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场上有哪些阴损的技巧和历史?(转自知乎)

2020-01-25 18:19 作者:战术人形-19式  | 我要投稿

(已经同意转载)

听说过古代为了增强针对敌人的打击会在箭头抹上一些不明毒素,让人伤口感染,还有欧洲狙击手等人去救,挨个点名。除了这些还有那些更令人发指,毫无底线的事情?架空的也好脑洞也好,大家来讨论下吧!

当然是诡雷啊..


诡雷不管是起来、起来、起来还是起来,都损的可以...


当然地雷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说什么死法最尴尬,那么死于诡雷应该是个极为有力的参赛选手。


因为诡雷还有个叫法是booby trap...


翻译过来就是大傻帽陷阱...




诡雷主治症状:运气不好


兼治各种其他疑难杂症:太胖、太高、屁股过大、嘴唇过大、脚码过大、○○过大、感冒、发烧、手贱、脚贱、眼神不好、缺觉、精神涣散、粗心、性子急...


诡雷不能解决上述症状,但是一般能解决患者本人。






现在,假设你走在小路上,看到脚边的地面上有一顶敌军头盔,上面也许还有个弹孔...


你会怎么办?


头盔这种最能代表敌人形象的东西,不踢一脚当然浑身难受了!



很好,你会听见一声清脆的“咔嗒”,随即触发新剧情:





够损不?




竟有这么损的招式,那么哪里才可以学到呢?



很巧,我这里就有:




下面请和我一起学习诡雷布设入门:



相比较埋在土里的地雷,诡雷往往要高明的多,它们伪装成各种物体,配合上各种机关,引人注意的同时又暗藏杀机。



当然,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有爆炸物才是诡雷,一颗子弹、一罐汽油都可以制作诡雷。


甚至掌握了必要知识点后,洗衣液、砂糖等都可以...额...好的,警察叔叔,我不往下说了....





而在英语中,诡雷一词还囊括了各种用于杀伤人员却不含爆炸物的巧妙陷阱。



比如中美两军都在越南遭遇过的钉刺陷阱:



前面的一种是滚筒式,类似的还有踏板式,要比第二张这种更险恶。


第二张这种扎脚底,效率不高,但是前一种踩上之后,会刺穿(割裂)无任何保护的小腿侧面,中招的哥们如果运气不好(当然踩上了运气已经够衰),可能大量出血+休克+骨折+心理阴影...


总之你不会再在战场上见到他了...


(可见换装厚重的高帮军靴对脚部提供保护还得很重要的)



传说中的子弹地雷:


子弹安置在钉子或者击针上,受压发火,虽然没有枪管,但在这种距离上依然可以击穿鞋底。(抱歉,普通军靴救不了你了,有的军靴底下有一层凯夫拉/芳纶/钢板就很开心了)




诡雷的恶毒之处在于,他不像地雷那样纯看人品,等着倒霉蛋主动上门,而是诱使对方主动送人头。



你进屋总得开门吧?


对,就是你,喜欢踹门的那个!



很好,一种常见的诡雷就是在门上做手脚:


手榴弹拉开保险环后,擦火延时引爆装药,在一部分手雷上,延迟时间是可调的,可以擦火后立刻引爆。


这样手榴弹的保险环就可以拿绳子拴住门把上张紧,门一开就会扯掉保险环,引爆手雷,杀伤进门的人员。


在激烈的巷战中,交战双方不可避免的要逐屋检查,即使是野战,建筑物作为临时掩体/制高点也要进行占领,可以说没有极高的警惕性的话,吃颗诡雷是再正常不过的。


一些手雷有二道保险,比如MK2手雷就有一道保险片,扯掉保险环后如果手握着手雷,那保险片不会弹开,投出手雷后,保险片弹开 ,手雷即点火:


一般保险环会比较紧,角度不对的情况下可能不会被扯出,而保险片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有人会用胶布绑住保险片,触发后绳子扯掉胶布,引爆手雷。(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把安全销拔到临界点,这样轻轻一碰就掉了)


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设置绊雷,扯出一根张紧的细线,横在敌方必然通过的小径上。



