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漫步遗尘(初次写,未写完,有图)
1930年:漫步遗尘 1908年年末(12月29日)威廉二世觉得自己在谈判上的结果不甚理想,于是几艘德国军舰在此时从殖民地前往摩洛哥 1909年年初(1月3日)因为德国所派出的几艘军舰导致冲突升级,北非法军强势进入摩洛哥,并且法国宣布摩洛哥并入法国。与此同时,刚刚从西南非和南非调来的几艘德国军舰在西非附近被法国军舰拦截。威廉二世在国际上破口大骂法国,说这是一场针对他国主权的无耻入侵,法国并未做出正面回应,只是在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增加兵力。在这场冲突中,英国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谁 1909年1月5日,由于英国在之前并未明确的支持谁,威廉二世派出外交官前往伦敦拉拢英国,英国在这场外交中不断的扯开话题,随后德国外交官在英国外交官忽悠的下离开。德国外交官汇报这件事的结果是:“英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德国” 1909年1月9日,德国一支先锋部队在摩洛哥附近的海岸登陆,人数大约350人(在被发现后,德国宣称的)另一边在德国增援军舰到达拦截地点后,法国军舰让开了航道(据他们所说,已经达成了目标) 1909年1月10日,一支正在巡逻的法国部队发现了德国登陆的先锋部队,两队发生了正面冲突,共伤亡35人(法国伤12人,死7人。德国伤9人,死8人)据这支巡逻部队的汇报,德国登陆的先锋部队人数大概是在1000人以上(之后称呼这支先锋部队为c1部队) 1月13日,德国军舰抵达摩洛哥,并开始炮轰周围的法军。 1月15日,德国一支特别部队在摩洛哥登陆。c1部队已经夺取一座基地,基地争夺战,双方共伤亡172人 1月17日,德国正式进入动员 1月19日,法国也相继进入动员 1月20日,德法第一场战斗正式在摩洛哥开展,双方一共5000人,德国2500人,法国为2500新兵,500老兵。战斗于当天半夜结束,结果为德国惨胜 1月21日,由于德法进入动员,塞尔维亚恐怖分子仓促的执行了一场刺杀计划,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 1月22日,经过一天的逃窜,塞尔维亚恐怖分子跑到自己的家乡:塞尔维亚王国。奥匈帝国要求塞尔维亚交出刺杀者以及他的同伙,并进行赔偿,塞尔维亚拒绝 1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其交出刺杀者和他的同伙,并进行赔偿,同时奥匈展开动员 1月25日,摩洛哥战役正式结束,摩洛哥政府重回本土 1月26日,塞尔维亚开启动员,以表示自己的态度,并向着俄国求援 1月27日,奥匈帝国与德国在与俄边境布下重兵,与此同时,俄国宣布总动员 1月29日,经过几天的支援与战斗,摩洛哥正式复国 1月30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30日下午,俄罗斯以帮助盟友的名义向奥匈帝国宣战 1月31日,在俄罗斯要求下,法国加入战争。与此同时,德国对俄,法宣战。英国议会通过了允许参战各国购买英国装备的议题 2月5日,德军在边境突击俄军,俄军抵抗五日后匆忙撤退。奥军跟随德军前进 2月13日,德、奥两军在前进五天后遭到装备补充过的俄军的袭击,双方激战三天。德军在奥军的帮助下撤退,奥军只有残部1万多人逃了出来,据当时的奥地利和德国指挥官汇报:额金大约有十万两千人,其中3万人有新式步枪,五万人旧式步枪,两万人有土枪,剩下的两千人无枪(不准确) 2月18日,巴尔干战场的战报传到了德国指挥部,德国军官拿战报颤抖的说:“.......你们是怎么打出这种战绩的?”