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费的喜剧人

当“王牌对王牌”请来朱茵和李若彤时,我看了预告片后就没有去看那期,因为不仅不想面对紫霞与姑姑老矣,更多是因为她们是心里的女神,不该被拿来娱乐,正如豆子先生的到来,作为英国喜剧的翘楚,请他来表演无可厚非,但你郭德纲这样去调侃他,剧组还让他坐在旁边当评审?一个半小时,他听得懂吗?看的明白吗?你们怎么想的?
紫霞与姑姑是心中的童话,豆子先生,是一直的经典,可你们过度的消费,把我们心里美好的东西燃烧殆尽了!并非我们玻璃心,斤斤计较上纲上线,只是我们实在不愿颠覆原有的一些东西,现在的生活瞬息万变,可有些好的东西,我们只想保留在心里,不需要你们所谓的“经典再现”.

再就是有些喜剧,总是“炒冷饭”一个题材用n遍,一个名人也是,喜剧不好笑,名人来捧效。沈腾来了,小岳岳来了,宋小宝来了……可是不好笑就是不好笑,只能看出你们的心浮了,或者技穷了。心浮了要稳住,技穷了要学艺,我们不在乎几个名人,而是想看真正认真努力做出来的喜剧,那样即使有瑕疵,我们也看到你们的良心。所以,请不要过度消费“名人”,请认认真真排练,仔仔细细研究剧本。

最后想说,其实后几季最难的不是喜剧人,而是观众,在那么些不好笑的喜剧中,要坐住了不退场,还要笑要鼓掌,最后还得选出冠军,你们太为难观众了。
另外,“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话没错,但看这期节目,总是无休止的煽情,“内核”有了,请问喜剧在哪?!在整个第三期中,观众也被你们无形的消费了,请记住,我们是看欢乐喜剧人,不是欢乐大感人!深化的喜剧是言之有物的笑中带泪,而不是隔靴搔痒的笑点+生拉硬拽的泪点!

哦,还有提一句,比赛有没有黑幕我真的不在乎,但至少规则你明确了!来了又走,淘了又来?!还有比赛的感觉吗?没人了的感觉而已!
以上就是我看这期喜剧的最大感受,人说事不过三,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点,当然这期也有几个可圈可点的亮点,如常远、蒋欣、黄才伦等某一些作品,但是能撑起台子的,要大家共同努力,好怀念第一期喜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