日军的部分手榴弹带有触发引信(要兼作掷弹筒弹药),所以日军布置诡雷的方式之一就是在一根空心竹筒顶部放置一颗手雷,竹筒被碰撞后手雷掉落从而引爆伤人。



当然,现代手雷通过巧妙布置,某种程度上自带了拉发、松发引信,可以直接拿来布置成诡雷,最简单的就是拉开保险环,压在石头下面或者夹在门缝里。


不过手雷自带的引信经常还是有延迟,敌人有时间躲避,于是手雷和其他爆炸物还可以更换不同类型的引信,比如:

这是一颗换装了压发引信的手雷,可以当地雷使用,当然威力就比较有限了...



下面有是二战时几种引信:


M1松发引信:




受压后触发,压力减小后上方簧片会弹开,解除对击针击锤的约束,后者击发引爆药。


电影里常见这所谓“松发雷”,实际上地雷直接使用这种引信并不是很广泛,一部分跳雷会使用,或者特殊用途下使用。



拉发引信:



德军ZUZZ35引信:


这是一种松发+拉发引信


加上拌索后无论是绳子被拉扯还是割断,都会触发引信,这就很体贴了...


不过对于安放者就不太友好了,因为张紧那根拌索的时候没准一不小心就响了...



当然还有简单直接的压发引信。



放一个压发和拉发整合的美军M6/M7联合引信:




TNT罐头上会开小孔以供插入引信,今天的软包装C4火腿肠则可以拿刺刀等工具现场开洞:




而一部分地雷上也会开专门的副引信接口:


用来在敌方工兵排雷时杀伤这些极具价值的专业技术兵...

比如: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在下面压一颗反步兵地雷...


这个就很损了...



不过工兵排雷,本来就挺危险,地雷套地雷,也算合理合法光明正大,受过专业训练的工兵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排雷时会格外留意敌方附赠的惊喜,比如下面这个掏地雷裤裆的哥们:


正在进行盲排雷训练的英军工兵:





而更损的就是各种依托道具布设的诡雷了。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钢盔雷:

图中很显然在钢盔内的悬挂系统上连上了一颗拉发引信...


而那把步枪则放在一枚松发雷上。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在敌军尸体下压上一颗松发雷,对方想要拿走尸体的身份牌、证件,或者收集一些弹药补给时,可能移动尸体,这样就会触发尸体下的诡雷。


这就比较恐怖了...


毕竟你不光会吃到一颗雷,还会被人体组织糊一脸...


而且被敌人干了这么过分的事情,你会怒火攻心,复仇的欲望高涨...不过显然这场战争已经没你什么事了...



在遗弃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装备时,也会布置上诡雷...


比如重机枪。


显然,如果当年日军足够聪明的话,李云龙同志很可能就会中招...



也有在遗弃的坦克上布置诡雷的,一端连接坦克舱盖,而一捆爆炸物则静悄悄的塞在坦克弹药架内...


一辆完好的敌军坦克是十分宝贵的,路过的大兵们当然会登车查看...


不过很可能下一秒,这辆坦克就不再完好了...登车的倒霉蛋可能完好率更低...




这些毕竟还是军事装备,放一颗雷也还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生活设施上安放诡雷简直就损出天际了...


比如在城市战中,士兵可能会搜刮一些城市内遗留的有价值的物品,开个保险箱什么的...


但是假如你只是想喝口水呢?


这是瑟堡战役中一个不幸死于水泵中的诡雷的美军士兵:


R.I.P




诡雷并不一定能大量杀伤敌军,尤其是交战双方高度警惕的时候,但是其存在却让人如坐针毡,处在这种威胁下的士兵很显然会受到士气上的打击和精神上的摧残。


狙击手、炮击、空袭这些也许还能忍,但是假如路边的一坨屎都跟你过不去的话....


这就让人难以忍受了...


也许一颗诡雷就成为了催夸敌人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感觉就像:

(请问捕鼠夹是什么引信?

A.压发          B.松发

C.拉发          D.遥控)



上厕所还要检查一下马桶座圈下面是不是压了什么东西的日子能过吗!?


要是颗压发雷还好...干脆利落,你的战友把你打扫打扫干净,也就不惦记这个厕所了,拎着弹药箱去外边蹲坑也行...



