妙之处,大部分人都是和善的,但总有些个别。比如端盘子的时候,好心提醒人家注意烫,小心洒,别人就觉得你是瞧不起他,偏要单手拿一个装满汤的烫碗,还要说:你看我能不能洒。

这种人远离就好了,千万不要试图讲道理。

年后就是重头戏了:相亲

加上朋友介绍的,我算是有6个相亲对象,其中4个见了面的。

其实我相亲并不是抱着要结婚的态度去的,就想着家里既然安排了,去就去了,不然搞得大家过年都不好受。正好借此机会体验下相亲的感觉,顺便告诉家里人我不缺人喜欢,希望他们安心。

但我这种小心思,相亲对象是看得出的,所有见过我的相亲对象都会问我同一个问题:我看你不像是需要来相亲的人。

一来是看出我没有那种结婚的强烈欲望,二来比起其他的相亲对象,我还算是比较年轻,长得还算帅一点的那种,又略微有点情商,比较会聊天,从而给了妹子一些不安全的感觉:你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在外面谈呢?你是不是渣男,你是不是gay?

我只是一个卑微的想通过相亲过个好年的人,当然有些相亲对象也是被家里人催着出来,不得不接受的同道中人。而叔叔阿姨们显然没有太多的顾虑,深受叔叔阿姨们喜爱的我,成为相亲大会最靓的崽,可把我爸妈还有我姑乐坏了,我的目的也算达到了,今年也就很少催我了。

后来相亲对象们也是各种理由不聊了,毕竟人家是冲着结婚去的,我别耽误她们。

当然今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家里人谈心,不知为啥,今年很想让家里人知道我的想法,和他们交换意见,告诉他们我现在的生活规划,我的观点和习惯,什么家长里短孩子的教育,都在聊:

“我们的确有代沟,说话的方式也不相同,时代变迁,观点也不一样,但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沟通本就是观点的交互,重要的是双方的对话,翻译成双方都能理解的观点,于是你懂我,我也懂你。

我不再固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告诉家里人,我为什么去做,又怎样去做。我希望我们能互相理解,破除代沟,这样带来的和睦才不是因为妥协造成的表面和睦,而是真正有意义的,透彻的。

聊得来,是相处的第一奥义;相亲与走亲戚,都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所以我觉得今年回家特别值得,让我摆脱了跟家里人沟通的恐惧,不能说打破代沟,但至少可以相互理解,减少矛盾。当然很感谢我的家庭,大家都是能认真听取意见的人,我觉得我的家人特别好,是这个世界给我最好的礼物。

相亲大会结束之后,我在家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于是我前往安庆,一来参加朋友们的婚礼,二来我亲爱的室友邀我去他家玩(他们村很多人都是我大学打游戏认识的),他今年带着对象回到老家,被村里热烈的烟花欢迎,这就是人生的差距。

但很不幸,我室友把我鸽了,于是我就专心去参加婚礼了。

先是认识了一个逗比老乡伴郎坤哥,脾气很像我大学时候的相声搭档,是一个很能让人安心的人,一番攻略下来,成为我的游戏好友。

婚礼的时候,我一直留意他们的流程,总觉得未来自己也用得到,多去了解些总是好的。顺利完成后,又在新郎新娘家过了两天,基本就是逛街看江四方会谈。

最后回杭那天堵死,整整12个小时的车才到,我在副驾驶上跟这位心情不好的朋友聊了一天,当了一次聆听秘密的树洞。想想还好,这样的心情如果一整天独自开车,真怕心态会遭不住。

就这样打工人的生活开始!

(那段时间在播剧版的《三体》,我直接追完,现代电视剧的佳作!)

