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差距17

2023-03-31 13:43 作者:姜维将军二  | 我要投稿

定南中

诸葛亮曾在表文中略微提及了平定南中的事情,《三国志》也没有特别浓重地描写诸葛亮如何平定南中。而孟获七擒七纵,体现出马谡的战略思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由此平定南方,这是细节部分。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诸葛亮《出师表》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三国志·诸葛亮传》

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汉晋春秋》

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襄阳记》

姜维的出身

姜维并没有演义那么出彩的战绩,他是曹魏的一个弃子,仅此而已。在这之后,诸葛亮战败,姜维和诸葛亮一起回去,再也没能见到母亲。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於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三国志·姜维传》

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脩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

——《魏略》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杂记》

名场面背后的秘密

王朗的确劝过诸葛亮投降,但那是在线上。而且王朗也不是演义中一副脸谱化大反派的形象。

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亮遂不报书,作正议曰……

——《诸葛亮集》

锺繇开达理幹,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

——《三国志》卷十三

失空斩之失

马谡并没有因为街亭战败被斩首,另有原因,是畏罪潜逃。另外,三国时期并没有军令状这个东西。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三国志·向朗传》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差距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