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线无战事

2022-10-28 15:06 作者:xyyzz的点点滴滴  | 我要投稿

西线无战事


基本信息

  • 作者 :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 出版商 :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 :9787532178377

简介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个人小记

敌人是谁呢?

这是一本,相当真实的记录战争的小说吧。主角保罗·博伊默是个幸运的家伙。讲述了自己参加的战争。他遇到了各形各色的人,各形各色的事。他不是指控,也不是冒险。他只是以一个普通的士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个士兵的视角,冷静清晰的描写了他眼中的战争。

这本书的文字,是很朴素的,没有太多的引用,没有讲道理,只是在实事求是的描述一件事。

整本书又是意义深刻的。这本书,没有一个人活了下来,战争,就是这样。

一个主题,始终贯穿着全书,我们为什么要参与这种,惨绝人寰,不忍直视的罪恶活动呢。战争,就是这样。

敌人是谁呢?

对于一个士兵来说,本来的自己,只是一个拥有着各自职业,拥有着自己学业的普通人。但是战争的洪流,裹挟着普通人。书中描写了一个学生,约瑟夫·贝姆不愿参加战争,但没选择的权利,不想参与战争,在舆论环境下,会名声扫地,没有人能真正的置身事外,甚至自己的父母,也会对这样的行为,说出胆小鬼,没有人能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但是,好像没有办法,逃避这种,不想要的战争。战争,就是这样。出发时,还是闷闷不乐或是心情不错的士兵,但是当来到前线,就都变成了人形兽。

真正的战争,应该有的样子,我觉得书里举了一个很合理的例子。宣战应该是一种民族节日,就像斗牛比赛一样两国的部长和将军,穿着泳裤出现在竞技场,首次短棒,相互搏斗,留到最后的那一方所代表的国家获胜。这比我们合群错误的人在这里打仗,要简单的多。

人们最厉害的大脑,聚在一起,研发武器,挑起战争,就像杀虱子一样,一只只的杀属实是费力,但是把虱子一股脑放进一个小小的平底锅里,固定在一只快烧完的蜡烛上,随着噼里啪啦的断裂声,虱子就被解决干净了,二战就是如此了,如今,更不能想象了吧。人是强大的,人类的武器是无与伦比的,但人类又是弱小的,人不能抵御自己的同类用相同的武器,对自己造成伤害。

书中的人们,都在幻想着,战争结束后的日子,并且迷茫不已,不知道除了战争,还能做什么,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如何还能面对教科书的安详与欺骗呢。

私下的士兵呢,其实是充满人情味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坏心眼,他们去偷隔壁团的鹅,他们去偷粮库中的事物,在俘虏营的敌人们,比农田的农民还友善,为什么要与他们,作战呢,他们也是,很普通的人呀。

我们对对手,一无所知,素未相识,他们没有对我们无情,没有对我们不好,但是,一道命令让这么些沉默的声音,变成了我们的敌人,一道命令,又可以让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不知道那张桌子上的几份文件被签署,他就成了我们数年来的最高目标。这就是伟大且无与伦比的事情吗。

身处背后的人,总是简单的估计自己想要的东西,简单的一句攻下哪哪,我们能得到什么,能获得更好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战争的源头吧。

双方,都是想保卫自己的国家,战争双方,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的教授,牧师以及报纸都宣布,只有我们是正确的,希望事实如此,但是在对面的人眼中,只有他们也才是对的

一定有,可以利用战争的人。

所有的当权者,都需要一场战争,成名之战,把自己包装成救世主,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哪有什么英雄主义,哪有什么无私,战争将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真正的无私,或者说被迫无私的,是那些劳苦的军人。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却是给所谓的将领增加功绩的垫脚石。甚至衍生出,个人崇拜主义这种,独裁。

战争就是这样。

那么,敌人是谁呢,敌人是谁呢?好好活下去吧。这本书一定要看看,对于战争的惨烈,电影是拍不出皮毛的,但是书本,可以。


西线无战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