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航空硬核实力 | 中国(西安)国际航空材料及装备制造展览会将落地西安

2023年10月中国(西安)国际航空材料及制造装备展览会将落地西安航空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西安的航空产业总量、航空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配套资源实力等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各项政策与资源实力的综合赋能下,西安航空产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政策引领丨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建设航空强国”。陕西省和西安市也陆续出台相关地方性激励政策,助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总体规划,陕西围绕航空等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全力保障在陕航空重点企业的良性发展。西安市也多次明确提出,把航空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持续发力。下一步,将继续协同发展,深入发掘航空资源禀赋,把产业空间转化为生产力,以量的合理增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区位优势凸显丨打造开放新门户
陕西具有辐射西北乃至全国的先天区位优势,交通四通八达。面向国内,陕西承东启西,链接南北;面向国际,西安是中国离欧亚大陆中心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北半球具备了强大的航空区位优势。2013年,国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形成了全新的开放格局。利用区位优势,致力于将陕西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形成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近年来,国家的基础设施飞速发展,陕西的铁路网逐步完善,地位越来越高。加之航空时代的助力,国家大环境的带动,使得陕西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得以快速运转,陕西的大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科教资源富集丨科创实力强劲
陕西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以及全国独有的飞机设计研发、整机制造、部件加工、试飞鉴定、教育培训、会展旅游等航空全产业链,聚集企业超1300家,各类科研机构460余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多家,航空配套能力、研制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大等对口高等院校每年输送两万余名应用型航空技能人才,为企业赋能。2023年1月,西安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第4个“双中心”城市的获批,进一步展示了西安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西安“科创之城”的硬核底色。

行业翘楚聚集丨产业配套完善
西安作为军工重镇,也是我国大中型飞机设计、研发、试飞、生产的重要基地,具有一批独占性的航空产业资源,并拥有多个航空领域的翘楚:西飞公司——国家一级飞机制造企业,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基地。一飞院——我国目前唯一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民用飞机、运输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院。试飞院——我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强度所——我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与验证中心。

产城协同联动丨产业集群式发展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倡导航空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了6个航空产业发展聚集区,且各具优势特色,为陕西航空产业形成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拥有陕西唯一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陕西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承载区。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陕西省航空产业“两基地三园区”的两个飞机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宝鸡航空安全装备产业园——曾研制出第一个航空陀螺仪表、第一套导弹自动驾驶仪、第一套航空航姿导航系统和第一套航空飞行指引系统。渭南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一基地四园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作为中国(西安)国际航空材料及装备制造展览会的举办地,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再次系统展示我国航空领域的硬核实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及蓬勃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