结果特么还是颗松发雷!



现在你的战友已经憋着屎尝试救你长达5个小时了!就因为你上厕所没有检查马桶!




而在游击战中针对长期驻防生活在此,警惕性不高的敌人,或者急于追击,搜刮战利品的敌人,诡雷就更是高效而阴险的武器了。

下面是放图时间:

上图展示的是一枚已经被巧妙的排除的诡雷,手雷原装的保险销已经被拔走,从而进入待发状态,而另一方则机智的用一枚别针替代了安全销。

上图这颗本军盲认不出来认出来是什么雷,怎么看怎么眼熟...有认识的大佬可以介绍下...



乌克兰内战中的一颗诡雷:


越南战争中一颗用我国67式手雷布置的诡雷:


一战中触发了诡雷的一名英军士兵:


在越南中了诡雷的美军:


美军二战照片:

配文是“一名粗心大意趟了雷的士兵”,但是考虑到明显的闪光灯效果和不自然的姿势,这显然是用假人拍摄的教育照片。



湾湾在柏油路上布雷:


其实这个是正常做法,铁丝网、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拌网配置的这一套东西,就是明着摆在大街上,也依然能够有效拖延进攻。


你想排雷,对方火力覆盖又上不去...

你想爆破,好好的路就毁了,还得你来修...


修好通车走了50米,又来一道...


气死人...


当然画面依然还是很有喜感...看来湾湾还是爱我们的?



所以这些地雷诡雷的存在,往往不会实际杀伤多少人,但是对敌方的拖延和阻碍却是立竿见影的。


如果我们再拓展一下,把诡雷的概念放大一点....


那么在1942年突袭圣纳泽尔船闸的作战中还有颗更损的,英军使用驱逐舰冲击船坞闸门,而一旁的的鱼雷艇则向驱逐舰旁边发射了一颗定时引信的鱼雷。


于是突袭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午,德军技术人员和调查组在船闸上齐聚一堂时,鱼雷上的小闹钟响了...


不过按照辩证法,我们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这种东西用起来当然很爽,但是也要承担一些风险。


很多诡雷是使用手雷、炮弹临时改造的,为了易于触发,他们的保险装置都解除或者已经临近解除,如果安装不当,可能倒霉的就是始作俑者自己...


另一方面,这种不稳定的爆炸装置又不易拆除,一般而言,拆除这种爆炸物可以把保险销插回装置内,或者把引信雷管从主装药中取出,但是诡雷本身的不稳定性让这种拆除工作极为危险。


如果敌人来拆还好,万一你又把阵地夺回来了就很尴尬了...


诡雷也容易在战斗结束后遗留隐患,或者造成战区内的平民伤亡。


最后放个神奇的:


冲绳战役发现的一颗日军卷心菜诡雷:


谁会没事碰卷心菜?


除了你日军谁闲的没事“现地自活”去抢老乡地里的菜啊?


这怎么看都是学的八路军对付你日本人自己的套路啊!


人家美军吃喝不缺谁会傻到中你这个损招?


是不是傻?



等等.......



美军你给我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颗雷的?


难道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背叛资本主义去偷菜了?


作者:吴联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201507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代城防体系里的瓮城就挺阴损的。


电视上电影上总是演着拿冲车撞城门,城门一撞开,这城就算破了。

呵呵,真的吗?

实际上,第一道城门破了,攻城的将士就会发现里面还有有第二道门,惊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古代城池大多设有瓮城,撞破一道城门,攻城方也不敢随便攻进去

什么叫瓮城呢?

