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概述一本书——《大国的兴衰(上)》:前言

2022-01-16 20:31 作者:四勿猴  | 我要投稿

看完推荐序与前言部分,很难不让人想起《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大国崛起》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角度,描述了1500年后九个大国的发展历程。然而多角度的描述使其缺乏深度。叙述性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注定其内容有限、缺乏数据。

《大国的兴衰》这本书也进行了类似的努力,且多大600多页的体量使其能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更进一步,这使得这本书虽在深度上饱受诟病,但其将军事史、经济史、国际关系史大胆地混杂在一起,提供一幅详实大图景的努力,仍使其获得里程碑式的地位。

比起政治哲学家充满深度的著作,这种相比之下“缺乏深度、徒有广度”的作品有没有必要花精力去拜读?我觉得对我而言恰恰是更有必要的。一来虽然自己学了各种各样的“史”,但相对熟悉的国家或政权组织其实一直局限于耳熟能详的那几个,即便是那几个,也仅仅是出于日常学习需要接触需要的那部分框架,顶多再有依附于框架的些许趣闻轶事。二来是个人更容易接受面向历史现实的经验知识。因此为了更加详细全面地了解熟悉及不熟悉的国家或政权组织的历史,也为了避免堕入接触一种抽象的主义后不可避免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泥潭,决定从这本书开始,途中结合一些纪录片,去丰富自己的历史储备。

由于时间有限而内容过于丰富,加之书籍上半部分内容不如下半部分内容熟悉,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书只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即1500年到1914年这段大约400年的历史。在对这段历史进行提炼后,大体可以分为“哈布斯堡家族王朝争霸(1519~1659)”、“法国发动的历次战争(1660~1763)”、“工业化与英国霸主地位确立(1815~1865)”、“极不稳定的多极均势(1880~1914)”四个阶段。物质实力、财政体系、军队数量、军事技术、地缘政治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每个阶段的侧重各有不同。

第一阶段,在物质实力和军队数量方面,哈布斯堡王朝则要遥遥领先,军事技术方面也更为先进。因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失败主要可以归结于财政体系和地缘政治。哈布斯堡依托联姻建立起庞大而分散的帝国,领先的物质实力不代表能有效收到同等规模的税收,同时,分散的版图也使其四处受敌,毫无喘息的时间。就这样,领先的哈布斯堡王朝被拖垮了。

第二阶段,主要国在军事技术区别不大。军队数量上,法国虽然成为陆军强国,但相对优势不如第一阶段的哈布斯堡王朝那般领先,人口大国俄国和旧的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也拥有庞大的陆军。物质实力方面,法国虽然名列前茅,但也受到英国的不断追赶。因此也可以重点从财政体系和地缘政治两方面分析这一阶段。第一阶段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的旷日持久的财政压力让各国意识到稳定财政来源的重要性,而这一方面英国无疑是做的最成功的。地缘政治方面,法国强大后,周围要么是老对头,要么是新对头,在好战的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领导下,法国几乎和周围国家打了个遍。英国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不仅可以隔岸观火,还可以支持任意一个阵营。因此表面来看,这一阶段欧洲瞩目的焦点是法国,然而在关键的财政体系和地缘政治方面,英国占尽了优势。纵使有拿破仑这般不世出的天才,最大的赢家也是英国。

第三阶段,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各国持续的财政改革下。财政已经不是各国需要费尽心思考虑的主要问题了。而英国在物质实力方面遥遥领先世界。与以往不同的是,物质实力不止便现在量上的遥遥领先,还包括质上的巨大鸿沟。英国海军实力依然保持传统优势,但并没有给予和物质实力发展相匹配的重视。相应地,军事技术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升级,军事技术带来的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工业国对农业国的碾压上。地缘政治方面,英国保持着传统的地缘优势。可以说,英国史无前例的世界霸主地位,是靠其量上和质上史无前例的遥遥领先的物质实力转换来的。这种过分强大的物质实力可以比任何国家更有效地转化为军事实力,从而使其他国家不敢因为英国军事表面的懒散而有多大企图。英国领先的不止是表面数据,而是代际和版本的领先。

第四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物质实力仍然和第三阶段类似,发挥着巨大作用。地缘优势并不能保证技术优。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在英国领先发展时,其他国家的物质实力便有可能迎头赶上,当其他国家以挑战者的姿态走上前台时,掌握的物质实力将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因此恩惠了英国数百年的地缘优势被不断发展的工业革命冲淡了。而物质实力加上军事技术快速更新,人海战术便被无情削弱了。

总的来看,财政、地缘、军队数量的重要性都被削弱,而技术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并且这种趋势延伸到了当下。


概述一本书——《大国的兴衰(上)》:前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