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吹毛求疵】2023年SATA固态推荐,为啥更建议换新平台?SATA固态还有出路吗?

2023-10-02 01:02 作者:MayRainWay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好,我是RainWay。

 

前面我们聊了三期关于SATA固态的内容,当时也说了,其实是不太推荐再给老平台升级的,太折腾,成本上划不来!


所以这期我打算做个汇总,再分析一下!那如果你看过了我之前的内容,其实说实话,这期的很多观点,我在之前的内容中,或多或少都讲过,所以说,我们这期更多的是重复和总结。

 

那么换句话说,就是劝退你那颗躁动不安想要折腾的心,给你泼盆冷水,真的是不要再折腾老平台了,能换尽量换!12代酷睿和5000系锐龙性价比都很高,为什么非得守着老平台不放呢?

当然,这肯定也会得罪很多卖老平台或者卖SATA固态的商家。对此,我没什么好说的,已经习惯了,因为我发现,就算是做个简简单单的固态测评,评论区都能撕起来,或者是各种找茬的,这就很难绷!

 

好吧,总之闲话少说,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之前聊过的三款SATA固态吧!

 

第一款是杂牌飞利浦的,缓外写入0MB/S,电子垃圾的称号没有任何争议;


第二款是铠侠的TC10,缓外写入70MB/S,勉强能用;


第三款是光威悍将,缓外写入170MB/S,还不错,但很可惜它是一块儿2019的产品,测试数据对目前新批次的产品而言,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所以这就是我们第一个观点,你买不到好的SATA固态!因为整个SATA固态市场萎靡不振,作为即将淘汰的产品,即便是铠侠这种大厂出品的固态,也很垃圾!就说是,你大概率买不到好固态,同时,你能搜索到的SATA固态产品的测评,基本上也都是许多年前的存货,对于新批次产品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对了,我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我这里的缓外实际写入测试是同盘写入,而不是从别的硬盘复制,这其实是我们基于操作系统的工作逻辑得出的结论!因为同一时刻,操作系统不可能只对系统盘进行读取或者只进行写入,读写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只有同盘写入测试才有参考价值,而且我也不可能每期都去讲这个东西。



再一个就是温度,为什么没有用AIDA64?一个是我对温度不太上心,我懒,它还没到我的警戒线;再一个就是,能故意问出这种问题的,你即便用了AIDA64测,那么下次,再来个这种人,他肯定又唧唧歪歪说你没用温枪测温度!等你用温枪测了,又该bb着说测试环境有问题了!说白了这种人就是故意找茬的!


还有,Up主是能看出来评论区是不是他粉丝的,我看那评论都觉得离谱,什么求up测测某款型号什么的,这种言论一大堆,你点进去一看,好家伙,是个路人,根本就没关注你,那这种评论可信吗?


别说路人了,就我这个数量级的up主,都tm有黑粉,咬着我不放!你说人生苦短,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上不好吗?比如读本书、学点新东西,提升一下自己。总不能当喷子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吧?那也太寒碜[hán chěn]了!

 

你说你听了一个路人的,花钱测了,结果他把你忽悠瘸了,他没关注你,他也就不可能再去看你后续的测评视频,也就是说相当你自己本来不打算花钱买的东西,最后却花钱买了,给别的厂商免费做了一波宣发,所以这种评论有很大概率的是某些厂商的水军,我见过不止一次了!

 

其实就连我们接商单,部分甲方也存在一些买量的操作,比如刷播放量刷评论、投币点赞什么的,本质上就和网购平台刷单、刷评论差不多。这个东西说实话,如果你不认真去辨别的话,很容易就被带歪了。因为有些人根本就不会看内容,而是直奔评论区,所以评论区如果有人恶意带歪风向的话,你做的内容很可能就直接死掉了,有个典故叫“三人成虎”,还有个近义词叫“众口铄金”,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当然我也不否认,买量确实管用,我们就拿B站这个平台来举例吧,它的推送机制和投币点赞收藏的数量挂钩,如果投币点赞收藏的数量上去了,哪怕是买量刷的,也能推送给更多人,与之对应的稿件也就活过来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总之互联网上,操纵舆论的行为很常见!

 

而且我也不是第一次被商家或者是自媒体同行、厂家公关围剿, 遭受网络暴力的事,我是相当有经验。

 

就比如有些不走程序,直接搞人身攻击的,说什么,你的测评没有意义,我都买过,没什么好看的!那您倒是把测试数据分享一下啊,给大家避避雷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创造价值就算了,还要对创造价值的人冷嘲热讽,进行攻击和抹黑,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我可以理解这种人的心态,但我绝对不会尊重他!这种人也就敢在网上这么嚣张,毕竟没什么违法成本,放现实里早不知道被打多少顿了。

 

还有说什么视频没字幕的,我寻思着我每期上传的外挂字幕什么时候成平台自动生成的了?它AI真要有这个水平,我tm做梦都能笑醒!