战报上面写着:奥军15万人,塞军7万人,结果奥军败,死2万3千多人,伤6万9千多人,被俘1千多,塞军损伤未知,但应该在1万至3万多 一场进攻开始了 2月19日,保加利亚收到德国密报,至今未曾公布 2月21日,保加利亚宣战塞尔维亚,几乎同时边境保军向着塞尔维亚境内前进 2月26日,比利时、卢森堡遭到德军突袭,卢森堡瞬间沦陷,比利时后退至列日堡垒 2月28日,列日堡垒被攻破,德军损伤近15万以上,法比两军损伤13万以下,比利时沦陷 3月1日,英国以保护中立国比利时为理由对德宣战 3月5日,英国远征军抵达法国 3月8日,加来,敦克尔克沦陷 3月10日,色当战役打响 3月13日,诺曼底战役打响 3月15日,色当战役结束,德军损伤6万人,英法联军损伤5万~4万人,德军胜 3月17日,第一次诺曼底战役结束,德军损失12万人,英法联军损失十三万人,德军撤退 3月20日,第一次凡尔登战役打响,与此同时,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打响 3月21日,法国任命贝当为凡尔登指挥官,法国进行战略调整 3月26日,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结束结束,德军损失18万人,英法联军损失近20万人,德军被击退,法军开始战略反击,英军支援凡尔登战场 3月30日,第一次凡尔登战役第一阶段结束,英法联军损失近15万人,德军损失23万人以上,德军向后转进,修整。德军高层表示这是德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巨大失败 4月2日,为期48天的新东普鲁士攻势结束了,俄军溃败,双方共伤亡45万多人,俄军被俘8千人。波兰,立陶宛沦陷,白俄罗斯,乌克兰部分被占领 4月5日,第一次凡尔登战役第二阶段开始 4月6日,卡昂战役打响 4月12日,卡昂沦陷,德军损失12万人,英法联军损失15万人,德军逼近瑟堡 4月15日,明斯克战役打响 4月19日,明斯克沦陷,俄军损失近30万人,俄奥两军损失25万人,德国与明斯克沦陷宣告白罗斯尽在掌握之中 4月20日,基辅战役打响 4月23日,基辅方向的俄军以惊人的速度结束了基辅战役(直接后撤进入基辅河防守) 4月25日,一个惊人的消息来到协约国,尽管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抵抗,但塞尔维亚还是沦陷,与此同时,通过与罗马尼亚谈判,罗马尼亚宣战保加利亚 4月27日,第一次凡尔登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德军损失近30万人,英法联军损失近23万人,英法联军撤退,德军以惨痛的代价夺下了凡尔登,但等他们进入之后发现这里啥都没有 4月30日,经过三天的休整,英法联军进攻凡尔登,第一次凡尔登战役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正式开启 5月1日,俄军以里加为基地发动了针对立陶宛北部的进攻 5月5日,凡尔登德军因为缺少补给,放弃城市,重新进入原来的防线 5月7日,德国以格鲁吉亚,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高加索资源与一部分苏伊士运河为条件邀请奥斯曼参战,奥斯曼同意 5月8日,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在德军高层的要求下打响 5月10日,经过三天的血战,卡昂被夺回 5月15日,第一次凡尔登战役最后阶段结束,英法联军以25万人为代价夺回了梅斯和色当,德军损失近30万人 5月16日,奥斯曼进军西奈半岛与高加索地区 5月20日,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结束,还是以德军失败告终,德军这次进攻共损失15万人,法军损失10万人,德军进行北部战线后撤 5月25日,经过五天的搭建,德军临时防御工事完成 5月26日,俄军的立陶宛攻势宣告结束,不能说一点战果没有吧,至少拿回来了一点点立陶宛和稳固的白罗斯战线 