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容”带来的后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能了解到的各种不同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人类虽然是一个群体,却是由不同的一个个小群体组成的。
我们给这些群体命名,并且逐渐理解,接受他们的存在,这本来是社会包容力的一个积极体现,却在不经意间带来了一些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
青少年成了这种后果的第一承担者,大多沉浸在网络中的青少年们都没为下一顿饭能不能吃到而考虑过,安定的生活环境使我们渴望精神层次的慰籍,我们渴望和别人不同,成为一个比别人更睿智,更有个性的人,所以我们开始收集“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符合那些“小众群体”的定义。
要想成为有个性的人,成为少数人是最快的方法,于是,身边出现了大批的“跨性别者”“抑郁症患者”“被霸凌者”等等,是的,我们在想成为个性的同时,还更倾向于去被别人关心,被别人疼爱的“弱势”角色。
渐渐的,一大部分青少年开始爱上了这些“弱势群体”的角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这些维护包容力的人又很好的为这些“逃避现实,不愿自立自强的巨婴”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后来,这些扮演“弱势”的人越来越觉得别人对他的善意都是理所应当,开始要求得更多,并且深入角色不能自拔,有甚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焦躁,一旦他认准的人没有给予他回应,他就会崩溃掉,最后,真的变成了他演的人。
单说男性青少年正在失去阳刚之气这件事,我个人认为社会并不需要这样的包容力,无论男女,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我们是一个种群,人类种群中,雄性的任务就是保护领地和为雌性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而雌性的任务就是繁衍和养育后代。雄性的不稳定和过于阴柔会导致雌性失去安全感从而不愿意配合雄性完成繁衍,无论人类社会已经进步到了多文明,自然界赋予人类的自然属性,是不会改变的。
男孩子可以可可爱爱这没什么问题,但是男生的可爱方式是和女生不同的,如果一味的只会撒娇,卖萌,求关注,那得到的并非是大家的爱,顶多算是怜悯而已。这种扭曲的可爱只会让社会乃至国家逐渐失去一道保护屏障而已,可爱的人都会自立自强的。
所以我说社会有些包容力是不需要的,只是很多人说着个性还喜欢人云亦云从来不动脑筋思考,说着自己包容却只对自己包容。
真的和别人不同是会很艰难的,那种艰难是“明知山有虎还只能向虎山行”的无奈,而并不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脱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时候世界在我们身上发的脾气,往往是在帮助我们融入社会融于集体,无论什么样的人,适应生活环境的人才能留到最后,一遇到事情就想改变环境的人,只是弱者和自私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