即在城门内或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小城池。随便从百度扒拉一个图示例如下:



现存最大的瓮城是南京中华门。


瓮城其历史悠久,可追述到公元前4000年的石卯遗址,其作用是保护城门。

有个词叫做“关门打狗”,还有个词叫“瓮中捉鳖”这两个词就形象的解释了瓮城的作用。

攻城一方如果看到第一道城门被打破或被守军故意打开而冲了进去,那下场么………被守军居高临下站在四周城墙上集体围观是一定的。

吃瓜守军围观之余,射点箭啊、扔点西瓜皮、丢点万人敌、震天雷、臭弹、大便什么的,砸到进入瓮城里的花花草草也很正常吧。如果第一道城门是守军故意打开的,待攻城方士兵进入后就关门…………那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一般的小城池多只有1道瓮城,南京作为明朝曾经的都城,一个中华门居然设了3个瓮城,一共4道城门,内有27个藏兵洞,可藏3000守军。…而且这门还不是最大的,最大那个已经被毁了


可谓阴损到家了。

所以……很多时候攻城的军队宁愿费力搭云梯爬城墙或者干脆挖城墙墙角把墙挖塌了也不愿意打城门……


干脆再补充一个大同永泰门的图,从卫星图直接截。这个很有特点,我若是指挥官,真心不想打这个门,还是换别的门打吧

其它各城门就是评论里提到的故意让瓮城月城和内城门错位的典型案例。攻城将士好不容易撞破了一个门,赫然发展门后是一堵墙………门呢?一脸懵逼

作者:李梦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25418118
来源:知乎

……日军士兵桑岛节郎在《华北战记》中记载的地雷战。

桑岛节郎的书中,提到和地雷打交道有好几次。他自述第一次遭到八路军拉发地雷攻击是在昭和18年,即1943年4月11日(日本兵喜欢记日记的习惯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地点是招远县栗下林家。对桑岛来说幸运的是八路军拉雷稍早,他在尖兵后面的本队中行进,所以没有受伤。

还有,1943年4月,日军独混第5旅团以17、19两大队为主力,讨伐在毕郭等地建立根据地的八路军5旅第14团(即山东纵队第5旅第14团,团长梁海波)。桑岛随柏崎讨伐队18日偷袭据说暗藏八路军部队的莱阳县姜家庄,结果因为向导带错了路,到达时八路军已经转移。桑岛作为卫生班长,记录这次行动毫无战果———“虽然向远处转移中的八路军发射过迫击炮和重机枪,但双方没有实质性的交火。敌方遗弃的尸体一具也没有,讨伐队却有两人重伤,可以说日方损失更大些。”(P109)。两名重伤者之一是第17大队第4中队群马县出身的三轮一等兵。他看到老乡家有一筐鸡蛋,伸手去拿,却触发了鸡蛋筐底下设置的诡雷。当即被炸断一条手臂。
而一雷炸死炸伤9名日军的战斗,则发生在1943年5月。5月21日,日军第17大队命令桑岛所在的第1中队(柏崎与二三中尉指挥)从招远移驻栖霞县塞里,作为青烟公路上的一个警备据点。青烟公路是当时横断山东半岛的唯一公路,也是独混第5旅团的机动大动脉。塞里则是这条公路去往蓬莱、大辛店的岔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栖霞、蓬莱两县山地纵横,八路军十分活跃。桑岛写道:“青烟公路在蓬莱和栖霞境内山区的路面高出地面六七米,眺望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山峡之间可见点点村庄,一片和平景象———而这些全部是八路军控制的村子!”(P116)。

这次移驻过程颇为艰难。21日,桑岛随第1中队从招远出发,走了一个小时,就在陈家村和八路军遭遇。我之所以写这一小段,是因为桑岛记载这次战斗和日军交手的是八路军骑兵。因为这个地方在山东半岛的东北角,王外马甲的《中国骑兵》曾谈到当时纵横华北的129师骑兵团,其作战范围似不及此。桑岛的记录昭示,在冈村宁次指挥日军连续进行四二九、五一等大扫荡之后,冀鲁豫的八路军很可能还有第二支骑兵在敌后活动。

这次战斗以日军迫击炮小队炮击开始(桑岛称八路军马术很好,转移迅速,一发也没有击中),到八路军用捷克式轻机枪和步枪在棱线上反击追击的日军,先后打了二十分钟,而后八路军神秘地消失了。日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桑岛亲手用三角巾给一名叫做角田秋治的上等兵(群马或大阪人)包扎。由于角田所受为腹部贯通伤,当时无法抢救,两个小时后痛苦地死去。为了安抚军心,日军23日派出了女性为主的慰问团到桑岛所在的部队演出鼓励士气。
在这次转移中,桑岛也记录了和地雷有关的事情———在一个叫做郭家店的村子附近,日军发现路中央树起了一个高2米,宽20公分的木牌,上面写道:“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已在南太平洋战死。”