6月3日,德军对着俄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北方俄军溃退至大河防线,南方俄军溃退至顿河一线 6月5日,意大利突然对奥匈帝国宣战,然后对南蒂罗尔发动进攻,毫无准备的奥匈军队向后逃跑,德国从西线调兵支援奥匈 6月12日,法军经过不断的进攻,赎回了一部分北部领土 6月14日,日本对德宣战并夺取青岛 6月20日,经过16天的进攻,摩洛哥再次沦陷,从此德国殖民地全部沦陷 6月24日,德奥两军联合对威尼斯与南蒂罗尔发动进攻,意军迅速败退,英法联军前往支援,德军精锐返回西线 6月30日,拉脱维亚沦陷,爱沙尼亚地方政府投降于德军(携带俄军计划) 7月1日,沙皇在形势所迫之下增加对自己的限制(但不多) 7月6日,日本强行占用俄罗斯远东港 7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对欧洲参战各国贷款的提议 7月15日,墨西哥亲德派当选 7月18日,法军在意大利发动进攻,夺回部分威尼斯 7月20日,罗马尼亚沦陷,希腊参战 7月25日,西奈半岛被夺回 7月30日,格鲁吉亚被奥斯曼部分占领 8月5日,意大利战场进入静坐战。德军在西线发动反击,收效甚微 8月18日,西线德军暂时无法再次发动进攻,法军夺回敦克尔克港 8月25日,俄军夺回被占领的格鲁吉亚地区 8月30日,俄军发动反击,夺回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北部 9月12日,芬兰宣布中立,并请求同盟国恢复贸易 9月13日,以俄罗斯为首的协约国谴责芬兰的这种行为 9月16日,俄军夺回明斯克 9月28日,俄军重新占领基辅 10月15日,德军重新发起诺曼底战役和第二次凡尔登和第三次马恩河战役 10月26日,诺曼底战役以英法联军胜利告终 11月5日,马恩河战役以英法联军和德军打成平手告终 11月17日,凡尔登战役以法军惨胜告终 11月28日,意英法联军占领南蒂罗尔 12月15日,新温泉关战役 12月20日,保军用行动告诉我们,现代化是最强的,新温泉关战役希腊惨败 12月25日,保加利亚军队逼近雅典,英军登陆支援 12月30日,奥德两军夺回南蒂罗尔 1910年1月2日,英国舰队突破奥斯曼舰队,随后朝着伊斯坦布尔前进,并登陆赛普洛斯岛,苏丹被迫前往安卡拉 1月5日,英国舰队炮轰伊斯坦布尔,并且迅速撤离 1月13日,希腊稳固战线并进行反击 1月20日,西乌克兰沦陷,德国建立波兰王国 1月25日,英,土两军在苏伊士运河发生战斗,此战苏伊士运河暂时性的报废 2月5日,西奈半岛再次来到英军手上 2月12日,南马其顿战役打响。意、希、英三军对上奥、土、保三军 2月20日,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克里米亚沦陷,东乌克兰部分沦陷,格鲁吉亚再次被奥斯曼占领 2月27日,德军向着莫斯科,圣彼得堡前进 3月4日,圣彼得堡俄军击退德军 3月8日,俄军击退前往莫斯科的德军 3月10日~3月14日,二月革命发生,沙皇政府被推翻,苏维埃和共和国政府同时建立 3月17日,德国向着共和国政府提交和平条约,共和国拒绝 3月23日,俄罗斯共和国因为政治混乱,以及军队对政治的渴望,产生了军事指挥混乱 3月27日,俄罗斯共和国的一部分部队不知什么原因,从前线撤下 4月3日,列宁以破坏社会稳定和政府信用为理由被驱逐出俄罗斯 4月8日,法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只不过收效甚微 4月15日,与法国大规模进攻相对应的是德军大规模的防御反击,成功击退一部分南部法军 4月23日,法军所进行的防御并未起到多大效果,同时也因此防御派军官受到沉重的打击 4月26日,法军在民族仇恨的鼓舞下,发动大规模的死亡进攻,北部战线也因此来到了比利时 5月1日,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再次取得重大胜利 