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登陆港交所:市值约80亿港元,周源称「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即使被SEC摘牌仍可在港股进行交易。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知乎于2022年4月22日正式以“2390”为股票代码登陆港交所。
这意味着,知乎成为继百济神州、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后,又一家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同时也是第一家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互联网公司。
知乎本次发行26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约1.00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则获约4.37倍超额认购。以每股32.06港元的发行价计算、且不计超额配售权的情况下,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92亿港元。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知乎将不收到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售股股东将收取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假设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超额分配股东将收取额外净额约1.2亿元港元。
截至10:05,知乎报于每股24.45港元,在港股的市值约为79.72亿港元。
另外不妨补充一点,本次知乎采取的双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与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存在一定的差别——一方面,前者须遵守的上市规则与IPO公司要求完全一致,故其须遵守更严格的监管要求,而后者的监管要求相对宽松;另一方面,前者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股票在两地不能自由转换,而后者则指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可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
当然,正是由于更加严苛的监管要求,因此在采用双重主要上市的情况下,企业的股票即使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摘牌,其仍可在港股进行交易。
事实上,多家中概股均已启动回港双重主要上市流程,包括3月15日公告寻求在港双重上市的金山云、3月16日公告争取自愿将二次上市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的哔哩哔哩、3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交表的名创优品等。
某种程度上而言,知乎等中概股的回港双重主要上市,在增强抗风险能力、保障投资者利益、扩大股东基础的同时,亦在表明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底气。毕竟,以问答社区起步的知乎,现已成为中国最大问答式在线社区、同时也是中国前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
今年3月14日,知乎发布了其登陆纽交所以来的首份年报。
2021年,知乎的总营收为29.59亿元,同比增长118.9%;毛利率为52.5%,毛利润为15.54亿元,同比增长105.1%。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1年知乎线上广告业务收入为11.61亿元,同比增长37.7%;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9.74亿元,同比增长617%;付费会员业务收入为6.69亿元,同比增长108.6%;以职业培训和专业课程的在线教育服务,以及电商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为1.56亿元,较2020年增长196%。
值得注意的是,以内容为核心的非广告业务收入占比在2021年已增至61%——在2021年中,知乎明确提出以“获得感”为内容的第一标准,“‘获得感’对社区生态建设产生了正向影响,并推动知乎的商业化进程。在极具挑战的宏观及行业环境中,再次证明知乎以内容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的长期价值。”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如是表示。
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知乎平台累计内容条数4.91亿条,同比增长约39%;其中问答4.22亿,同比增长约34%,这样的内容储备为知乎后续更有力的商业变现奠定了基石。
2021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1.03亿,同比增长36.4%,平均月付费会员数为610万,同比增长102%,付费率则提升至5.9%。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知乎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7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背后现已聚集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快手、搜狗、莉莉丝等一众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创新工场、启明创投、赛富投资基金、今日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多家头部投资机构。
在本次发行中,周源和最大外部股东腾讯均未售出任何股份。
周源在敲钟仪式现场表示:“今天带着一份回家的喜悦,我们回到香港上市,对知乎来说是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未来发展搭建了更稳健的平台。站在崭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将更有底气深耕内容赛道,获得更多朋友的认可。”
在敲钟的同时,周源亦在知乎上发表了《归港上市,和大家聊聊》的文章。
周源坦言,从登陆纽交所到今天在港挂牌上市,符合预期的知乎确实交付了超预期的全年财报;不符合预期且没预料到的这一年里环境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好的公司,需要在穿越周期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解答。”周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