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2年中招巨变,大小三甲重新洗牌形成一超+庞大腰部高中+普通高中的格局


郑州高中录取分数线一经发布,在各种家长群里,立刻炸开,讨论热度持续不下。


这是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向低的递减排名,从这个分数线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关键信息:
1、我们都知道,重点高中喜欢掐尖,因为高分学生越多,整体水平才更高,高考才更能出成绩,这是常识。
所以,在高中录取分数线的梯队中,有着明显的分差。大三甲中,外国语的分数线就是比省实验和郑州一中高不少;大三甲的省实验就是比小三甲的郑州11中、郑州七中高很多;而小三甲则又比之下的高中分数线高不少,以此类推。
但是,今年郑州外国语虽依然是最高的577分,但和省实验、郑州一中的录取分差正在不断缩小,今年的分差缩小到只有5分,有史以来最低。
而小三甲的头一名郑州四中之前总会和省实验、郑州一中差一分,但是今年则直接持平,都是572分。
这意味着,原本的大三甲小三甲重新洗牌,正在形成一超(外国语)多强(省实验、郑州一中、郑州四中)的格局。
以上全部是录取分数线572分之上的第一梯队。
2、最重要的改变还不是这一超多强的顶尖学校团队,而是在这些四大强之下的剩余第一批次学校,正在全面平均化。
也就是说,之前各学校之间,陡峭的录取分数线的分差,正在被全面抹平,形成有史以来最小幅度的录取分数差。
比如说,原本小三甲的郑州11中录取分数线,在2020年要比郑州九中录取分数线要高19分,但是今年九中的分数线直接飙到了561分,只比11中低了8分。
而九中和省实验的分差只有11分,堪称史上最小分差。
不仅是九中如此,整个第一批次录取学校,和之前的大小三甲之间的分差,正在快速追平。
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的分差正在越来越平均化,完全没有拉开差距。
时日渐久,这最终将导致生源水平日趋接近。
这是今年高中最大的改变。整个高中的教育,正在形成一超+庞大腰部高中+普通高中的格局。
3、这一切,都是中考简单化的直接反应。而中考简单化、庸常化,正在成为不可违逆的趋势。这些改变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那些巨变?
第一,中学教育鸿沟正在被抹平。
之前,为了考上重点高中,完全在堆小班,堆一对一,堆各种补习拉起来的成绩差距,现在中考的全面简单化,导致这一切已经完全无用。
第二,这一切大概率是为下一步的教师轮岗做准备。
今年中考简单化的新闻主要发生在北京和郑州。
海淀区中考满分660,一同学650分的家长,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因为海淀区仅655分以上(不含)就有517人。全区前2000名的分界线卡在了651分,即失分率不超过1.3%。
郑州今年中招满分600,有人考575分,想着可以横着走了,结果是班里倒数第二。
之前教师轮岗,最担心的是生源水平不一样,最终导致师资的最大效率会被严重制约,现在好了,水平统一了,教师可以放心轮岗了。
果然,北京已经彻底启动轮岗了,郑州大概率也不远了。

高考越来越难,中考越来越简单,这就是下一步的教育改革趋势。
这背后的逻辑是:
从去年的打击教培,到课程减负、考试减负。减轻学生负担和减轻家庭养育学生的负担,双管齐下。
但是,虽然政策已经严令执行,依然挡不住私教、一对一市场的火爆,这些是根本无法禁止的,反而变相增加了课外学习的成本。
于是,中考庸俗化之后:
1、好学生和差学生之间,再无鸿沟,差距越来越小。
之前的规律是,课堂只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深度学习全部要进课外补习班,郑州很多重点高中的录取成绩直接采用的就是学生在补习班的成绩,这已是常识,你说孩子能不补课吗?
现在好了,你不需要补课了,直接把题目搞简单了,皆大欢喜。你只要认认真真把课本读会了,答题认真仔细,就行了。
2、对学区房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很多时候,买重点中学的学区房,是为了上重点初中,从而也和重点高中更近了一步。
中考简单化,基本磨平了初中阶段的学校差,因为大家的成绩都差不多。
而好的高中,基本全是靠掐尖录取高分学生,现在我把题出简单了,就按着书本出题,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让你掐谁都不好使。
这最终会导致,普高的生源也逐渐优质起来。这就直接缩小了名校和普高的鸿沟,平衡了名校和普高的生源。
这两年,楼市调控一个很核心的层面,就是对学区房的整治,从多校划片,中考庸常化,这每一次对学区房都是打击。
另一个趋势是,今年的高考却是世上最难,这和中考的史上最简单形成巨大对比,两者简直背道而驰。
高中是和初中完全不一样的教育体系。如果说初中出成绩基本靠补习班,那么高中基本靠学生的能力。
中考庸常化,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中,然后在高中的过程中,逐渐拉开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这种拉开,决不能是像初中一样的填鸭式补习,而是必须靠学生本身的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选才的目的,这也是在为下一步的科技创新积蓄人才。
但是这种逻辑和以往近20年的教育逻辑完全不同。
我们正在转向西方式的培训体系:
之前的教育体制,因为是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所以核心在于批量生产人才,以供应国内经济追赶时期的批量人才。
如今的教育改革,则是要放弃这种模式,全面提倡个人的才智和力量的发挥,让个人的才智,能在创造中得到充分展示,并带动科技和科学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要将这种趋势形成具有社会共识的教育价值观。
毕竟,我们已经知道了,如果能够最大限度释放个人的内在潜质,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才是有可能达到巅峰的!
直白的说,我们需要的是牛顿、哥白尼、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焦耳、莱特兄弟、瓦特、屠呦呦、杨振宁,是人类万神殿的璀璨明星。
而他们,将诞生于教育改革后,一代又一代的高考学子中。