5月7日,俄罗斯工人运动以中小型规模慢慢变大 5月15日,德国在西线北部进行新的一轮进攻,虽然有效果,但不多,不如防御之后的反击战打的痛快 5月25日,法兰西登陆部队在奥匈境内势如破竹,但不久之后他们遇到前来支援的德保两军,被德保两军击退后,勉强构建起一道防线(有些部队在塞族人的帮助下,围角和包围中勉勉强强维持着防御) 5月29日,英军登陆部队在之后跟随法军登陆,支援之前登陆部队,此时之前的登陆部队伤亡已超过60% 6月4日,俄罗斯军队在军部的命令下,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进攻和防御 6月9日,德国宣布立陶宛王国与波罗的海联合公国成立 6月14日,芬兰政府受到前沙皇驻军的接管。在曼纳海姆的指挥和交涉下,沙皇最高继承人被接到芬兰担任大公,与此相应的前沙皇驻军前往俄罗斯协助作战 6月20日,芬军与俄军共同在波罗的海上打出一场漂亮的进攻(虽然俄军在这场战斗中是拖油瓶,但还是取得了胜利,虽然很惨) 6月26日,俄罗斯共和委员会签订战时特别经济法案,以及新总动员法案 6月30日,德奥两军再次在意大利发动一场进攻,结果是伦巴第沦陷 7月7日,德法在每个小型战役展开拉锯战 7月14日,俄罗斯重要工业区展开大规模罢工 7月18日,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兵变,波罗的海舰队成立国家共产革命委员会 7月23日,德军逼近察里津 7月28日,土军遭到现存有能力作战的俄军进攻,并在五天后主动退出战场 8月2日,俄罗斯在形势所迫之下通过了特别民族自治法案 8月6日,俄罗斯军队终于组织起一场有能力的反击战,但同时芬兰军队返回芬兰,与德国签订特别协定 8月7日,芬兰正式宣布脱离俄罗斯,芬兰恢复与同盟国之间的贸易。法英两国表示对这种行为的理解,同时继续维持着与芬兰之间的贸易(通过瑞士和瑞典) 8月15日,芬兰宣布成立王国。俄罗斯军队成功在库班一线打出了不错的战绩 8月19日,第三次诺曼底战役打响,与此同时第三次马恩河战役打响 8月22日,在马恩河上英法大破德奥,因为这场失败也促成了诺曼底战役的失败 8月26日,俄罗斯正式开始抓捕布尔什维克党人(以破坏国家稳定为理由) 8月30日,英军在阿拉伯起义军和法军的帮助下击退奥斯曼,并进入耶路撒冷 9月3日,叙利亚爆发阿拉伯起义 9月8日,奥斯曼其他阿拉伯地区相继爆发起义,土军在德军的帮助下解决叙利亚起义,伊拉克起义 9月14日,德法前线德军开始败退,但法国北部工业区已经严重损毁 9月17日,法军从意大利撤出,加入德法战场 9月23日,意大利开始规模性败退,英军增加在意大利兵力 9月26日,法国登陆部队逃亡至阿尔巴尼亚 9月30日,奥匈帝国要求阿尔巴尼亚交出法国登陆部队,但未得到奥斯曼和德国的支持 10月3日,希腊在英军的帮助下进行反推 10月5日,布尔什维克残部与孟什维克国际左派进行秘密合作,之后称呼其为孟左 10月8日,阿尔巴尼亚拒绝奥匈帝国,奥匈觉得打这玩意儿又没好处,又有可能陷入其的山地中(这点是考虑到法军和英军)于是放弃 10月13日,希腊收复大部分领土,但马其顿区域仍未收复 10月18日,德军重新支援保军 10月23日,巴尔干战场停滞 10月26日,意大利战线被英军硬生生的用印度人抵住 10月30日,法军进入比利时地区 11月4日,德军请求尼德兰的军事通行权 11月7日,尼德兰同意德军请求,随后也同意英军的驻港请求 11月9日,俄罗斯爆发工人暴动 11月12日,列宁在同志的帮助下,乘坐火车回到了圣彼得堡,与此同时,察里津沦陷 11月16日,布尔什维克起义,十月革命爆发! “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11月19日,印度爆发武装暴动 “他们的武器从哪来的?他们又是怎敢反抗我们!” 