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梦》连载:076【舍我其谁】上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西域联军奔袭长安,大量难民涌入城中,场面混乱。林子诚不愿置身事外,竭力争取到了少将军李彧的支持,自己赶往长安西城门,组织百姓入城避难。


十名卫戍军好不容易逆着人潮挤出城门,站立护城河吊桥两侧,各自横槊,首尾相连,搭建起两道人墙。林子诚带着其他人开始疏通道路,维持秩序。
半个时辰之后,混乱的局面才稍有改善。进城的人终于排成了马车一队、行人三队的有序状态,依次而行。通行效率高了起来,才能保证最多的人能入城避难。林子诚见此处不会再陷入混乱,便再兵分三路:他自己去给进城的人安排落脚之处,杨撷湲带一队人去汉廷县组织当地撤离,黎小多和其他人留守城门。
李彧答应了帮林子诚,便去争取梁王杨循的同意,延长城门开启的时间。梁王认为西域骑兵的先锋部队在今夜就能到达城下,不愿冒险。但在李彧力争之下,他勉强同意将封城时间推迟三个时辰。不过梁王说,一旦城外百里处发现敌军,他会立即下令封城。
“多谢殿下!臣告退。”李彧单膝跪地道。
“慢着,城内可查到奸细?”梁王问。
李彧道:“尚未抓到大头。一些小细作显然受过严训,不肯透露上峰。但现在人手不足,难以搜查全城……”
“人手不足,你还要分人给林子诚去做那些无用之事?!”梁王暴怒。
“殿下代陛下坐镇长安,竭力庇护民众,城内外的百姓会记住您的恩情!”李彧这话里有话。不难听出,他是站在杨循的角度,让他明白此举对杨循积累民间声的助益。兴帝明明就梁王这一个有才干的皇子,却迟迟未将他被立为太子,杨循也参不透其中的道理,只好多多表现。但凡对自己的实力或声望有所助力的事,他自然不会抵触。
“好吧。本王再派三百府兵助你。”
李彧问:“恕臣直言,皇城之中尚有一万御林军精锐,殿下为何不调他们出来搜捕城内奸细?”
梁王吼道:“你以为我不想吗?只是现在凌桥枫瘫了,皇城内的御林军归副统领谭延庆管。那厮只认死理,说御林军只听父皇调令。父皇并未让他们出城参与长安守卫,他们便只能死守皇城。本王今晨就已对谭延庆拔剑相向,但他仍不听调。无奈之下,本王只好传书向父皇讨要圣旨。”
李彧道:“可这一来一回,即使是朝廷最快的信鸽,也来不及了……”
“所以你还不快回去,该干嘛干嘛?!”梁王双手拍着面前的案子道。
梁王毕竟年轻,长在深宫,未经过大灾大难,此时情绪已然失控。李彧知道他这头指望不上更多,只好速速告退,调派梁王府兵去了。
事态紧急,林子诚半刻也不敢停歇。长安城内的主干道上,他坐镇当中,指挥众人安置四面八方涌来的百姓。忙碌起来的林子诚,仿佛忘却了身体的虚弱与伤痛。
从小到大,林子诚都并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即便是去年洪州比武大会时,他也甘心坐在观众席上当一个看客。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觉得出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林子诚骨子里面透着三分懒意,凡事都想图个简单最好。在洪州时,眼瞅着身边前辈莫须名的武功已经高到那种地步,自己还站出来干嘛?落败还不是早晚的事……
他向来都是这样。功劳让想抢功劳的人去抢;名气让想出名头的人去出。林子诚救下兴帝杨俑,被封为长安君侯的功劳和名头,不是他自己要争,是上官珑一手安排的;至于当时参加科举入仕,他当时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想要借用官家的飞鸽,传书给他心心念念的姑娘而已。他这人,其实随遇而安。
除非万不得已已,除非忍无可忍:
宛城道上,为救至亲挚友,他第一次站出来显露自己的武功;洪州比武大会麒麟门图穷匕见,那是他第二次强出头。只有在意的人到了生死危机关头,他才会一拼再拼,全然忘我,真真正正地站出来。
为官近一载,见证了兴国官道上的饿殍,目睹了饥寒交迫下一点即燃、冲破济潼仓的灾民,他渐渐明白了自己为何要为官。长安在他治下、汉廷是他封邑,这些地界手无寸铁的人,林子诚不去尽力庇护,又有谁会为他们出头呢?
林子诚即使一直马不停蹄地指挥行动,也在忙碌中想明白了不少道理。
兴帝杨俑明明可以派大军回援长安的。只要撤回来五万人,就是西域联军再多十倍,也得打道回府。可他不愿这么干。他满脑子盯着函谷关,从未放弃过兼并中原、一统江山的美梦。统一当然是要统一的,可是让关中父老付出如此代价,杨俑即使灭了燕国,又怎么有颜面回来?唉,林子诚突然觉得自己想多了——杨俑向来视人命如草芥,怎会顾忌这些?!只要他觉得长安城能守得住,牺牲十个人还是十万人,又有什么所谓?
凌骢、凌樟父子手上一定也还有上万兵马。但现在守长安的是二皇子梁王杨循和少将军李彧。一个是皇子当中的杰出者、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选;另一个则是大将军李仁的儿子,李家将门绝对的继承人。凌氏若想继续维持权势,需要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位接班人,还需减少李家这样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更何况他林某人自己这个丞相的眼中钉,此刻也正在城中……除此以外,凌骢一定已经看出兴帝对他的不信任了。此时削弱皇室在长安的根基,反而是好事。至于凌家自己的势力,其实根植于杜陵、扶风、冯翊、蓝田等地,并不全在国都,所以凌骢才会龟缩扶风城。西域联军一股脑冲向长安,凌氏父子当然喜闻乐见。别说他们分兵阻击凌樟了,就算是没这回事,凌樟恐怕也得编出来几万敌军阻击自己。他们俩回援长安,至少也要等到长安城被围困攻打多日,或者城破之时,他俩才好杀回来当救世主,以便抵消散关、陈仓失守的罪过。
上官珑那厮,本来也是有能力阻止长安的劫难的。林子诚坚信只要他上官珑愿意,西域联军连散关都进不来。但上官珑要的是兴廷覆灭,西域人肯帮他加速这一过程,他估计也是巴不得帮上一把的。事实上,林子诚一直怀疑上官珑在推波助澜:鼓动西域联军东进,安排散关守军倒戈,想方设法让自己和凌桥枫中毒,免去守城的责任和能力。干完这些事之后,他上官珑再来个突然消失,回老家了……如此站在上官珑的立场上推演一番,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合理。
杨俑、凌骢、上官珑,他们都不在乎长安城内外的千万条人命。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