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节拍与节奏是作品的骨架

2023-01-23 17:41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贝多芬889、节拍与节奏是作品的骨架


2020-11-02,网友“誉王”发表名为《我眼中的西方音乐史【一、总论】》的文章。(418 人赞同了该文章)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146、147》:《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146、147话…)

 

…史:见《欧几里得111》…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7、20世纪音乐(1900~至今)

 

时间线进入20世纪,音乐呈现出更加多彩纷呈的特质。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这一时期,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的大事,两次世界大战,第三次技术革命,等等,

…世、界、世界:见《欧几里得110》…

…历、史、历史:见《欧几里得111》…

…技、术、技术:见《欧几里得104》…

 

这在艺术上各个领域都反映出来,

…艺、术、艺术:见《牛顿103》…

…反、映、反映:见《欧几里得22》…

 

比如美术领域诞生了印象派 和表现主义,

…主义:最高理想和准则。

某某主义指:以某某为最高理想和准则的思想体系。比如:

拜金主义:是把追求金钱作为最高理想和基本原则,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钱;

极权主义:是把追求权力的最大化作为最高准则;

自由主义:是把人的自由作为最高理想和准则的思想体系…

 

文学上诞生了存在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等,

…文:见《伽利略1》…

…学:见《欧几里得4》…

…意、识、意识:见《欧几里得142》…

 

更是出现了像电影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20世纪上半叶,主要产生了印象主义音乐(代表德彪西、拉威尔等)、表现主义音乐(代表勋伯格、韦伯恩,贝尔格等)、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等)这三种流派。

…典、古典:见《牛顿170》…

 

 

20世纪的音乐呈现出许多不一样的特质,难以仔细总结,

…总、结、总结:见《欧几里得86》…

 

总的来说,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基础上进行发展,

…浪漫:见《牛顿28》…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进、行、进行:见《贝多芬222》…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大致的总结下来,特点有以下5点:

…特、点、特点:见《牛顿95》…

 

 

①、调性音乐逐渐式微

…调、性、调性:见《贝多芬114》…

 

自巴洛克时起,大小调体系逐渐成为传统音乐作品的中心

…巴洛克:巴洛克时期(The Baroque)…见《贝多芬199》…

…大小调:见《贝多芬111、C大调就是C调吗?啥是大小调?24调式是咋出来的?啥是调式?》…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但是20世纪以来,许多的作品调性特点极弱 甚至完全的无调性。

这期间手法多样,比如有些作曲家不在旋律范畴(chóu)内使用音阶,

…手:见《牛顿282》…

…法、手法:见《牛顿164》…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范、畴、范畴:见《欧几里得128》…

…音、阶、音阶:见《贝多芬155,188》…

 

再比如有些更绝的 甚至自创音阶,音列。

…音、列、音列:见《贝多芬100》…

 

 

②、和声上不再追求和谐,平衡

…和、声、和声:见《贝多芬107~581》…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平、衡、平衡:见《伽利略14》…

 

传统古典音乐以和谐平衡的和声为美,

…美:见《牛顿103》…

 

现代音乐则打破这一规则,频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高叠和弦,

…规、则、规则:见《牛顿75》…

…和、弦、和弦:见《贝多芬108~569》…

 

还有不再以传统框架(三度叠加)来构建和弦,

甚至到后期,和弦的概念都不复存在。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③、节奏和节拍发生许多变化

…节、奏、节奏:见《牛顿87~88》…

…节、拍、节拍:见《贝多芬72》…

…变、化、变化:见《伽利略10》…

 

传统音乐作品中,节拍与节奏是作品的骨架

但是20世纪以后,许多音乐作品的节奏开始发生了变化,

有些使用复节奏,有些甚至无节奏,更有甚者由演奏者自由安排。

…复:见《欧几里得133》…
…自、由、自由:见《伽利略5》…

 

 

④、在音列上出现了微分音

 

十二平均律这种律制在巴洛克时期确立和应用后,半音就被视作为最小音程,

…十二平均律:见《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离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两半音等一全音》、《贝多芬202》…

…应、用、应用:见《欧几里得181》…

…半音:见《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离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两半音等一全音》…

…音、程、音程:见《贝多芬80》…

 

然而现代打破这一束缚,开始采用更小的1/4音,1/6音进行创作,

…进、行、进行:见《贝多芬222》…

…创、作、创作:见《伽利略20》…

 

捷克作曲家哈巴 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系统使用微分音来创作的作曲家,他还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创立了微分音音乐系。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意、义、意义:见《欧几里得26》…

…系、统、系统:见《欧几里得37》…

 

 

⑤、配器上出现了许多变化

 

传统的古典音乐强调和谐,平衡,乐器编制经历了数百年探索,最后形成科学的组合配置,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而现代音乐大量使用噪音(此噪音为音乐上的概念,不是声学上的概念)、极端的音区,突出打击乐,寻求许多新的乐器组合、声音色彩。

…噪、音、噪音:见《贝多芬40~42》…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色、彩、色彩:见《贝多芬255》…

 

 



 

总结感言

 

 

这是我第一次撰(zhuàn)写跟西方音乐史有关的文章,才疏学浅,错误在所难免,

…撰: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zuǎn)集成整体…

…错、误、错误:见《欧几里得193》…

 

在此十分感谢各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恳请各位前辈老师和同学不吝(lìn)赐教。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能带各位看客们进入新的大门,普及一些有趣的音乐史上的故事,尽量通俗的讲解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这是我的初心。

…故、事、故事:见《贝多芬651、652》…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知、识、知识:见《欧几里得5、6》…

 

誉王

 

2020.04.21

 “首先要说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虽然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但是今天的欧洲人,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基本没什么大的血缘关系。

如今的绝大多数的欧洲人,都是当年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的后裔。

请看下集《贝多芬890、欧洲三大蛮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节拍与节奏是作品的骨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