540+被一中录取,560+落榜?成也套餐,败也套餐!
7月22日郑州市区高中录取结果公布,不少家长在后台留言报喜!在这里,小编给大家道贺了!
在反馈的信息中,有捡到大漏的,如540+依靠分配生资格被郑州一中录取;也有不少570+,560+,550+,540+滑档的,尤其以540+和550+居多。
究其原因,550+、540+滑档原因主要在于报了“外国语套餐”!尤其是报了“郑州外国语+56中+新枫杨”套餐的学生。
选报“郑州外国语+四中/11中+新枫杨”套餐的,一批次滑档还有机会去新枫杨上学。选报“郑州外国语+56中+新枫杨”套餐滑档的可能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没有服从调剂,代表着没有一批学校录取,同时也低于新枫杨录取分数线,意味着双落空!
那么,什么是“外国语套餐”呢?
2017年开始,郑州市区高中志愿填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高中第一批增设一个志愿选项,要填报两个一批次高中,并且不能重复。
郑州外国集团想最大程度留住未考上郑州外国语学校的优质生源到新枫杨高中就读,某“外国语套餐”高中也为了提升自己的优质生源基数,采取和外语系学校合作,在中招志愿填报的时候,让外语系学校学生的第一批次一志愿报郑州外国语总校,第一批次第二志愿报某“外国语套餐”高中,高中第二批次不填,高中第三批次填报新枫杨学校。
如果被郑州外国语学校录取,可以直接去郑州外国语学校就读,如果被某“外国语套餐”高中录取的话,可以不去该高中上课,而直接去新枫杨学校上课,从而形成“外国语套餐”。这样造就了大批外语系初中毕业生报某“外国语套餐”高中,进而抬高了这个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给了外语系学校毕业生上新枫杨学校额外的机会。
今年“外国语套餐”学校有多个,最火热的要数“郑州外国语+56中+新枫杨”这个套餐了。56中今年是第一年招生,并且只招4个班,200人。第一年录取分数线就达到了558分,比肩47中分数线。如果被56中录取了还好,没有录取的话,540+和部分550+的分数达到新枫杨分数线的概率也不大,因此导致了滑档,进而无学校录取的局面。
而最初,郑州四中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仅比河南省实验、郑州一中分数线低1分,今年更是追平了河南省实验、郑州一中分数线,也是“外国语套餐”的最大受益者。
2017年郑州外国语学校联合郑州四中发明了“外国语套餐”来应对新的中招志愿填报政策。也就在2017年,郑州四中的分数线如火箭一般上升,彻底甩开十一中、七中,直逼河南省实验、郑州一中,奇迹从此诞生了。而实际上,这个比大三甲仅低一分的分数线完全与计算无关,如果不加以人为压制,四中分数线将会出现超过省实验、一中的尴尬局面。
实际运作中,四中因为大量上线学生返回新枫杨就读,产生了大量的学籍空位,因此中招分数线一出后,马上就有大批的四中系初中较高分滑档学生或一志愿四中较高分滑档学生补录进来。从而实质上减少了四中低分分配生录取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四中生源质量。
如今“外国语套餐”扩展到了十一中、郑开中学,56中等多所学校。这也直接造成了近两年十一中的分数线暴涨,拉开与七中的距离,成为继四中后“外国语套餐”的又一大赢家。
“外国语套餐”跟外语系初三毕业生的外语系情怀分不开,可以让不能被郑州外国语和新枫杨正录的外语系学生多了一次就读外语系高中的机会。
“外国语套餐”也让套餐合作高中分数线有效提高。同时导致部分本应被“外国语套餐”合作高中录取的学生滑档,不得不去其他学校。分数线的提高,还导致提高了分配生门槛,将一部分低分分配生拒之门外。
“外国语套餐”也会导致部分学校学生一志愿报考郑州外国语的学生多,报考河南省实验、郑州一中的学生少,使得部分报考河南省实验和郑州一中的学生增加正录和依靠分配生资格录取的机会。就像540+被郑州一中录取的那个学生一样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一家欢喜,一家忧!正所谓:成也“套餐”,败也“套餐”!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郑州楼市 》、《郑州中小学考试指南》内容,如若侵权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