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T型客车(普通系列)
25T(25提)型客车(长25.5m的提速型列车),是中国铁路为满足第五次大提速160公里时速等级而设计制造的一款铁路客车,于2003年1月起投入运营,2003年12月定型,按生产厂商分为BSP型和国产型,按运用性质分为普通型及青藏高原型。
型号1:YZ25T、RZ25T、YW25T、RW25T、CA25T、 型号2 :XL25T、UZ25T、KD25T、WX25T、SY25T、TZ25T 普通型 25T型客车是中国铁路25型客车系列的型号之一,“T”是“提速型”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汉语拼音:tí sù),属25K型客车的后继型号。25T型客车是为中国铁路进行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而设计,以满足以160km/h速度可持续运行达20小时的不停站运行需要,一次库检作业满足5000公里无须检修的要求。主要部件满足200万公里内无需修换的要求,25T型客车最高运营时速为160公里/小时,平直道紧急制动距离(初速度160km/h时)不大于1400米,最大编组数19辆,车底两侧设裙板以减少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车体板梁柱间处采取减振隔音密封措施,整列车构成PLC控制的监控系统,设有集中控制的信息系统。列车采用了机车供电技术,实现了机车向客车供电,编组取消了发电车。普通型25T一般使用午夜蓝与白色搭配的涂装。 使用新涂装方案的25T型客车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要求,2015年
1月1日后竣工的新造25型客车及厂修、段修25型客车,采用以橄榄绿(也有称“高阻绿”)为主色的涂装方案,通过腰饰带两端形状的淡黄色块数量区别不同的车型。除双层客车、国际联运客车、行包快运车、内燃动车组可不采用该新涂装,其余进入国铁线路运营的客车均须执行新涂装。25T型客车标准涂装以绿色为底色,车窗上下侧分别喷印黄色条带,车窗上侧与车窗下侧的黄色条带宽度均相等且连续,与25B型客车和青藏25T型类似,部分车体的窗框亦照BSP制青藏25T型的样式刷成绿色。 2020年6月29日,随着最后一节蓝白涂装的25T——XL25T206976在浦镇车辆厂刷成橄榄绿,全路除青藏高原型外所有25T(不含封存车和WX25T)已全部刷绿。 发展历史 25T型客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初,当时加拿大庞巴迪集团正大力拓展环球业务,尤其是在亚洲的市场,而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正在起飞的中国,正好成为一个机会和目标,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引进国外车辆的生产技术,加速国内的铁路现代化和提速需求。1993年,中国铁道部与加拿大鲍尔公司及庞巴迪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规划在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建立起一个以生产先进铁路客车为主要业务的中外合资企业。这个中外合资项目在1994年正式立项,但直到1997年4月,立项报告才得到国家计委批准。1997年11月27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加拿大期间,与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出席了中国采购300辆新型高档客车谅解备忘录的签字仪式;1998年11月20日,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访华时与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式签订了采购300辆客车框架合作协议。1998年11月27日,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成立。 25T型客车原型车SNCB i11 Coach
1999年11月12日,BSP接获中国铁道部的第一张订单,铁道部为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和广州铁路集团购置的新一代的提速型高档客车共300辆,销售合同签字仪式当天在北京举行,铁道部副部长盛光祖与加拿大驻华使馆官员,庞巴迪、鲍尔公司的代表,以及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代表出席了签字仪式。盛光祖表示,希望通过技术合作和转让,尽快生产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客车,以满足铁路旅客运输的需要,同时促进中国铁路客车整体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 BSP制普通型25T型客车
BSP于1999年展开新型高档客车的研发工作,于2002年开始投产。2003年1月,由BSP制造的首批2列新型软座提速客车(共计22辆,车号RZ25K110992~RZ25K111014[4])交付上海铁路局,1月17日起在上海(梅陇)-杭州间投入运营,由上海铁路局客运公司沪宁杭分公司(杭州地区)担当乘务和检修工作。2003年11月,为确保在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开行夕发朝至直达特快列车的可靠性,一批BSP提速客车赴中国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与东风11G型内燃机车共同进行试验。 2003年12月,根据《铁道部2004年第一次新型160km/h速度级客车议标标书》,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参考BSP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提速客车。同时,提速客车正式定型为“25T型客车 技术 普通型的25T型客车分为两个版本。一类是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提供技术及授权BSP原厂制造版本,由2002年起制造,总产量为338辆。25T型客车以庞巴迪为比利时铁路生产的I11型200km/h级别高速客车为原型,只有软座车、软卧车和餐车三种,采用由法国ANF公司提供、稳定程度较高、采用U形构架无摇枕结构的AM96型转向架(自2007年起大部分BSP原厂制造车的转向架换成SW-220K)。使用小间隙车钩与牵引机车连挂;密接式车钩相互连挂,风挡上方设车端阻尼装置,并且设有真空集便器。供电模式为AC380V,使用兼容AC380V模式的部分东风11G型内燃机车供电,或者和25K型客车一样,可以用KD25K型空调发电车供电。另一类25T为完全国产化版本,由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及南京浦镇车辆厂按照BSP提供的图纸制造,2004年起生产。设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行包专用车等,也有供特别用途的试验车、公务车、特种车,广九直通车版25T型还设有行李软座合造车(但车体标记为RZ25T而非RZXL25T)。采用CW-200K型、SW-220K型(在SW-160型基础上的改进型)、PW-200K型、CL-242K型转向架,装有抗蛇行减震器,采用双管制供风系统、104型制动机。使用半永久密接式车钩,改用密闭式塞拉门和折棚风挡并有真空集便器。供电模式少数为AC380V集中供电,大多为DC600V集中供电、分散变流的方式,安装逆变器,方便机车供电。2016年4月起出厂的25T型餐车布局改为一半座车、一半吧台的布局,类似于统型CRH380系列的二等座车/餐车(ZEC),不能在厨房进行烹饪,而是利用微波炉加热为旅客提供餐食,加热的盒饭会在沿途各大站进行补给,但这种车体仍然标记为CA25T。不设餐座的餐车现用于呼和浩特至西宁的Z311/312次列车。 广九版 2012年6月13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向南车四方购买50辆25T型软座客车,用于广九直通车的运营。这50辆25T型软座客车在车外设有电子显示屏,车内设施更加人性化:座椅全部可旋转并配有折叠餐桌与插座,窗帘由滑动式改为固定下拉式,厕所则由原先的直排式改为集便式。而餐车的厨房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使用了透明玻璃间隔,使得餐车的作业都在旅客的“监督”之下。另外,这款客车采用广州中车制造的冷气机组。这批25T列车于2012年9月开始在广深铁路进行测试,并于12月正式投入广九直通车的运营。在每日营运时,其中2列25T型客车会在港铁何东楼车厂北厂过夜,翌日再拖往红磡站作头班往广州直通车。 国际联运版国 2008年,运行于北京与平壤间的K27/28次列车全列换型为国产25T型客车,其中运行于北京至丹东区间的回转车使用普通25T型客车,而国际联运客车则使用了特殊构型的国际联运款车型。其中长春车辆厂承担了包厢硬卧车的设计制造任务,使用CW200K型转向架,定员40人。而浦镇车辆厂则承担了软卧车的相关制造任务,车辆使用CL242K型转向架,定员36人。相较原车型,两种车款均修改了通过台风挡结构,拆除了用于减阻的裙板,并增装柴油发电机组,以便在丹东——平壤区间为车厢供电。 本传栏到这就结束了,谢谢你们可以耐心看完,希望你们可以点个赞和关注,非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