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莫卧尔花园

2020-04-09 17:27 作者:蚂蚁景观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自从写过两期阿尔汉布拉宫之后,小蚂哥就爱上了伊斯兰园林,这种简单又美好的花园谁能不爱呢?没看过阿尔汉布拉宫的小伙伴点下面的传送门:天堂园的来历
阿尔汉布拉宫


其实伊斯兰文化挺复杂的,他们的信仰者遍布全球,而且又数次征服其他文明,搞得今天似乎每个国家都和伊斯兰文化有点关系,而在这其中印度是不得不提的。
早在1526年间(中国明朝嘉靖五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封建专制王朝。

没错就是那个隋唐时期和我们中原打得不可开交的那个突厥。
突厥人的后裔蒙古人巴布尔在印度称王,巴布尔直译为“老虎”的意思,但看面相还是挺文气的~嗯,有点像瘦版阿giao~

嗯我就是这么联想记住巴布尔的长相的~
而我们都知道印度大多都是信仰印度教的,伊斯兰虽然是一个外来宗教,但毕竟人家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过来统治的,所以伊斯兰文化在印度得到了相当好的延续和保留,而这其中遍布印度各地的伊斯兰园林就是很好的例证~


随着伊斯兰教徒东征,17世纪,印度成为莫卧尔(Mughal)帝国所在地。莫卧尔自称是印度规则式园林设计的导入者。莫卧尔帝王从祖先那继承下来了对旷野和天然景观的本能热爱。他们在理智上注重寻求宁静,而这种宁静则是以建立的各种秩序为基础的。他们全神关注的是现世及来世的永存,并坚持不懈地探索如何才能完美地达到这一目的。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卧莫尔园林都是规则的网格花园,我在阿尔汉布拉宫那篇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形态的来源,如果总结一句话就是伊斯兰文明用花园描绘了《古兰经》中的理想天堂。


莫卧尔园林和其它伊斯兰园林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不同植物的选择上。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伊斯兰园林通常如沙漠中的绿洲,因而具有多花的低矮植株;莫卧尔园林中则有多种较高大的植物,且较少开花植物。
莫卧儿园林有两大类型,一是陵园,一是娱乐性的世俗化园林。陵墓在莫卧儿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宗教和来世、轮回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印度这样的宗教国度,人民当然对于陵园更为热爱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小蚂哥查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这个网址https://whc.unesco.org/
现存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的莫卧尔花园有四个,分别是:

所以我们下面就分别来看看这四个园林。


夏利玛花园是公元1642年恰赫-吉汉皇帝在此降旨修建的著名花园,是世界上最罕见的花园之一,堪称莫卧儿王朝强盛国力的完美体现。修建者将大自然的不同风貌完整地移植到园中,创造出一个典雅而富于魅力的自然环境。
花园占地20万平方米,四周有高墙围绕,园内有三座带阶梯的平台。这里既是王室的娱乐场所,也是皇帝及其随从前往拉合尔时居住的行宫,因此在花园里用大理石和红砂岩修建了一些亭台和避暑住所。林荫小路和用瀑布、400多个喷泉装点的大道纵横交错,布局和谐,每到泉水喷放时,更是美丽如画。

时光流转,将莫卧儿王朝一世的繁华撕裂成衰败凋零,园子里的池水,日日诉不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建立在阿格拉的“红堡”,坐落在亚穆纳河畔,占地38万平方米,外围由高十二米的红色砂石城墙围成,总体呈半圆形。曾经是莫卧儿王朝的皇城所在地,现在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之作,著名世界遗产和印度著名的旅游之地。从16世纪到18世纪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
由于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与首都德里的“红堡”齐名。这座方圆38万平方米的宫堡,外形非常雄伟壮观,城内的宫殿,虽经历漫长的岁月,多已失修,但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存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


阿格拉古堡建筑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贾汗基尔宫是城堡中的重要建筑物,宫内大院四周有二层小楼环绕,宫墙金碧辉煌,彩画似锦。

泰姬陵(Taj Mahal),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七大奇迹小蚂哥印象深刻,小时候在《奥秘》杂志上看过绘制精美的连环画,至今记忆犹新,回头咱们就单开一期讲一讲古代世界著名的视觉奇观~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尔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尽管有人说,沙·贾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多少人的鲜血乃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恋,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有趣的是,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小蚂哥发现泰姬陵由于建筑太过于出名,以至于能找到的照片都是这个角度,对于泰姬陵园林的资料几乎为零,好在卧莫尔园林本身简洁,我们可以从平面图读出建筑和园林之间的关系。


胡马雍陵(Mausoleum of Humayun)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Humayun)的陵墓,也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陵墓主体建筑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四面为门,陵顶呈半圆形。整个建筑庄严肃穆、亮丽清新,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胡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有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墓冢。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胡马雍陵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卧莫尔园林其实并不都是一马平川的,园林和建筑会通过水循环系统联系成整体。

看完了莫卧尔花园你总结出来什么?好我就来为你复盘卧莫儿花园全部的特点:
1.方形水池

由于阿拉伯国家处于沙漠,干旱缺水,他们渴望那种充满水和植物的理想生活,而能够修私家花园的很多都是富人,出于炫富的心里,在他们的花园里面,水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是花园组成的重要部分。水池的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前方,且呈方形或者八角形。其样式由展开的几何图形构成,表达出他们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的心态。这一点不同于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文人表达的却是和他们相反的寄情于山水,哪怕没有自然,都要在小院内创造一个微缩版的自然的心态。


2. 十字形分割

伊斯兰园林小且封闭,庭院大多数为矩形。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十字形水渠分别代表水、乳、酒、蜜四条河流。

3.修剪植物

每个庭院的树木配置经过精心修建,有明确的主要树种,这和现代的街道绿化有很多相似地方。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和欧洲的类似,欧洲园林也是受到到伊斯兰园林的影响。

4. 马赛克

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在底部和水的流动,形成别具风格的动感!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如果你觉得上述四点就能完全涵盖卧莫尔园林的全部特点,那么你可能没有真正理解卧莫尔园林的本质,之所以卧莫尔园林用网格布置,规则式的结构,修剪的植物,几何式的马赛克最最最本质的其实是在
烘托建筑
卧莫尔花园中的园林就像是建筑的蕾丝花边,将建筑烘托的更加宏伟。

我们说西方园林发展的主线就是建筑的发展,园林随着建筑形态,体积,材质的变化不断调整着,单纯从园林的发展讲西方园林是片面的,虽然这对千百年来争取园林地位的园林师、园艺师极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时间推到20世纪初,一位英国建筑师路特恩斯得到了一个设计印度新德里总统府的机会,他会怎么在卧莫尔园林这个大命题下做出自己的特色呢?请期待卧莫尔花园下篇《20世纪的卧莫花园——印度新德里总统府》


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花园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盘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莫卧尔花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