11月22日,甘地担任印度革命党和起义军领袖 11月25日,中国爆发动乱,三民主义再起! “民权,民族,民生!” 11月28日,清朝在德日两国的帮助下,再度复辟 12月3日,日德两国达成秘密和约,德国移交山东区域的利益,但山东区域依然是德国所控 12月8日,德军多线撤兵,只留下少量士兵和军官作为指导和辅助军 12月10日,德法战场,德军开始反击 12月15日,德国部分联军已返回 12月18日,共和国在布尔什维克的压力下与德国达成和约:华沙条约 12月25日,圣诞节停战 “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而受伤的永远是人民” 12月27日,法意民族党抬头(当然每个都是不同名字的民族党只是为了统一) 12月29日,法国议会陷入全面混乱 12月31日,德军动员部队爆发动乱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场战争?” 1911年1月5日,德国斯巴达克派组织起工人爆动 1月12日,法国共产党在共和派和民族派的共同迫害下逃亡至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少量跑到了印度支那与印度) 1月15日,印度起义军其的训练度和装备似乎都与德国相关,阿富汗趁机向英属印度进攻。印度伊斯兰起义,建国巴基斯坦 1月17日,在凯末尔和德土两军的共同努力下推回至巴勒斯坦一线(凯末尔只是在一些关键战役中指挥土军配合德金和打出一些优势而已) 1月21日,原印度部队(没有远征军)反叛加入印度起义军,部分土邦宣布中立 1月26日,驻印军队后撤,印度起义军接受德国援助(已经过伊朗,巴基斯坦同意) 1月31日,伊朗在德国的指示下,介入俄罗斯内战中,但并未表明是支持谁,或许他们只是接上了俄罗斯的领土 2月4日,日本以法国政局混乱,导致广州湾陷入暴乱之中为由出兵接管广州湾 2月7日,法国发出外交抗议,日本并未回答 2月12日,华北大街上充满了混乱与北洋军队 2月17日,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在广州,南京,沈阳等地发动起义 2月24日,法国共产党残部在南方发起罢工,与此相互呼应的就是德国共产党在北部发动工人暴动和工业重点区域罢工 3月1日,在英国的协调下,德法签订暂时和约,以此来处理内部的混乱,同时英国也会对法国进行工业上的援助,比利时则处于尼德兰托管状态 3月8日,高卢民族党下属的准军事组织:自然领域高卢民族联盟(后续简称自高联盟)自高联盟在军队陆续撤往后方镇压工人时,前往德法边境占领阿尔萨斯洛林(南部德军前往巴伐利亚镇压德意志南方公社)与其合作的民族党则派遣一只部队前往比利时的瓦隆地区,试图接管当地,随后与尼德兰托管部队发生冲突 3月13日,德意志从南方调集部队向着阿尔萨斯洛林进发 3月17日,法国共产党在围剿下带着愿意跟随其的人前往印度支那,印度,中国。同时法国部队在共和联盟和民族党的指挥下,在北部形成了特别军事圈 3月21日,自高联盟后退至特别军事圈,随后法国政府指责德国撕毁和约,然后向其发动进攻。德国:??? 3月25日,意大利北部在墨索里尼的号召下,发动了共产革命,建立意大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面简称意社 3月29日,奥匈爆发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起义 4月2日,尼德兰军队撤出比利时,随后德军在尼德兰的通知下进入比利时区进行第二托管 4月5日,德法再次陷入战争之中,法国陷入民族狂热之中(之前有共产党进行兜底,这下好了,共产没了,社民党孤立无缘,再加上共和联盟和民族党的右翼宣传,导致众多法国民众陷入了民族幻想之中) 4月10日,德军被法国的进攻吓到了,随后进行后退(不要钱的炮弹洗地和快接近自杀的冲锋) 4月14日,意社在北部建立起苏维埃红军(为什么要特意插播这一条嘞?