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民俗文化,传递红色圣火,做好文化扶贫,建设美丽家乡
为响应国家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弘扬家乡文化,同时推进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曲阜师范大学扶智实践队寒假期间在各地实地走访,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进行“文化扶贫”专项活动,积极探索家乡文化脉络,利用家乡文化探寻脱贫出路。

1月16日,我们一组实践队员走访了位于马家埠村的一所民俗博物馆。这所博物馆建成于2015年,是在元末明初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丁家庙”为主扩建而成,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卯榫连接,具有鲜明的元朝建筑风格,辅以青砖灰瓦,红门斗彩,以其古朴不失典雅,安静不失雄伟的气质。

展品主要集中在清朝中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共有文物厅、车展厅、生活起居厅、农耕厅、戏剧厅、生活器具厅、纺织厅、历史文化厅、家训厅九个展厅及一个室外体验区。

实践队成员除了参观博物馆展品之外,还积极投身于实践,亲身体验旧时的劳动生产方式,感受祖辈们生产生活的艰辛,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队员们又来到了红色纪念馆,这里设有伟人风采展厅,党的发展厅,文化长廊厅,泰西历史厅,以及马家埠本地红色文化展厅。积极发扬红色革命精神,特别是家乡的红色文化,更有助于我们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建设。

事后我们还采访了马家埠社区的工作人员,询问了该博物馆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其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本地文化脱贫的看法,通过对当地人生活的了解,我们也更加了解文化脱贫的意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指导,积极的利用当地的文化实现脱贫致富,是实现长久富裕生活的有效方式,也是党和国家的迫切期望。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队员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文化扶贫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认知,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脱贫攻坚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同时更有信心完成建设美丽家乡的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