有日本士兵想去移动木牌,被有经验的中队书记官桂曹长制止———“别碰它!”———他猜到木牌下必有地雷。桂曹长从路边的水沟摸过去,靠近木牌,用绳子将其拉住,从安全的地方一拖,果然“轰”的一声,如他所推测的那样发生了爆炸。
桑岛写道:“山本长官昭和18年4月18日因密码泄露,在从拉包尔前往布干维尔岛布因基地时,遭到美军战斗机的伏击,飞机被击落而战死。这件事当时在日本国内都没有公布,当然,讨伐队的官兵们更是一个人也不晓得。”(P117)。
连续参加讨伐已经达到了两个月,这次作战渐近尾声。5月31日夜里三点,部队再次从大辛店向西南方出发。我因为过于疲惫,在行军中居然睡着了,而且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中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把我从梦中唤醒,惊异中抬头看去,正看到眼前一根十米高的巨大火柱腾空而起。与此同时,感到我身边有人倒地并发出叫声。但是,夜暗中我无法看清他们。三木卫生军曹急忙从军医背囊(日军卫生士官的偕行装具,用于放置抢救和应急处置的医疗用品)中取出手电,光线下可以看到约有10名官兵倒在地上痛苦挣扎。经过确认,无线电通信班所有人员,包括北拮班长以下9人均为地雷所伤。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依靠仅有一支手电的微光进行抢救之困难简直无法想象。和枪弹伤、刀伤不同,地雷不规则的破片造成的伤口异常复杂,处置起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匆忙中,尽其所能地给所有受伤的官兵注射了破伤风血清和坏疽血清。9人的情况全部清查处理完毕,东方的天空已经放亮。此时,才能够从附近的村子招来保安队并弄来一些门板充当担架,由两个小队护送伤员后送到大辛店。

由于这一事故(译者注:日军总是把遭到地雷的攻击称为“事故”,而不视为作战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两个小队返回之前,整个讨伐队只能留在原地休息。这样又足足等待了3个小时。仅仅两三名八路军,就把一个大队的讨伐队折腾得狼狈不堪,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这次事故遇到的不是普通压发地雷,而是拉发地雷。使用拉发地雷,是八路军作战效率很高,而日军甚为恐惧的一种战术。这种战术主要是民兵使用,但华北的日本军队因为这种战术产生的牺牲者比比皆是。

这一战术的作战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监视并发现日军讨伐队从宿营地出发,八路军会派出两三名奔跑迅速的民兵,预先赶到日军进发的前方线路上等待。他们在路上埋设地雷并盖上伪装网,布置拉火索。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他们借助遮蔽物在不过十米远的地方隐蔽,其目标通常选择骑马的日军军官。他们会在目标踏上地雷的一瞬间,拉发地雷并伴随着爆炸一跃而起,如狡兔般脱离。由于他们熟悉地形,要想抓住他们实在并非易事。但是,这种任务,显然如果不是特别敏捷和矫健的人也无法完成。
以大队规模进行讨伐,大队部总会有多名乘马军官聚集在一起,正是攻击的绝好目标。昭和17年(1942年)12月,第三次鲁东作战中,第19大队的讨伐队在锯齿牙山的山麓就遭到拉发地雷的袭击,当时大队部被炸个正着。虽然大队长池田增雄大佐幸运地没有负伤,但大队副官吉田正中尉(死亡),军医官冈志豆雄中尉(重伤),书记官村田藤信军曹(战死)等7人均被杀伤。……八路军放过了作为尖兵的第1中队,目标直指本部的骑马军官们。但是,因为操作上可能有点迟延,地雷正在紧随军官背后行军的无线电通信班脚下爆炸。我则正走在无线电通信班后面,要是走得快恐怕也难免受伤,却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作者:风过耳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22698091
来源:知乎

