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考研丨线下复试要来了?谈谈复试那些事儿!

2023-02-21 09:31 作者:哲学考研研究所  | 我要投稿

哈喽大家好,今天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同时,2月21号最早的一批小伙伴就可以查到自己的分数了。


出分之后,我们的考研之路应如何规划?借着这个紧张+兴奋劲儿,小涵学姐就来和大家聊聊考研复试的那些事。本期内容涉及复试的形式、内容及复习规划等,23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啦!!


不过出分在即,小涵学姐这里先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查询和判断自己的成绩


首先进入自己目标院校的哲学系官网(有些哲学系在较大的学院里,按学院查找即可)或目标院校研招网,这里注意是“目标院校”,而不是“中国研招网”哦!一般出成绩的院校会有一个“初试结果公示”或“初试成绩查询”的相关文件,点进去查询确认自己的成绩。


这个阶段国家线还没出,大部分院校线也不会出,因此接着需要独立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第一步判断是否过国家线,预计国家线300出头,再涨也不会太高。再一步根据自己目标院校的历年录取情况以及自己亲身感受的试题难度进行一个大致预测,比如,对大部分院校来说380分基本是有戏的。


确认自己能够进复试之后,我们再放心地准备复试。若出现分数与预计进复试分数偏差较大的情况,则需在此期间同步关注“调剂院校的相关信息”。

当然不论查到的分数表现如何,我们都要保有希望。在明天以及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要抬头挺胸,积极地准备复试~

Part·1 

复试的考试模式 


近期疫情的影响基本上过去了(至少在政策上),浙大、人大等校的博士生复试已经开始转为线下,预计在硕士生复试上大部分院校都会陆续重启线下模式。

为什么学校更倾向于或者更可能转变为线下复试呢?对于考生来说,其实线下复试能更好地、全面地向老师们展示你自己,包括言谈举止等一些细节问题,而线上复试往往受限于空间而简化复试流程或降低复试权重,因而在允许的情况下,更负责的筛选方式还是线下复试。


当然,不同学校情况参差不齐,线上或线上线下结合复试仍有存在的可能,因而我们还是分别讲下二者需要准备的部分:


线上复试近几年讲解过多次,主要是注意双设备问题、网络保持畅通、选择光线好的地方以及携带好必要的身份证等证件。线上复试往往流程较轻松,更简易。之前的文章谈过很多,这里不再多说。


线下复试则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1. 线下复试往往是去目标院校复试,涉及提前预定机票/车票、住宿的问题,需要对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2. 需要带齐证件,往往还包含一些复试保证书之类的文件;

  3. 调剂复试的同学需要考虑好不同学校的复试时间,以免冲突;

  4. 线下复试往往会分成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在时间上会持续1-2天,需要提前复习和准备的部分会增加,因而需要认真对待。


Part·2 

复试录取及复试占比


就竞争程度来说,复试要小于初试。大多数学校都会采用1:1.2—1:1.5的差额复试,部分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甚至会出现1:1等额录取的情况。不过近年陆续有学校出现超过1:2的情况,(如22年山大儒高中哲,复试进27人,最终录取13人。)这刷人率十分的惊险刺激,大家不要看到往年的友好数据就对今年掉以轻心。


是否被录取最终要看我们的总成绩排名,总成绩=初试成绩X初试占比+复试成绩X复试占比。复试权重是因院校而异的,基本在30%~50%之间。一般来讲,初试成绩的权重都会大于复试成绩,院校不会将复试作为最具有决定性的部分(除个别顶级院校,如复旦)。复试的确影响你的去留,但不是说完全不能出错或者必须要表现特表拔尖才行的。


当然,复试仍然需要我们“预先准备”,而不是带着脸就上场了哈!特别是初试成绩勉强过复试线的同学,一定要多加准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自己对哲学及哲学问题的追求。


Part·3 

复试基本内容 


1. 考察专业知识的笔试

形式与初试类似,内容可能是准备初试时学过的,也可能考初试没有的新内容(如初试专业课考察中哲和马哲,复试笔试则考察西哲)。

2.综合素质面试

综合素质面试包含的内容较多,一般分为自我介绍和导师组询问两个环节。老师们会看着你提交上来的各式材料,询问你的本科学校、家乡,本科论文、成绩,阅读情况、研究兴趣等,综合评估你是不是个可造之材。


注意即使是与笔试分开的面试,老师也会问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范围一般限于你所报考的学科。但如果是大类招生或者是比较重视中西结合的学校,可能会问到跨二级学科的知识。


在复试中,面试实际上比笔试占比更重,面试的成绩甚至可以反过来决定你笔试的成绩,一定要放在咱们准备的首位!

