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沥青路面施工、深圳道路摊铺、深圳沥青路面工程蓝西特
市政道路往往车辆来往繁多,而在积雪天气时,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通过设置条状的加热膜组成的加热层,加热膜间隔一定的距离排列在承重层的上方,在路面上有积雪时,可以对加热层进行开启,进而使得路面温度升高,积雪融化,避免了人工对于路面积雪的清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且对路面积雪的及时清理,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矿粉和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4.5,矿粉能够填充沥青混合料间的空隙,防止热沥青流淌,增强沥青材料的粘结力和热稳定性,同时,矿粉和沥青有良好的亲和力,能抵抗水的剥蚀作用,因而,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矿粉制成面层,能够大大的提高面层的防水性和抗磨损能力。通过在承重层、缓冲层、加热层间均设置有防水粘接层,使得各层间水分互相没有渗透,进而避免水分流动引起路面结构中各层间的连接紧密性,即提高了所述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坚固性。通过在面层下方设置土工布层,利用土工布层的坚固耐用性,使得对于面层起到保护作用,减少面层裂缝的产生,同时土工布层具有绝缘防水性能,能够保证加热膜的电源不会导入面层,进而提高了所述路面的安全性

沥青路面公路按照集料和矿粉混合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两种。
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比5%左右。经几条高等公路的实践证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既能提供较深的表面构造,又具有传统Ⅰ型沥青混凝土那样的较小空隙及较小透水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动稳定度较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修筑高等级公路,从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来看:Ⅰ型沥青混凝土,空隙率3%~6%,透水性小,耐久性好,为了解决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被加以研究和使用。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骨架密实混合料。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为加入较多的沥青,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并希望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