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19.2 内墙面贴面砖

内墙面贴面装饰是用薄板状精陶制品釉面砖(亦称瓷片)做内墙饰面。其特点:色纯白、釉面光亮、耐磨蚀、抗冻等。优点:洁白素雅、清晰整洁,给人以 清白明快的美感,操作工艺简单,并且用料少,成本较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宾馆、酒店、医院、影剧院、办公楼、化验楼、图书馆、 住宅楼等建筑室内卫生间、厨房的墙面或墙裙的瓷片饰面工程。
一、材料要求
1、水泥:
325 号或 32.5 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及 325 号以上的白水泥。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生产的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复验合格试验单。
2、砂子:
中砂,粒径为 0.35~0.5mm,黄色河砂,含泥量不大于 3%,颗粒 坚硬、干净,无有机杂质。
3、石灰膏:
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 3mm×3mm 的筛网过滤, 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常温下一般不少于 15d;用于罩面灰,不应小于 30d。 用时,石灰膏内不得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4、磨细生石灰粉:
细度应通过 4900 孔/cm2 筛,用前应用水熟化,其时间不 少于 3d。
5、粉煤灰:
细度过 0.08mm 方孔筛,筛余量不大于 5%,其他应符合设计及 规范要求。
6、107 胶和矿物颜料:
应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要求。
7、瓷片:
正方形 152mm×152mm×5mm 薄板状精陶釉面砖,其质量符合 设计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具设备:
砂浆搅拌机、瓷砖切割机、手电钻、冲击电钻等。
2、主要工具:
木抹子、阴阳角抹子、铁皮抹子、托灰板、木刮尺、方尺、 托线板、小铁锤、钢錾、木锤、垫板、开刀、墨斗、水平尺、小线坠。
三、作业条件
1、墙顶抹灰完毕,做好墙面防水层、保护层和地面防水层、混凝土垫层。
2、做好内隔墙,水电管线已安装,并堵实抹平脚手眼和管洞等。
3、安装好门、窗扇,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堵塞门窗框与洞口缝隙,要嵌塞 严实。对铝合金门窗框应做好保护(一般塑料薄膜缠绕)。
4、脸盆架、镜卡、管卡、水箱、煤气等应埋设好防腐木砖,位置要设准确。
5、统一弹出墙面上+50 ㎝水平线。
6、搭设双排脚手架或钉高马凳,横竖杆或马凳端头应离开门窗口角和墙面 150~200mm 距离,架子步高和马凳高、长度应符合操作要求。
四、施工操作工艺
(一)基体为砖墙面
1、清理基层,对于残存在基层的砂浆粉渣、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并提 前浇水湿透。
2、12mm 厚 1:3 水泥砂浆打底,打底纸分层涂抹,每层厚度宜 5~7mm,随 即抹平搓毛。
3、待底层灰六、七层干时,按图纸要求,釉面砖规格及结合实际条件进行 排砖、弹线。
4、用废釉面砖贴标准点,用做灰饼的混合砂浆贴在墙面上,用以控制贴釉 面砖的表面平整度。
5、垫底尺、计算准确最下一皮砖下口标高,底尺上皮一般比地面低 1 ㎝左 右,以此为依据放好底尺,要水平、安稳。
6、贴釉面砖前,应将面砖浸泡水中 2h 以上,然后取出晾干待用。
7、抹 8mm 厚 1:0.1:2.5 水泥石灰膏砂浆结合层,要刮平,随抹随自上而下粘 贴面砖,要求砂浆饱满,亏灰时,取下重贴,并随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同时保 证缝隙宽度一致。
8、贴完经自检无空鼓、不平、不直后,用棉丝擦干净,然后用白水泥浆或 拍干白水泥擦缝,用布将缝子的素浆擦匀,砖面擦净。
(二)基体为混凝土墙面。
1、基层处理:应剔凿胀模凸出的地方,清除砂浆粉渣、油污;对于光滑的 混凝土墙要凿毛,或用掺 107 胶的水泥细砂浆做小拉毛墙,也可刷界面处理剂, 并浇水湿润基层。
2、10mm 厚 1:3 水泥砂浆打底,应分层分遍抹砂浆,随抹随刮平抹实,用木 抹子搓毛。 3~8 条与基体为砖墙面施工操作工艺的 3~8 条方法相同。
五、质量标准
内墙贴面砖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19-2。其它项目与 19.1 节五相同。


六、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见 19.1 节六。
七、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见 18.7 节七。
八、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注意事项见 19.1 节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