3.英语水平测试

对于英语,少数学校会单独再组织一场英语笔试,通常是英文材料的翻译。大部分学校只会在面试中考察一下英语口语通常会让考生做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如果参加面试的老师有英语不太擅长的,会让考生只做中文自我介绍或者中英文各做一次),也会在面试过程中用英文提问并让学生使用英文作答。


另外如果是选择了小语种的同学,一般会有相应的老师使用小语种提问,自我介绍也需要使用小语种准备。


Part·4 

复试应对要点


咱们将复试内容进一步拆解,具体分析一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咱们一一来看:


1.各项材料

面试时需要向老师们提交你的个人材料,需打印多份。材料一般包括:身份证、学生证、学籍信息、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书(往届生)、大专毕业证(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通知书、个人信息简表、本科成绩单、毕业论文或开题报告、个人陈述、研究成果等。具体要准备哪些材料各大院校略有差别,以学校官网的通知为准。

除学校要求提交的材料以外,还可以加上能够显示我们个人能力的其他材料,如获奖论文,六级、雅思、托福成绩单(要分数比较高)。当然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突出一个精而强,如果没有宁可不加。

在这些材料中,老师们比较重视的是你的毕业论文、个人陈述、研究成果(如果有的话)这三种材料。其中个人陈述可以详细讲讲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兴趣的方向以及研究生学习计划等等,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展现你的才华,但切忌过分夸大自己,以防挖坑埋自己。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我们给老师们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家要在自我介绍上多花一些“心机”了。自我介绍是比较简短的,老师们通常只会给你5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咱们要注意重点。


老师们更加看重的其实是你的学习经历、学习态度和对哲学(你将研究的方向)的理解,这一步走好了其实也是在为老师提问环节铺路。譬如你提到你喜欢法国哲学,那接下来可能会被问到喜欢哪部分,读过哪些书等等。


另外,还有很多学校会跳过自我介绍,直接看你的个人陈述或其他信息,以防被挖坑,这种情况较少。

3.英语能力

对于英语口语,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是不大相同的。比如,你是外哲考生,那么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做好准备。如果你报考的是顶级名校会对英语有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个高要求不会令我们无话可说。


不少学校的考核方式是英文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顺带着把你的英文基础也就了解了。建议大家先准备一份中文的自我介绍,然后把中文翻译为英文,找个英文好的朋友帮忙改改。


除英文自我介绍以外通常还会有英语口语问答,被问到的问题通常是你报考的专业相关的,例如:“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哲学家以及他的主要思想。”还有一些院校会用英语问一些生活类问题,介绍家乡之类的,此种情况较少。总之,复试中大部分的英文测试其实是我们可以准备到的,不必太过担心。

4.专业基础知识

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在笔试和面试中都会有。在笔试中通常会考察更加综合性的、偏研究性的知识,一般是论述大题,考察咱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需要通过平时的广泛阅读和思考来弥补)。


如果是面试中抽题或选题作答,基本都是名词解释题,注重的是考生是否有清晰的思维和清晰的表达,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把知识点的核心含义说清楚。回答切忌冗长,如果没有说完整也要适时停止。

5.综合素质问答

面试部分通常也就是导师选人环节(心里默选)。老师们会比较集中地了解你们的实力与兴趣,通常会问这些问题:你读过哪些哲学方面的书籍/哲学原著?本科论文写的什么(可能还需要介绍一下本科论文的中心思想)?你认为你的本科专业对你做这个方向有什么帮助(针对跨专业)?等等。


咱们一一解读这些问题如何应对:首先,问你读过哪些书,那你最好不要把经典著作都说出来,例如外哲考生脱口而出“康德三大批判”!当心大坑!你读过不是说你见过或略读过就行,问你读过更可以理解为你研读过哪些,通常具体说一本书即可,这也代表着你的兴趣方向。若非要证明你读过很多书,那你可以说你最喜欢的原著是哪一本,对于这本你读了哪些二手文献,此外你还对哪些原著都有了解。

其次,问你本科论文,一方面,若你是哲学出身,那么老师们就很容易定位你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水平了(其实论文题目就能看出问题了);若你是跨专业考生,那咱们可以与第三个问题结合,主要去聊一聊你的科研能力和你的学科对于哲学来说有什么帮助。


