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颜值学姐:耶鲁和CMU,我该选谁?

2023-05-24 17:22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个人背景: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申请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Toefl: 108 (S24)

GRE: 157+170+3.0

一段字节半年研发实习,一段实验室开发经历


录取情况:

Yale MSCS,

CMU MSIN,

CMU SESV,

CMU MITS,

UCSD CS75,

Brown Scm CS,

Duke ECE Meng,

NYU Tandon MSCS



留学念头

本人其实在高中时就想要出国,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出去,于是决定推迟到研究生阶段出国。因此我准备出国是很早的,在高考完后就学了托福并且大一上就考了一次托福(现在看来,当时考GRE会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因为托福分用不了)。我家长对我出国申请比较重视,于是大一上就给我报名了世毕盟的半包项目。

我被分配到了S老师作为我的培训师,S老师是一个非常温柔、有耐心的人,从大一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到大四。在这期间一直她给我做各种针对申请的规划(虽然我也没有完全按照这些规划来0.0)。她经常在各种时间节点push我做相应的事情,比如考语言、找实验室、找实习、选校、写文书、交网申等等。S老师确实对我的申请起了很大的帮助。不仅是学业上的,更是心理/陪伴上的,可以说是我申请路上亦师亦友的战友了。



方向选择

虽然我决定出国很早,但是我对于自己的专业一直比较迷茫。后来随着专业课的逐渐学习,我了解到CS主要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做科研申请研究型硕士/博士,一条是做实习申请就业型硕士。因为我是软工专业的,开发经验还算有一些,而科研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在大三上时就定了走就业型硕士申请的路。对于硕士申请来说,维持一个尽可能高的GPA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大家要多花时间在专业课上,认真备考,争取拿一个比较高的GPA。除此之外,实习经历也会很加分,于是我在大三的寒假就开始着手准备找实习。当时刷了很多道leetcode,背了八股文,准备了项目。经过几场面试,最终拿到了字节移动端开发的实习offer。



申请经验

后来从大三的5月份开始一直实习到了大学毕业。这段实习成了我申请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实际的工程项目使我的代码能力逐渐增强,同事间无微不至的帮助使我能顺畅地解决技术难题。这段经历让我渐渐对技术产生了兴趣。我的文书、CV里很大的篇幅都在写这段长实习,比如我如何对掌握公司的工作流,怎么学会维护一个大型软件,是怎么在工作中对软件开发产生兴趣的,以及怎么因此定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未来规划。

在实习期间我一边上学校的课、一边备考语言,后期还叠加了申请学校的工作。这种多线程的模式极大地锻炼了我的Multi-task能力。特别是对于字节的工作时长来说,还是比较忙碌的,同时也很充实。后来拿到录取后跟一些这几届offer相似的人聊天,发现很多人都有过tiktok/bytedance的长/短实习,说明美国这边还是很认字节的经历的(比较solid)。

在语言考试这部分我其实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大三刚开始时考了托福,在大三的暑假一边实习一边考了GRE,两次都是还可以的分数。因为我了解到其实语言分数够用就行了,没有必要刷的太高。GRE的话,可能就是yale的MSCS对它要求比较高,但是我327+3.0也申到了。所以不必太纠结语言分数,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去刷分(不像美本申请)。

接下来,很快就到了申请季。首先来谈谈选校,我申请季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彩票校申少了,我们今年stanford EE突然大扩招,之前没几个人大陆录取的项目突然录了几十个人。甚至还有被一些我ad的项目拒绝,但是被stanford EE录取的dp。我当时觉得斯坦福肯定申不上,所以根本没有想着去申,打开了MS&E的申请页面也没有填网申。现在看来真的非常后悔,哪怕有不到10%的概率也应该去尝试一下。大家如果有想去的彩票项目一定要大胆申!!说不定它到你这一届就扩招了呢。说到扩招,今年有不少项目又大大缩招,使得bar一下提升了不少。所以说,每个项目每一年的bar都会有所变化,保险起见还是要分梯度多申,一定不要给自己留下后悔的根源。

推荐信的话,就是要厚着脸皮去找老师/实习上司去要。一般老师都会愿意给,如果碰到原先说的好好的,后来不理人了的老师(which is quite common),可以不用犹豫,直接换个老师要推荐信。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换了个老师之后就顺利了很多。

关于文书,作为一个前chat-gpt时代的申请者,可能我的经验对后人已经不太适用了(笑)。我当时是自己写完之后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mentor(CMU计算机硕士毕业)对齐了几次,修改了若干遍后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文书版本。之后再把这份文书根据具体的项目/学校做一些更改和调整。



总结展望

总的来说,申请还是一场不轻松的马拉松,你三年半的努力都会体现在最终的结果上。申请季结束之后,我回望这四年的经历,还是觉得有很多可以提高/改变的地方。最后,感谢S老师和世毕盟在这三年多的陪伴和指导。希望自己能够从容面对未来学业&工作&生活上的挑战。希望学弟学妹们尽力而为,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申请季,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高颜值学姐:耶鲁和CMU,我该选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