因为这玩意已经接近正规军了) 4月17日,意大利在双重打击下被迫后撤 4月24日,法军再次进入意大利区域,清洗意共 4月29日,英国在法国的操作下被迫加入战争 5月1日,国际劳动节象征着国际的工人运动正在如火焰般进行着,也是在这一天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攻陷了莫斯科 5月6日,意大利共产党在布尔什维克的建议下,在瑞士设立第二党总部 5月12日,意大利苏维埃红军在法英,奥的围剿下陷入绝境 5月17日,意大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灭亡,意大利共产党和苏维埃红军残部进入瑞士 5月20日,加来港再次沦陷,同时法国占领阿尔萨斯洛林 5月23日,俄罗斯政府发生分裂,保皇党加入内战 5月27日,日本以俄罗斯内战会伤害东亚人民为理由进军远东,随后建立托管领 5月30日,伊朗加入同盟国,并且收缴英国石油公司 6月3日,德国在威廉二世的要求下开启无限制潜艇战 6月6日,德国北部共产党宣布建立德意志社会主义共和国 6月8日,波西米亚爆发共产主义革命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6月16日,匈牙利索要权利,弗朗茫·约瑟夫一世明确拒绝 6月17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带着自己的家人在维也纳巡游的时候,一发子弹贯穿了他的头部,随后他的玄孙卡尔的手臂中弹。凶手在一小时后被抓到,其的身份是退役军人,是匈牙利人,在这几天与匈牙利议会的成员有多次交流,还在昨天得到了金额较大的秘密汇款 6月18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玄孙卡尔在维也纳继位成为卡尔一世 6月19日,匈牙利大起义,一些匈牙利兵团发生兵变,奥匈帝国陷入全面混乱之中 6月22日,奥斯曼派遣小队运输物资给利比亚游击队,行动很成功,只不过有个小问题,回不去了 6月25日,德国成功阻止南方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这支军团一部分前往北方支援镇压,一部分前往南方支援奥匈帝国镇压匈牙利起义 6月27日,在德国军团的帮助下,奥匈成功有机会进行军事改革 6月29日,德共被迫撤离,但不过随后前往苏俄参加十月革命 7月1日,法国军团发动大规模进攻,与此同时,意大利也正式撤出北非,并将那边移交给英军管理 7月4日,德军向后撤退,吸引法军追击,但不过在贝当指挥下并未追击 7月9日,俾路支起义 7月13日,英国调集澳新军团前往印度 7月15日,卡尔向其他民族承诺:提高地位之类的等等东西 7月18日,法属印度支那出现暴乱 “是他们,还是它们?” 7月21日,法国共产党加入印度起义军 7月24日,阿拉贡发生暴乱(成分很杂,有王党,民主党和无政府派) “还记得吗?我们曾经是独立的国家!” “政府永远禁锢人们的工具!” 7月27日,法国发生无政府者叛乱 7月30日,在意大利共产党的帮助下,德国社会工人党发动南方大起义! 8月3日,法国北部德军通过比利时撤退,但法军随后跟上占领比利时并要求比利时以瓦隆省的身份加入法国 8月4日,英国政府和尼德兰政府对此表示抗议,同时要求法国停止此行动 8月5日,经过一天的思考,法国表示可以停止,但是瓦隆地区必须给我 8月6日,英国:......你好意思吗? 但英国不想与法国这么早起冲突,于是做了妥协,瓦隆地区成立共和国政府,并暂时交给法国托管 8月9日,经过几十天的摧残印度起义军已经彻底在你北方区域,随着印度军队大获全胜,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与此同时缅甸独立,英国迅速承认其的独立 8月12日,印度起义联盟发生分裂,分为三大部分,复王党,共产党,共和·民主党。由于印度政局陷入混乱,前线军队开始后撤 5月19日,法军登陆亚德亚海沿岸,并未遭到多少进攻,法军登陆之后迅速制定进攻方向: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