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0620中指看报:乡村振兴事业呼唤更多青年人才(新论)

2022-06-22 09:18 作者:中指的申论教室  | 我要投稿

中指提示:1、主题上,这篇比上一篇论述的青年人才的角度更宽一些,包括了体制内外、创业就业,此篇的适用性更好一些,在面试中考察的概率也会更大。2、结构上对于申论写作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内容上可以丰富大家对基层就业的认知,帮助大家更全面了解政府在稳定基层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手段。

乡村振兴事业呼唤更多青年人才(新论)

刘寒雁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0日  第05 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当前,乡村社会现有的人才层次、人才结构和人才规模,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仍有差距。(了解乡村振兴各类别人才需求)

      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结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适应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统筹用好各方资源,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有意到农村广阔天地一展所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新岗位、新机会,无疑是双赢之举。(1、《通知》是5月份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目前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如果有稳就业的话题这是必考内容。2、从国家战略和基层需求认识农村的就业机会)

       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人才结构。近年来,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就业计划,为乡村储备了不少人才。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大学生融入乡村困难、开展工作不易、岗位稳定性偏低等问题。帮助有志于乡村振兴的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要以他们的现实就业需求和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需要为导向,为青年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创造更好条件。(目前基层就业政策、成效、问题,最后一句提出本文核心观点)

       从岗位拓展上看,可以在原有的驻村帮扶制度基础上,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乡村医疗和康养服务、提升农业科技运用水平等不同层面设计长期、合理、稳定的驻村工作机制以及人员聘用办法,创造一片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自愿落地、长期驻扎、顺利成长的事业沃土,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驻村工作队伍(了解驻村帮扶制度是基层最为普遍、基础、管用的人才供给方式,建议继续坚持,扩大范围和层次。)

  从引才奖补上看,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服务期限的,给予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考学升学优惠和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倾斜。可以为自愿到乡村一线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设立一次性补贴和一定年限的岗位补贴。同时,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乡镇和乡村(社区)企业,可以给予更多政策扶持(了解奖补要向艰苦地区倾斜,要有真金白银,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进行奖补)

  从事业发展上看,要为青年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舞台,让他们在农村获得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成长空间。要把农业科技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设立专项经费、设置专门岗位,推进农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切实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当地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以培育一批让青年人才可融入的优质特色产业为重点,形成产业吸纳人才、人才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了解农业科技是农村就业的重点,要让更多人参与到农业现代化中。另外要双向发力,提高青年人能力与农村产业发展的适配性,让毕业生能够来之即用、干之即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是极为重要的有生力量。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多措并举为大学生等青年人才融入乡村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就一定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人才带来的发展红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为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220620中指看报:乡村振兴事业呼唤更多青年人才(新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