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斯大林: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1952.4.21)(下)

2020-01-25 18:15 作者:文明路215号  | 我要投稿


关于第五点。

说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赢利,我在《意见》中曾经反驳了某些同志,这些同志肯定说,既然我国计划性的国民经济并不偏重于赢利的企业,既然容许不赢利的企业也和这些企业并存,那它仿佛抹煞了经营的赢利原则本身。在《意见》中说,从个别企业和个别生产部门着眼的赢利,决不能和社会主义生产所提供给我们的那种高级赢利相比,因为社会主义生产使我们避免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保证我们的生产不断提高。

但是,如果从此得出结论说,个别企业和个别生产部门的赢利没有特别价值,不值得重视,那就不对了。这当然是不对的。个别企业和个别生产部门的赢利,从发展我国生产的观点来看,是有巨大意义的。无论在计划建设或计划生产时,这都是应该注意到的。这是我国现今发展阶段上经济活动方面的起码知识。

关于第六点。

你在谈到资本主义时所说的“大大改变了形态的扩大的生产”,不知道该怎样了解。应该说,这样的生产、而且还是扩大的生产,是世界上所没有的。显然,在世界市场已经分裂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已经开始缩小的时候,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生产的增长和减缩——一定还会存在。不过,这些国家生产的增长将在缩小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量将要减缩下去。

关于第七点。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苏联脱离资本主义体系之后开始的。这是总危机的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的各人民民主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之后,展开了总危机的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第一次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第二次危机,应该看作不是两次单独的、彼此隔离的危机,而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发展的两个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是否仅仅是政治危机或仅仅是经济危机呢?二者都不是。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同时也就很清楚,这种危机的基础,一方面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瓦解日益加剧,另一方面是脱离资本主义的国家——苏联、种花家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

约·斯大林   

1952年4月21日  


斯大林:答亚历山大·伊里奇·诺特京同志(1952.4.21)(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