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第4课时)(新教材新授课)

光合作用(第四课时)



一个叶肉细胞既有叶绿体又有线粒体。
1.先讨论氧气的情况:
1)晚上没有光的情况:它就要从外面吸收氧气,用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外界(首先到细胞间隙,然后通过气孔释放到外界中去)
2)白天有光的情况: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个氧气优先被呼吸利用。
①光很弱的时候,产生氧气少,不够呼吸利用,那依然可以通过气孔从外界获得一部分氧气。(氧气先通过气孔进入到细胞间隙,再进入到叶肉细胞)
②光比较强的时候,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呼吸作用用不完,多余的就可以释放到叶肉细胞间隙,并通过气孔释放到环境当中去
2.说一下二氧化碳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可以产生二氧化碳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优先被叶绿体利用
①光比较弱,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是很少的,也有可能呼吸产生的光合作用都用不完,多余的可以释放到环境中去
②光比较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够用,就可以通过外界来补充二氧化碳

因为整个植物里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叶肉细胞,但植物所有的活细胞都是要进行细胞呼吸的


答案:




呼吸速率可以直接测量:在黑暗中用装置直接测出
光照条件下直接测出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是计算出来的

答案:


(来自弹幕:光补偿点等于呼吸速率等于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
因为光照时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有机物产生之后,还会因为呼吸作用而消耗。
暗处理后相当于呼吸速率光照后相当于总得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

答案:

CO2缓冲液能够让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

↑右边是对照组(植物死亡)
把右边的装置放一段时间,
①液滴不动,就说明不存在除植物之外的,可以使容器中氧气发生变化的因素。那这样左边的液滴的移动就可以确定是氧气的变化。
②液滴左移或右移了,意味着存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除绿色植物之外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会导致氧气发生变化。

答案:




答案:

没光测呼吸,有光测净光合。

答案:





答案:




答案:

液滴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光合=呼吸。
把图倒过来:



左图时间是一天,右图时间是两天。

框起来那个是晴天。





阳生植物生活在光比较强的环境中。
阴生植物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太强对其不利。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就是光饱和点。
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比阴生植物大,光补偿点也比阴生植物大。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