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见闻】Day1 漫漫长路
3月14日,接到了关于出发的通知,当天下午搭火车从青岛去到日照,领到了自己和同行人的护照(已经贴好签证)。除了护照,书包里还被塞了一瓶酒和两条烟让我帮忙带过去——显然就算长期在外工作,也不见得能适应当地的烟和酒的味道。索性我不会抽烟,烈酒也止于浅尝,因而不需要为了在国外的“口粮”发愁。
晚上匆匆赶回青岛,途中买好了15号白天去往北京的车票,来赶晚上11点半的航班。这一班高铁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从青岛站出发,途径青岛北站、济南东站便直接奔向北京。行驶期间,邻座的大叔决定升到商务舱,于是我霸占了两个座位,舒服地到达北京——目前为止的一切都和过往的出行经历大差不差,不过这也就说明,我所熟知的旅途到此为止了。
从北京南站去往首都国际机场,我负重过多,自知坐地铁会比较辛苦,于是选择了乘坐机场大巴,五点半发车,差不多七点到了T2航站楼,和安排一起出发的同事汇合。同事姓李,我干脆叫他“李工”。排队办理行李托运的过程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他的脑袋顶上锃亮,面容显得有些雍容,我在心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板”。
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过了海关的安检以后进了免税店,李工大买特买进账了20条香烟,打算省着点抽,一直抽到2年合同期满回国。老板则挥斥方遒一样购入名酒,我没买什么东西,最后帮老板提了两盒酒水。
没过几时,传来了航班延误的消息,我们一直等到凌晨一点半才起飞,比原计划足足晚了两个小时。

飞机的经济舱也没什么好说的,人又多又挤,又因为是晚上,窗外也没什么好看的景色。飞机完成爬升之后,乘务员开始推着小车分发饮料。
整个飞机上的乘务员有四人,分成两组沿着两个过道行动。靠近我所在位置的一组看上去年龄都不小了,正面对着我的是一位头发几乎全白的大伯,他面孔上的褶皱很深,但依旧精神矍铄,上半身是深色马甲套着白衬衫,活像工作了近乎一辈子的老管家。另一位是个大姐,看肤色应该是乌兹别克族人,她身材发福、眼眶很深,头发高高地束起来,和大伯一起推着小车来到了我这边。
我看了看小车上面,有矿泉水、可乐、两种果汁以及一款红酒,李工开玩笑说要喝一杯红酒好入睡,但最后没有选。
“Orange juice,please。”我这样说道,领到了大半杯橙汁,虽然看包装完全是当地的产品,但口感和我在国内喝到的几乎一样,我有点后悔,不如喝点别的。
发完这一轮之后,乘务又推着小车开始分发套餐。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我在机场大厅里吃了一块面包,到了夜里两点多,总归是有些饿了。我眼巴巴地盯着推车,终于到了我这边。
“beef or chicken?”大伯问我。
“beef,plz。”
于是他给了我一个锡纸做的热腾腾的饭盒,以及一套塑封的食物。开始吃东西后,我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此前就在这里工作的朋友说当地人普遍发胖——很容易就看到他们的食物热量非常高。套装里有一块全麦面包,干啃的话比较乏味,但调味品里有一块乳酪可以涂抹在上面。另一款面食我没见过,拿起来咬了一口,发现是羊肉馅的烤包子,这玩意如果是刚出炉的应该会更香,我心想。
套餐里还有一个用类似蛋挞皮盛起来的炒花生,花生外面裹了整整一层白糖,比许多常见的点心都要甜。我把套餐内的东西尽快吃完,趁热打开了锡纸饭盒,是洋葱土豆炖牛肉盖饭,这一个比较合我的胃口。
乘客们差不多吃完以后,乘务员专门跑了两圈收走垃圾,然后发了一杯茶水一样的饮料。之所以不叫它茶水,是因为它除了颜色像是茶水以外,完全没有什么味道,就当是热水一样喝完了。
之后机舱内关灯,乘客们陆续开始睡觉,一半中国人一半外国人的空间内鼾声此起彼伏。我没怎么睡着,因为我的体格很难适应这略显狭小的空间,闭着眼睛假寐扛了几个小时,差不多到了六点钟,我终于要睡着的时候,飞机里响起音乐,乘务员们又发了一轮矿泉水。
在乌兹别克语和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播音(只能听懂一句ladies and gentlemen)中,我打开了面前的屏幕看3D地图,不禁感叹一句中国的国土面积确实足够大——飞机从一点半飞到六点多钟,终于穿过北京、内蒙古、新疆一线,来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领空。和旁边的李工闲聊了一小会儿后继续休息,北京时间七点十五左右我们降落在了塔什干机场。
下飞机、乘坐机场大巴、过安检、领托运的行李,这一切结束时基本已经来到了当地时间七点前后,我们两人和“老板”分道扬镳,不多时,真正的老板来到机场接我们,送我们两位到订好的酒店暂且休息。
房间是早就订好的,飞机是不幸晚点的,休息时间是被迫缩水的。这是一家中国人开的酒店,早饭也在使用当地原料的前提下尽量复刻了国内的菜式,不过本地的熏香肠味道不错,我多吃了一些才回去休息。
房间是个三人间,此前从哈萨克斯坦过来的另一位同事已经住了一晚,他姓向,我们喊他向师傅,他的头顶已经开始脱发变成地中海形状,常年风吹日晒使面庞变成了深红色,我们简单聊了几句,他继续休息,我和李工轮流进浴室,把一白天的热汗和熬了一宿的虚汗冲掉,钻进被窝睡到了十点来钟。
乌兹别克斯坦之行,漫长的第一天,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