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译/完结】渤海行动战记(二十三)

2021-11-26 18:04 作者:ACTIVISTSUN  | 我要投稿

  本文译自《第三海军营1900至1901年镇暴战记》(Die Kämpfe des III. Seebataillons während der Wirren 1900/01),系关于庚子国变以及德国海军步兵之一手史料。原作者为时任(1902年)第三海军营少尉军官赫伯特·冯·克莱斯特(Herbert von Kleist)。


  本文旨在以德方视角来展现当时的历史事件,以便读者对相关历史事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文中观点不代表译者本人观点。 



  十月十五日,队伍抵达高密。以此地为起点,对各闹事村镇进行扫荡,那些劫掠欧洲人财产,攻击德国军人和工程师的乱民都受到了严惩。

  十月二十二日,康拉迪上尉接到华人基督徒提供的情报,在高密的西南方向,有庞大数量的拳匪正在集结,谋划攻击铁路。海军中尉冯·葛隆寇还有海兵队少尉丘贝克奉命带领6名骑兵作为侦察队伍,前往指定区域,以确认是否有拳匪。上午9时30分,侦察队在高密西南18公里处的李家营村(译注:今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李营村)遭到枪击。侦察队立刻开火反击,并且将中国人逐出了村子。在进攻村庄的过程中,丘贝克少尉身中8枪,情况危殆,来自海军野战炮兵连的豁免兵戈珀(Goepel)右眼中枪。中国人在村子的围墙上留下了20具尸体,仓皇逃窜。侦察队带着身受重伤的丘贝克少尉,经过了数小时的跋涉,在下午的时候回到了队伍。康拉迪上尉马上决定,率领一支由5名军官,18名士官,以及131名士兵组成的分遣队,前往李家营村惩办叛匪。

驻青岛的德国海兵队骑兵

  次日上午8时30分,分遣队遭到村内的火力打击。根据康拉迪上尉的命令,冯·库瑟騥连从北面进攻,克里斯蒂安尼连从南面进攻,康拉迪上尉亲率一个排的步兵,还有两门火炮跟两挺机枪,从东面朝村庄推进,骑兵负责把住村庄西面的出入口。在短暂的交火后,我方朝村庄四面发动冲锋,但是,在被击毙40人后,部分中国人设法逃往了4公里外的克兰村(译注:今高密市阚家镇克兰村)。根据几份情报,有大量土匪恶棍以及持有武器的流民已经集结到了后李(译注:音译,原文为Hauli)地区。克兰村是后李地区的边界上最大的村庄,拥有十分坚固和高大的围墙。康拉迪上尉和手下的连长们骑马在400米外的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了围墙上的好几门大炮。

  此时,已行进至距克兰600米处的各连队收到命令,展开散兵线,推进到400米处开火。火炮和机枪在800米处展开,竭尽全力来还击敌人猛烈的火力。大约半小时后,赫迪克少尉指挥的炮兵成功轰开了大门,并且在围墙上炸出一个缺口,敌人的火力也明显地减弱了,康拉迪上尉随即下令冲锋。冯·库瑟騥连的官兵高喊着“乌拉”,从围墙缺口和大门攻入了村内。直到我方冲锋前,敌人还在坚定地抵抗,但当我方一支连队攻入村内,敌人意识到继续抵抗是徒劳的,于是在留下200具尸体后,向西逃去。

  在攻入村庄后,我方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30面民团的棋子,还有两面拳匪的旗子,部队随后启程返回高密。(译注:根据《第三海军营营史》记载,德军此战无一伤亡)而在队伍返回高密几天后,康拉迪上尉接到电报,命令他率领全体人马前往南直(译注:今高密市夏庄镇南直社区)附近的村庄。哈格麦斯塔中尉(译注:此人曾参与驰援天津的行动,可参考本文之前的篇章)率领的骑兵队在南直西面的沙窝村(译注:今高密市夏庄镇沙窝社区)600米远处遭到枪击。康拉迪上尉通过侦查,确定最适合在村子的北面发动进攻。

  沙窝村被一堵高约5米的坚固土墙所包围,上面布置着无数的大炮和抬枪。炮队接到命令展开,并对村子北面开火。冯·库瑟騥连占据了离围墙300米远的一个庄园的南墙,同时克里斯蒂安尼连在这个庄园后面暂时充当预备队。机枪队则被安排在左翼,为炮队提供掩护。就在我方按上述布置行动时,村里的中国人朝着冯·库瑟騥连和炮队猛烈开火。即便炮队向围墙打出了一发又一发的榴弹,步枪兵也开始交火,敌人的火力依旧没有减弱的迹象。康拉迪上尉此时下令克里斯蒂安尼连增援库瑟騥连。同时,炮队成功在围墙上轰开一个缺口,康拉迪上尉马上下令两个连队发起冲锋。中国人察觉到我方队伍的企图,并加强火力,不择手段地阻止我方的冲锋。尽管遭到了中国人强烈的抵抗以及凶猛的火力,两个连队仍高喊着“乌拉”冲向敌人阵地,越过了一道2米深,8米宽的壕沟,爬上了围墙。紧接着是一场短暂且激烈的肉搏战,在整座村子里,逐房逐屋都进行着战斗。这是一场真正的局部战斗(regelrechtes Ortsgefecht),只要是胆敢反抗的,还有手持武器的人,全都格杀勿论。人数处于少数的德国人必须采取冷酷无情的手段,以一劳永逸地扑灭拳匪恶毒且有害的活动。相当大一部分中国人从村子东边的围墙逃跑,被机枪队击毙,战果非常丰硕。

  德军方面,来自第三连的号手施泰德勒(Staedele)右侧大腿中枪,来自第四连的海兵施泰特(Stalter)左手腕中弹,伤情严重。中国方面则有200余人被击毙。

  在搜查村庄的过程中,除了发现一些大炮外,还缴获了很多旗帜、步枪和其它物资,缴获的大炮现在有一部分被安在兵营里充当装饰。

  在收缴了其它村庄里的武器之后,部队返回高密。

放置在第三连的花园里的被缴获的大炮

  在十一月期间,部队进行了多次巡逻,整个后李地区,没有一个村庄,不曾被巡逻队踏足,到了十二月,队伍报告说,周边地区已经恢复平静。不久之后,铁路工程恢复了,人们回到了往日平静的生活中。

  尽管这支队伍没有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但两个连队在这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中的表现也证明了,即便在更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尽忠职守。


附录

  六月十九日,星期二,上午9时整,各连连长被召集到营部大楼,并被告知以下命令:

  “第三海军营应派出以营部人员和两个120人编制的连组成的队伍,于今日中午登上‘伊蕾妮’号,前往大沽。

  因此,

第二、第四连抽调兵力组成第一远征连(热尼),

第一、三连抽调兵力组成第二远征连(冯·科诺贝斯道夫)

分遣队编制如下

6名军官、1名军医、22名士官、4名乐手、222名士兵、1名见习主计官(Zahlmeisteraspirant)、1名军械官学员(Büchsenmacher-Anwärter)、1名卫生海士(Sanitätsmaat)(译注:海军卫生员士官)

军官名单

克里斯少校,第三海军营营长

克雷修斯少尉,第三海军营营部副官

热尼上尉,第一远征连连长

冯·科诺贝斯道夫上尉,第二远征连连长

哈格麦斯塔中尉,配属至第二远征连

腓特烈少尉,配属至第一远征连

海军上等助理医官,努瑟博士


全文完

【个译/完结】渤海行动战记(二十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