对于导师的提问,咱们要明白的核心要害是:对于你擅长的问题,尽量展开多答,态度要认真,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并且可以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展开问题对于你不擅长的问题则尽量往你擅长的点上扯!例如问你对伦理学的理解,若你还没有想好,则可以说:对于伦理学,我还不能给出很确切的态度,其实我更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总之,在态度上我们切忌表现得自大、虚浮和油腻。回答过程中要保持诚恳、虚心,尽量不要直接面露难色说你不会!当然,若实在答不上来,那你也可以诚实地说你不擅长或者没有准备这方面的知识,请老师换一个问题(必须是无论如何答不出来,因为答不出来已经是扣分项了)。

Part·5 

我们的复试准备


国家线预计3月中旬就会划定,部分高校(主要是34所自划线高校中的名校)3月中旬就会进行复试,多数学校的复试会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举行,极少数学校可能会拖到5月初。


从现在算起,时间只有月余,虽然许多同学初试一结束便开始了复试的准备,比起初试我们所有拥有的时间也是不算充足的。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如何开展我们的学习呢?

1.英语

首先要广泛了解哲学专业重点词汇,如本体论、形而上学之等词的英文名称是基础;若为外国哲学专业,建议读读英文版的哲学史,略读即可。注意关键术语的翻译!(有意向做德国哲学或法国哲学的同学,若熟练掌握德语或法语,是大优势!)


当然,加油鸭已经为咱们的小鸭鸭学员准备了中、西、马三个大类的重点单词表,学员小伙伴们注意学习、背诵,并运用到你的英文版自我介绍中。


其次要训练口语,对于口语我们一定不要谈即色变,可以多跟伙伴互相交流日常口语、背诵一些英文常用表达、自我介绍和对于主要问题的回答等(如你最喜欢的哲学家是谁)。如果发音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下载相关软件练习一下英语音标。

2.读书

首先,若院校复试有列出参考书目,那一定要认真阅读。如果复试有明确会考察某一科目的基础知识,如明确说复试笔试要考现代西方哲学,也可以阅读各校通用的现西参考书。


其次,对于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可以深入阅读一两本原著,复试时重点展示。注意西哲是哲学的基础,非西哲专业的同学除自己报考方向的原著之外,也可以阅读一本西哲的原著。


最后,建议有余力再读一两本院校名师的专著以及院校其他导师的知名论文,做到对院校老师的关注点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选自己的心仪导师,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预判和应答导师问题。

3.信息收集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往年的复试形式、笔试真题、经常参与面试的导师邮箱,这些信息都是很有必要收集的。


可以多管齐下,一方面加上目标院校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询问,另一方面在网上寻找各种相关信息。注意如果今年的复试形式或考察方向变了,那往年的复试真题可能是不适用的。

4.发邮件

时间:在初试分数出来以后,咱们可以对自己的程度先进行预估,若感觉可以稳进复试,那么就直接给自己最感兴趣的导师发邮件就好啦。对于预估会低分飘进复试的同学来说,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老师提前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哦。当然复试一般比较晚的学校,可以等复试名单公布之后再决定。

内容:可以把咱们前面提到的“个人陈述”发过去,还可以跟老师聊一下你希望的研究方向,或甚至可以问一下复试的准备、自己的分数可能性大不大等,老师们都是很善良的,你可以永远相信哲学系导师!!

最后要注意,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增加某个导师的印象并不能对复试成绩起决定性作用,你联系的导师也不一定会参与当天的面试,另外如果没有很强的学术追求或者大于初试水平的实力,那还是不要在人家见到你之前露怯比较好!

5.着装

最后提示一点,复试咱们一定要注意形象!穿着要得体、干净,尽量还是保持学生的样态,给老师一种你真心求学的初印象。注意女生不要化浓妆,男生不要染发(剪个精神的寸头最好),要让老师觉得你是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

 说在最后~ 

看了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对复试的基本情况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啦,如何学习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进一步的规划。


针对加油鸭的学员小伙伴,我们还准备了十个课时的超值复试赠送课程(不收费的鸭)!!复试学习规划,重要知识点,自我介绍,英语问答,复试调剂等都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同学们注意学员群里的课程更新通知哦~

>>加油鸭复试课课表<<


  

>>复试课程截图<<

最后叮嘱大家一句,对于复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积蓄力量。我们要紧张起来,但是又要放松一些,相信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自信一点,才能在复试中获得最好的发挥。2023,祝伙伴们成功上岸!!!


哲学考研丨线下复试要来了?谈谈复试那些事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