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舞
夏日的晨光轻柔地洒在水连村,初升的太阳将山间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我和我的侄女儿红儿夫妇乘车前往老家,当我踏入灵堂时,午时已至,故人已经装敛入棺。四周的乡亲忙碌着,亲朋好友相互打着招呼,围坐在一起,叙家常。在土家族的传统中,人死众家丧,聚会正是独特的安慰时刻。
撒叶荷,这千年传承的土家族文化,它是一种载歌栽舞的形式,灵活多样,粗犷而优美。它代表着土家人对逝者的告别和祝福,他们相信死并不是死亡,而是一种生,因此人死后,他们用狂舞来庆祝生命的延续。入夜时分,我看到来自桃山镇上的表演队,共计16人,身着统一的土家族服装,他们面容坚毅,目光坚定,仿佛是诉说着一个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蹈场中央放置一面大鼓,一人击鼓而歌,16个表演队员,踏歌而舞,其跳的步法有“风夹雪”、“凤凰展翅”、“滚身子”、“美女梳头”、“牛擦背”、“犀牛望月”、“燕儿含泥”、“叶儿合”等24种套路,动律特点是顺拐、屈膝、悠颤,出现6/8拍子带切分音的节奏律动。其中有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子,我叫她玲儿妹,她如仙女下凡,精湛的舞姿在众多男性中如众星捧月一般,特别耀眼。她的脸上挂着微笑,但眼中却流露出一丝丝的忧伤,仿佛是在诉说着关于生死轮回的秘密。
而在围观的乡亲们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表演。我注意到他手中握着一个葱绿的叶片,那是撒叶荷的象征。他低声唱着土家族的古老歌谣,歌声嘹亮而悠远,仿佛穿越时光。老人的眼神里充满着慈爱和回忆,他似乎在歌声中找到了与故人的心灵沟通。
整个表演现场洋溢着深厚的情感,每一位表演者都用心呈现着土家族的文化。他们的舞姿翩翩起舞,像一阵清风拂过山间田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动。他们的歌声嘹亮高扬,像一阵山泉奔涌,将乡亲们的心灵一一触动。在这一片独特的土地上,撒叶荷表演是一场生死相随的情感交融,是灵魂之间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我身临其境,仿佛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这个独特的夜晚,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延续,感悟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死的独特理解。撒叶荷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文化明珠,在这片土地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让我深刻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和宝贵。它是水连村的独特风景,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让人心向往之,思绪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