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关键要“助村”
驻村意味着责任、担当。面对当前新形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始终坚持以热爱基层、融入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解决群众所思、所急、所盼,驻村不仅仅做到“吃住在村”,更要驻村和“助村”,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建力一支有眼界、有能力、有担当的驻村人才队伍,为驻村帮扶提供有力保障,让驻村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村干部”。
驻村助推组织建设。驻村工作队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共同的选择,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强基层党组织,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党务工作者需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基层党建办要以“三会一课”为抓手,落实落细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工作,加强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学习,凝聚磅礴力量,发挥基层党员先锋作用,建强一线党组织战斗堡垒。任何时候都要紧密联系群众,通过深入调研摸排,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驻村助兴产业发展。要切实开展驻村工作,深入贴近群众生活,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干部驻村不仅吃住在村,还要“心入”“助”力一线,先“带头”后“带领”,要把驻村变为实实在在的“助村”。在防返贫监测的同时探索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探索优势产业,打造产业特色品牌。下派干部要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奶牛养殖场、菜籽油等,驻村干部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结合村镇实际,谋划全年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多构思增收富民的好路子,为群众排忧解难,助推农产品牌“走得通、走得实、走得远”,让百姓的钱袋子更加鼓起来。
驻村助力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持续性、长期性工作,深入基层的干部要坚持探索、认真研究、积累经验,助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要着力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国“两会”、“三大节日”及三月维稳安保工作等,做到“早发现、早反应、早解决”,切实推动民族团结和乡风文明建设。要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建立村规民约,动员群众共治共管,让基层治理成果更加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