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看《高山下的花环》

2023-07-16 10:38 作者:望望雪炳  | 我要投稿

1984年,谢晋曾经执导了一部电影,叫做《高山下的花环》。

电影讲述的时代背景,乃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发生在边境某部九连的故事。

里面的主角,名叫赵蒙生,他是高干子弟出身。

1979年,距离49年建国不过才30年的时间,当时政府、军队里的许多人,经历过开国前后的一段岁月。

他们的子女成长起来,也就是赵蒙生这样的二代子弟。

赵蒙生的母亲,安排他到九连担任连副指导员,可没有真的想让他上战场,而是打的唐僧下凡取经的主意,让他镀一层光鲜的履历,然后调回到城里去。

可中越边境的形势越发紧张,《人民日报》头版发文抨击越南在边境制造事端,言辞越来越激烈。

赵蒙生的母亲在老一辈的人中有人脉,打听到中央决定对越南动武的消息,开始想办法将她的儿子调出军队。

当然,电影放映出来给观众看,总要传达一种正向的价值观,肯定不能让事情顺着赵蒙生母亲的心意发展。

因此,电影塑造了一位刚正不阿的雷军长角色,他否掉了赵蒙生母亲的运作,在动员大会上点名批评这样的做法,而且将赵蒙生派上了前线。

因为赵蒙生是主角,带着主角光环,不能在战场上战死。

连队里的排长靳开来,平常嫉恶如仇,对部队里的不公平现象,常常直言批评,他也很看不惯赵蒙生这样的人。

明明不会打仗,没有军事经验,还因为家里的关系到部队里来镀金。

靳开来这样的性格,平常不免会得罪一些主官,多年都没有升上一级。等到真的要打仗的前夕,才将他升为连队里的副连长。

要知道,部队里的副连长,常常要亲临一线,带头组织攻坚。

连长梁三喜呢?

担任连长多年,性格上有些老好人,他一直劝说赵蒙生,希望他能安心呆在部队,认认真真履行指导员的职责。

本来梁三喜的妻子都快分娩了,最后还是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

故事的最后,战前升职副连长的靳开来牺牲在战场。

连长梁三喜同样没能活下来,而且,他是为了救赵蒙生的性命而牺牲。

靳开来、梁三喜都走了,活下来的反而是赵蒙生。

目睹战友的牺牲,经历了战争血与火的历练,赵蒙生成长了,觉悟了,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连队指导员。

这部电影,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也得了许多的奖项,只是深究其中不同人物的结局,还是给人一种意难平的结局。

赵蒙生的母亲,利用自己的家庭恩泽,运作赵蒙生到部队镀金,战事前夕,又想要将儿子调离一线岗位,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反而得到了一位经过历练成长的儿子,虽然过程很不美好,但对她来说,结局却很欣慰。

那位正直的雷军长呢?他的儿子牺牲在了前线,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做正直人的亲人,成为大公无私家庭的孩子,会比较不轻松。

想想吧,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儿子,同样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如今尸骨还埋在朝鲜的土地上。

靳开来牺牲后,刚开始连功劳都没捞到。

梁三喜牺牲了,年老的母亲,分娩的妻子,呱呱坠地的小孩,以后她们的日子应该比较艰难。

作为主角的赵蒙生,他在老一辈的心目中,真正成才了,以后肯定会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这样的故事结局,说起来跟古代的话本故事有些大同小异。王侯公族家的浪荡子弟,到民间去闯荡,吃了一些苦头。

等到故事的最后,那些与他相遇的,帮助他的,豁出性命救他的,都成了主角成长的催化剂。

成长的主角则回到家继承父辈的头衔、府邸,还有前程,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有时候会感慨: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部队里还会不会有赵蒙生这样的人?

有没有赵蒙生母亲那样的人?

如果有的话,等到他们开始从靠近前线的地方,往安全的后方调动的时候,那真的是要打仗了吧!


再看《高山下的花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