越战期间,美军特战团(SOG)有一项“长子行动”。

美军把大量AK47、12.7mm重机枪和迫击炮弹改造成炸弹,然后伪装成正常弹药箱渗透到北越部队的弹药库,或者故意在战斗后把这种掺了雷的弹药箱“遗弃”在阵地上。

当北越部队使用这些缴获的弹药时,步枪会炸膛伤人,迫击炮弹更是会原地引爆,大量北越军人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自己的武器旁。

同时,美军还释放假情报,让越军以为是中国制造的弹药质量有问题,破坏中越关系。

这项计划让北越军人对自己手中的武器产生了恐惧,士气遭到了很大打击。

后来,《纽约时报》泄露了这个秘密,项目被迫中止。



作者:温义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31031294
来源:知乎

当年在山西抗战战场上,八路曾经用地雷炸毁一辆日军坦克。

这是后来日军记者所拍摄,这种地雷很特殊。是特殊改装的反坦克跳雷。

当年太原会战时,太原即将失守,守将傅作义发现仓库里有大批军用物资无法运走。为了避免资敌,于是就联系八路军方面,让他们自己去挑需要的东西,然后八路就发现一批晋造山炮炮弹,欣喜若狂的拉了回去。但是八路没有炮,就把这些炮弹拆了,弹壳发射药留作他用,还把一些弹头改装为地雷。

在地上挖个坑,一个容器里面放上发射药,发射药上是装了碰炸引信的弹头,有人埋伏在附近,坦克经过时用电击发发射药,发射药推动弹头碰炸坦克底装甲,把坦克炸翻。

坦克装甲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底部,就算虎式豹式档下挨这么一下撩阴腿都够呛,日本的小薄皮那就是直接炸翻。

还有一个当年反美武装流传在伊拉克对付美军一个无法拆除的路边炸弹做法,叫做不定时路边炸弹。做法很简单,一枚手雷拔掉保险销,然后用胶带缠住保险握片,丢到一个装满汽油的汽油桶里。这个炸弹就做好了。这个炸弹爆炸威力其实并不怎么非常强,关键就在于这个炸弹无法拆。当手雷上的胶带在浸泡汽油后会逐渐失去粘性,然后松掉握片,引爆手雷,汽油会加大爆炸威力。但是手雷一旦扔进汽油桶,那就谁都不知道这个胶带会什么时候松开。所以也不敢去拆。只能等待它自己爆炸。这个炸弹的作用主要不是用来杀人,而是用来诛心。制作简单,原料随处可得,占领区到处给你放,一天给你放个几十个,真真假假的都有,让美军看见一个不明桶装物品就紧张的不行,搞得当地人心惶惶,美军风声鹤唳,这个炸弹的目的就达到了。

作者:毛线抄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20582964
来源:知乎

比如有名的德国s型地雷是跳雷中最著名的一种。绰号“弹跳贝蒂”(Bouncing Betty )或“寡妇雷”

战斗时,这些地雷先弹射到齐腰高再爆炸,并将霰弹以致命的速度向水平方向射出。

结果是,人活着,下肢和二弟没了,这不仅增加后勤压力,还给敌人造成心理阴影和恐慌。(不但眼巴巴的看着战友在巴黎happy,还要考虑回国后如何对女友解释……)

打仗嘛,断胳膊断腿很正常,即使遇到蝴蝶雷,炸断脚趾,脚掌也还能忍受,但是这种断子绝孙雷就有点过分了啊!



当然,我军后来也研制了类似的跳雷比如

72式反步兵地雷

它在原版跳雷的基础上创(sang)新(xin)性(bing)的(kuang)采用了的塑料雷壳包裹杀伤钢珠的设计,使其杀伤破片达到了惊人的650枚,地雷引爆后在其14米的杀伤半径内完全没有死角。

PS:一般塑料很难被X光探测到,被塑料破片炸到那就自求多福吧_(:з」∠)_

作者:龙傲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520889438
来源:知乎

假设你正在和你的战友一起巡逻。此时此刻,忽然……


一棵椰树开始说越语,

一堵破墙开始说俄语,

一口水井开始说汉语,

一片雪地开始说芬兰语,


你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你TM完蛋了。

作者:索菲·朔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288948/answer/895723665
来源:知乎

战场上有哪些阴损的技巧和历史?(转自知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