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建筑行业趋势

聊聊建筑行业趋势
从业几年来,各类型的甲方都接触了一下,从我搜罗到的情况来看,以后施工图设计院会走向衰弱。施工图部分的工作会被施工单位下属设计院cover,所以还想继续走技术路线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去中建*局或者建工局的下属设计院。因为现在工程行业是走epc总包路线,工程追责就让总包承担,谁能做总包,当然是施工方了。设计院这种轻体量的公司,怎么可能能承担起总包垫资呢,这种趋势很明显,不接受任何反驳。离开大院前中标的一个项目,就是我们出方案,施工方设计院出施工图,以后只会越来越多。从我之前单位去施工方设计院的也不在少数,要求还挺高的,要职称+一注,满足要求且想死磕工程技术的同学请火速入场占坑,坑位已然不多。
另一方面,大学辛辛苦苦学习的方案技能会造就遍地开花的小而美方案事务所,本人研究生的中国同学中,有1/2的人自己开事务所,基本上家里都有相应的资源,加上突出的设计能力,还是可以接到一些小项目。门面设计及旧房改造居多,这些同学的事务所也基本不招正式员工(主要是招不起)。但是今年以来,陆续有几个同学跟我抱怨接不到活,准备去外企事务所苟着。
说完设计院和小事务所,知名外企和明星事务所的情况就各异了,头部几家还是可以靠名气接到活,只能说越来越难接,以前是站着挣钱,现在偶尔也要跪着。地标建筑也越来越少,这些事务所也要下场争些中等规模的项目了,工作量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公司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分配的不均,工资不高,靠情怀招人。以前是靠高大上的项目招人,未来项目量急剧减少,也不知道名头还能管什么用。像mad zaha之类设计费已经是行业内天花板了,但是员工还是会拿低于行业标准的工资。以前的玩法是员工忍气吞声做几年,出来有名头就能开小事务所把之前几年没赚到的钱赚回来,现在这些事务所只能吸引真正有追求的富二代了。如果是个普通人家或者中产的小孩,请参考我说的上面一段,考虑一下家庭是否有资源能给项目。不要幻想通过在这些明星事务所工作能勾搭上几个甲方爸爸,现在设计公司对于项目对接管控非常严格,画图的就是画图的,别妄想见到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