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董卓乱政【13】:王允谋划

2023-07-12 09:51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伴随着关东军的失败,反对董卓乱政的主角来到了王允这里。王允是董卓最为信赖的人,董卓迁都长安后,把洛阳交给王允来打理。王允得到董卓信赖的原因在于比较听话。

背地里,王允也在集聚反对董卓的势力,一个是司隶校尉黄琬,因为劝董卓不迁都被董卓免官,有一定的怨气。另一个是郑泰,郑泰曾经委婉劝董卓不用进兵,董卓表示赞同,却没让郑泰掌握兵权。

《后汉书·王允传》: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 允见卓祸毒方深,篡逆已兆,密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谋共诛之。乃上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关道,以讨袁术为名,实欲分路征卓,而后拔天子还洛阳。卓疑而留之,允乃引内瑞为仆射,瓒为尚书。

《后汉书·黄琬传》:卓议迁都长安,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琬退而驳议之曰:“昔周公营洛邑以宁姬,光武卜东郡以隆汉,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宜妄有迁动,以亏四海之望?”……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

《后汉书·郑泰传》:公业恐其众多益横,凶强难制,独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公业惧,乃诡词更对曰……卓乃悦……或说卓曰:“郑公业智略过人,而结谋外寇,今资之士马,就其党与,窃为明公惧之。”卓乃收还其兵,留拜议郎。

为了计划顺利进行,王允举荐了杨瓒和士孙瑞,打算拿到兵权,但董卓看穿了王允的计划,没有批准。王允只能等待时机。这个士孙瑞曾经劝王允接受温侯的封赏,得到王允的赞同。在执行过程中,士孙瑞也劝王允把握时机。王允采纳他的计划,有意识结交与董卓结为父子的吕布。按照《三国志》记载,王允最早和吕布就有一定的交情,这也是王允选择吕布的原因。

《后汉书·王允传》:乃上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关道,以讨袁术为名,实欲分路征卓,而后拔天子还洛阳。卓疑而留之,允乃引内瑞为仆射,瓒为尚书。

同上:士孙瑞说允曰:“夫执谦守约,存乎其时。公与董太师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允纳其言,乃受二千户

同上:瑞曰:“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发者胜。几不可后,公其图之。”允然其言乃潜结卓将吕布,使为内应。

《三国志·吕布传》: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


董卓乱政【13】:王允谋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