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的水墨一些想法

这次的水墨创作计画,虽然还在进行中,但我还是简单说明一下。
之前做的模型系列告一段落(目前作品集编排中),很多人希望我能接着做怪兽模型,但因为做太多模型有点腻,加上家里也没地方放,所以决定接下来的作品采用绘画来表现,由于我本来就非常擅长绘画,几乎所有媒材都很熟练,不想重复做会的事情,所以特意挑选一个从来没玩的水墨来研究,也因此有了这系列的开端。
于是买了三本国画入门书回来看,也在网上找一些教学或是作品来学习,观察到一点关于水墨几种情况,例如很多作品好像是用水彩素描的逻辑,只是工具换成墨水毛笔(例如画家史国良),或是直接采用传统手法(各种皴法)和主题(花鸟山水...),进而承接传统形式上的美学(例如各种入门书),另一种比较特别一点,就是直接打掉重练,将水墨视为中国符号和媒介来试验(例如吴冠中),当然还有其他也很不错的类别,我只是以初学者的体会来简单说一下。
不过其实水墨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宋代水墨中那种神秘的气氛,特别是山水画,先前也稍微提到,那种气氛我也在日本的京都寺庙里面感受过,之前去过的正定古建筑也有感受到,神秘幽暗甚至有点阴郁莫名的恐惧感,我能想到最接近的辞汇是幽玄,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宋代水墨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日本禅宗和绘画,因此有着同样的气氛也不意外。
宋代当时的美学气质到达一个巅峰,但基本也定型或者更难突破,后来的水墨发展越来越多技巧,构图也越来越复杂,可能和社会风气或是形式化的套路有关,但这也是我有限的浏览作品的个人想法,而日本那边的以后的浮世绘流行,描绘主题的尺度也没有类似中国的山水,或许也是因为日本山比较高的也就富士山,比较没有山水体验,所以关心的对象慢慢比例缩小成日常生活街景的范围。
著名的溪山行旅图,有着明显的那样气氛,那种无法言喻的感觉,让我直觉的联想起克苏鲁神话,这两种不相干美学的共同处在于都源自潜意识中的反应,这也是超现实主义例如Giorgio de Chirico基理柯作品给人的体验。
于是我试图学习水墨,同时采用宋代的那种静谧美学,结合克苏鲁神话的效果,加上一些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来表达怪兽题材,而这也是我比较少看到水墨作品有在讨论中国传统水墨美学的部分,所以有了这些尝试,当然这系列还在进行中,基本计画是想把传统绘画的各类型题材(山水湖泊海洋花草虫.... 之类的)都引用来演绎怪兽一次。
发表第一个水墨作品之后也意外受到欢迎(上个系列巨人解剖学我也蛮意外的也是新手初玩),很多询问贩售的朋友,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所以我也认真地研究了一下装裱制作工艺,也是非常有趣的学问。
但在上架淘宝时,和之前巨人解剖学相比,有着不同感受,上次作品集比较像是同好分享作品,因此以印刷厂的报价直接作为定价,这次水墨我完全没有概念该怎么定价。
首先是大幅的复制画,严格说起来,我在这系列想传递的是宋代水墨的美学,在制作工艺上从大幅扫图、校色、输出、到装订,都采用非常严谨的作法,甚至觉得那都是这系列作品概念的一部分,也因此我订了一个非一般装饰复制画的价格。
另外小幅作品的部分,目前主要是以小龙虾的原稿为主,我也对这定价没概念,淘宝上一些技术不错但题材无聊的水墨原稿也大多几百元,这让我有点困惑,我不知道那几百元的价格是怎么出来的,后来我直接去大众点评,找了一下炭烤波士顿大龙虾,大概一只三百多的价格,我想我这个是艺术品真迹,至少要比炭烤龙虾贵一点,所以画面里的虾一只四百,三只就1200吧,而且炭烤龙虾吃完变成屎,我这个还可以挂墙上,应该是划算的东西..........
会有这样任性的决定,其实要说到自己的状态。
我念的是建筑,以前是写前端互动及装置的互动设计师(firexit design),也是作家/插画/艺术家/业余摔角手,最后去广告公司当资深创意总监,去了广告公司之后虽然服务的客户也还蛮有趣的(上海乐高)但内心深处一直想创作,虽然上班时还是偶尔有小型速写发表展出,但实在无法满足创作欲,所以去年底离职,专心做自己的东西,先是arduino制作特雷门琴,才有后来碰巧做模型以及现在的水墨。
也因此,我这一年就打算要过那种不被任何事情干扰,能全然投入创作的状态,没有商业行为,没有业主,不需要妥协,唯一标准就是我自己的艺术家生活,也所以淘宝上面的东西我也直接不考虑其他条件例如是否符合受众消费习惯之类的,全部都是我的作品的一部分。
在这边稍微简单说明一下,希望大家体谅,我也顺便建个QQ群,欢迎同好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