 

当UP主是真的不缺乐子,在评论区见到逆天言论一天比一天多,我tm是真无语,直接把我给气笑了!一方面是评论区被人喷,一方面是粉丝数量蹭蹭蹭的往上涨,如果你是Up主,你是信数据还是信评论?

 

攻击你的人是不可能给你刷粉丝量的,除非他有毛病!他整天巴不得你死,他怎么可能给你刷粉丝量呢?唯独粉丝量这个东西,是甲方和黑子都不愿意碰的!甲方如果给你刷粉丝量,那他以后再找你合作,他要多掏钱,赔钱的买卖他可不会干!黑子如果给你刷粉丝量,这就直接等于资敌行为!

 

那么作为up主,我就是喜欢那种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当然,粉丝量这个东西,其实自己可以花钱买hhhh

 

好啦,那么第二个观点,老平台的性能不够用!你即使给老平台换上了新固态,它的性能也不够用!因为太老了,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很快的,老平台的CPU性能存在瓶颈,高负载下的表现非常差,它该卡还是得卡!



第三点,太折腾!有人说SATA固态既然这么烂,我买M.2的行不行?行,当然行!但是抛开CPU性能瓶颈不谈!仅仅是M.2接口就能把你难住!



老平台它是没有M.2接口的,你只能另想办法!比如说买个PCIe转M.2硬盘拓展卡,好,这下能装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它识别不了!PCIe连接速度也不行!



因为很多老主板的BIOS,不支持系统从PCIe启动,比如识别不到PCIe硬盘、不支持NVMe协议,也不支持UEFI启动等等,所以要编辑BIOS,添加驱动;或者是另辟蹊径,学黑苹果的思路,加个引导盘;再不然就是买个M.2硬盘盒当U盘用,把系统装这个U盘里,从U盘启动,但是这样多少就有点儿脱裤子放屁了!(会这么多骚操作的绝对是个聪明人,不会缺钱的,那干嘛还去折腾老平台?)



还有就是那个转接卡,质量参差不齐,烧M.2固态的案例可不少!

图片来自互联网



所以对老平台升级而言,SATA固态仍然是首选,因为它不折腾,即插即用。

 

反正我的观点是,折腾老平台没太大意义!你折腾一大堆,给老平台花完钱,提升也没多少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压根划不来!最省钱的方案其实就是一步到位,直接装个新平台!

 

那总有些特殊情况,只能用SATA固态!就比如给别人的老电脑升级,人家不打算换平台!所以能买的、不容易踩坑的SATA固态型号还有哪些?

 

除了我们之前测试的铠侠TC10勉强过关,你还可以选择三星的870EVO,

英睿达的MX500。

或者说你想支持国产,也可以考虑下致钛最近的新品——SC001 XT。

这三款是目前比较靠谱的,一般不会出问题。再或者想要个便宜大碗的,那三星的870QVO也勉强能考虑考虑,这个和铠侠的TC10基本上就一个水平。

(非金属外壳的SATA固态我没有进行推荐)


但我还是那句话,推荐归推荐,这是没办法的选择,无奈之举!如果你是给自己用,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尽量换支持M.2固态的新平台!

我们前面推荐到的那几款SATA固态,放在当今的M.2固态市场,其实都可以简单粗暴的归为电子垃圾!SATA固态它就是个夕阳市场,快退市的产品你还指望能有人肯好好做?根本就没厂商去内卷,没给你偷工减料那都算厂家良心!

 

那说了这么多,SATA固态的出路在哪儿?到底还有没有出路?有是有,但是前景并不明朗!

 

其实对于我们国内而言,再去研究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且也实现不了弯道超车!因为机械硬盘它本就是个落后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不会再有大突破,即使入局也没啥用,所以只有固态硬盘这一条路子可以走。

 

如果说未来,发挥下SATA固态的空间优势,并且把价格打下来,当然也不需要太低,只要同容量价格持平机械硬盘,那SATA固态活出第二春倒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我个人对SATA固态还是持悲观态度,因为到时候,说不定会有新的产品出现,毕竟是未来嘛,谁也不好说!但是消费级市场,我觉得SATA固态可以试试,赌一把,抢一下被机械硬盘垄断的NAS存储,这是唯一的机会!

 

OK,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我是RainWay,我们有缘下期再见~!


【吹毛求疵】2023年SATA固态推荐,为啥更建议换新平台?SATA固态还有出路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