2023年2月份

月初许久不见的赵老师来到杭州与我相见,是当年一起做UP的朋友。那时候我视频几百播放,她一个游记好几千的播放都羡慕死我了。如今人家不做UP了,在体制内工作不愁未来,不愁没钱,依然是羡慕死我。知道我最近看《三体》就送了我两本科幻书,《时空迷航》是看完了,但《齐马蓝》那个确实难啃,哎,还是大刘的书更能让我看得下去。

元宵节:朋友聚会,看了《流浪地球》,又看烟花直播,四方会谈

之后又发生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买了一辆很大的,能跑很远的电瓶车,从此开始了每周骑车去浪的生活,我的朋友圈就变成了这样,趁着春光好,把跟多地方都给逛了:西溪湿地、动物园、太子湾、拱宸桥、信义坊、大兜路、小河直街、杨公堤....(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2023年3月份

除了上述朋友圈去的一些地方,3月的重点还是去了一趟南京,我选择去南京玩有4个原因:

1.从粉丝变为朋友的虎哥多次邀请我去南京玩;

2.七年前曾到达南京但简单玩了下,很遗憾没去南大仙林校区,虎哥就是南大读博的人,这不巧了!

3.因为我每周出去逛,而南京离杭州比较近,是个好的选择

4.未知

这是我第一次跟B站朋友面基,我对这种事情并不反感,觉得熟悉到一定程度的网友还是可以见见的。毕竟我在杭州的室友,其实就是大学时候打游戏互相觉得性格不错认识的。

虎哥是个魁梧的人,比我想象中还要瘦一点;南京也跟七年前的样子不同,我印象中以前没那么多灯。对于逛景区的习惯我们也有所不同,虎哥属于那种随心而行,走到哪逛到哪的性格(我以前也是),而我成为打工人后,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能逛完更多的地方,毕竟下次来不知会是何年。

(当晚就被我表哥bb来南京不去看看他QwQ下次一定)

我们都是那种不喜欢在景区挤来挤去排队的人,刚好我有一种爱好,就是喜欢逛大学:一方面大学里里有文化气息、学生们有书生意气,这是步入社会的我很难看到的;另一方面我比较怀旧,也是很喜欢学校里的那种氛围,尤其喜欢吃食堂;当然主要是,大学没有那么多的游客啊,不用人挤人的排队,还能看到好看的风景,还有艺术馆可以逛,何乐而不为呢?

虎哥带我进了南大的鼓楼校区,故地重游,把以前拍过的场景又拍了一次;随后就去玄武湖溜达一圈,被鸡鸣寺排队的人山人海劝退,虎哥下午有事我就单独去了先锋书店。好巧不巧隔壁就是南师大,好巧不巧我有个前同事在那里读博,于是我又在号称“东方最美学府”的南师大溜达了一圈。

随后就被大学朋友天哥接到了滁州全椒,他一见到我就抱住我说可想死我了,让我猝不及防,然后带回全椒吃饭,网吧里云顶之弈,然后又是四方会谈。

天哥是我大学里很敬佩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很真诚,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刚入学时我在系里排练小品被他发现,然后介绍我去校级艺术团面试,也为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拉开序幕,这份恩情我一直记着。

吃饭的时候他讲了一些大学时候我帮他做过的事情,比如他实习回来帮他晒被子,他一直记着可我却模糊了,若不是他提及可能真忘了,也许是我大学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罢。他毕业那年约了很多人陪他夜里上山,都说来来来,但最后去的只有我一个等等之类。

我记得他的好,他记得我的好,我们互相不经意间做的事情,却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也许人们之间的情谊,就是这么些点点滴滴凝聚而成的。

当然我觉得故人相逢,吃喝玩乐都是次要的,多去聊天,讲下近况才是重要的。所以我最深刻的还是在这里两人来回聊了一路,仿佛什么话题都聊不完。

就这样他送我回到南京,分别之后,我一路来到了南大仙林校区,虎哥带我边逛边介绍,在南大认识了随处可见的垂丝海棠和迎春花,逛了下美术馆,看一些名人字画。然后就在各个学院溜达,每个学院都有个独具特色的小园子,尤其是看起来最有钱的新闻传播学院,园子居然建在屋顶,还栽上了郁金香。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文学院园子,更显古朴与自然。

当然最好看的非属香雪海莫属,可惜不是花开得最好的时候。

五月曾听笛吹彻,千年犹待鹤归来,梅鹤亭相当有意境的一副对联。

晚饭吃了顿食堂,听虎哥讲了一节作文课,又带我去文创店,送我一支很贵的笔。而我则买了份拼图表示定然拼好以辛勤致厚谊。

当晚就在万达茂旁边定了个性价比贼高的酒店,到底是郊区啊就是便宜。

最后一天先是在南大合了张影,然后从蒋王庙爬上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的紫金山,又走了一段很烂的路,磨坏了鞋子来到了中山陵,随后就是明孝陵,看了梅花樱花,走了石像神道。

明孝陵最好看的还得是红楼文艺苑,每一处都像一幅山水画,而且人也不多,属于是明孝陵的小众景点了。

最后孙权墓,在B站看到关于孙权的视频,那到处都是“孙十万”,玩梗的多,真正研究的人少。因而今日逛孙权墓,了解一些这位东吴大帝的一些事迹,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句赵咨的那句:

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前面夸了一堆,最后一句“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曹丕听了一定很高兴。虽然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但谋士能做到不为一己之清高而陷国家于不利,懂人情世故,是一种明智的行为。尤其是在工作之后,我愈发喜欢这种情商高的发言,毕竟谋士说话是为了办成事的,若是死要面子只能活受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从明孝陵出来,一天走了将近4万步,双腿十分酸痛。在新街口虎哥请我吃完一顿蛙后,便送我至南站,给我写了一首《赠别》

愁損橫波別淚多,相攜玉手幾摩挲。情如春水從今暖,誼似石文安可磨。

何處落梅聽玉笛,此時孤客唱驪歌。相逢最恨相知晚,願待南風同賞荷。

最终我在家完成了拼图,当然喜欢追求说话艺术的我顺便装了个逼,虽然本人一生装逼无数,但这个我认为是本季度的最佳:

愣着干嘛,点赞啊!

虽然从赵咨给孙权的评价,再到我跟虎哥和佛祖妹的玩笑中,强调我是一个追求说话艺术又不失真诚的人,但中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此有些动摇:

小南瓜创作中心的一位姐妹脱单了,两人的聊天就很简单直白,非常传统。这与我的经历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我的直白并没有得到好结果,而语言的艺术却让自己深受喜欢。

我开始反思,因为时刻想着一句如何表达起来更好,是一件很费心神的事情。除非你已经修成自在极意功张口就来,不然两人相处如果都这样说话,岂不是累死?

这个答案恐怕要等我有对象的时候才会知道

言归正传,回杭州之后顺便逛逛亚运会公园,南宋御街河坊街,在京杭大运河坐了船,又逛了个浙大

到了下旬,和朋友一起骑车去了良渚大屋顶看樱花,在遗址公园摸到了小鹿。走了趟钱塘江大桥看日落(底下过了个火车整个桥都在晃吓死)吃了趟滨江啦喜街,去了太子湾公园看郁金香,回到快乐老家杨公堤看看日落。

在3月的最后一天,陪朋友看了场电影《保你平安》,揭露社会问题题材,非常传统风格的电影,既有浪漫主义:平安和儿时韩露的相逢;也有现实主义: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总而言之,不是所有人都有幸遇到平安哥,但一定每个人都有选择成为平安哥的机会。

保护弱小,伸张正义,一直是中国人的浪漫,能做到如此的人会被视为英雄,而一些平民英雄往往都在做些违法的事情,就像我不是药神那样,真是矛盾啊。

不知不觉就这样码了5000多字的流水账,大概这些就是UP本人在更新之余的生活了。

当和越来越多的网友成为朋友后,我也不再恐惧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上个月,一位2020年与我共事的前同事突然跟我说,很久之前就是我的粉丝,那时候我貌似才几百粉,我深感意外,因为互联网的关注和现实中的关注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网上可能就是经常刷你的动态看看有没有更新,而现实中的关注可能我当年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家看在眼里,所以我第一反应是回想当年有没有做什么傻逼的事情。好在那年还算上进,给人的印象还不错,非常开心微不足道的我可以温暖一部分人。

最近像怪异君,老徐之类的都停更了,毕竟像他们这样开工作室做自媒体的,如今难以流量变现撑不下去。很多人怕我也退网了,但我更视频纯属副业和爱好,也不存在什么工作室,所以停更退网倒不至于,只是可能会慢了些,毕竟生活的重心目前不在B站了。

最后依然感谢能看完这篇专栏的朋友,感谢在关注作品之余想要了解UP生活的朋友们。我也想趁机记录下这些,与大家共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23第一季:给想要了解UP的粉丝朋友们打开一扇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