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间】《虫师》漫画作者漆原友纪访谈(2006年)

翻译自2006年《蟲師 Official Book》中对漆原友纪的访谈部分,其中谈到了一些作品的设定、创作相关的内容,在网上暂时好像没搜到翻译,就试着翻译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小伙伴们进一步了解这部作品以及其作者漆原友纪。
(不会日语,所以用的是机翻+机读修正的方式来翻译,可能会有弄错的地方,还望谅解......)

Q1:『蟲師』这一构想产生的契机是什么?其中有什么暗含的意思么?
漆原友纪:说起想到『蟲』这类东西的话,在字典里查「虫」这个词的时候,写着“人类、鸟类、鱼类和贝类以外的动物”,我觉得“以外”这个粗略的概括也很不错呀,这样的话,妖怪呀其他的什么呀都可以说成是虫,我想这就是这一构想产生的契机吧。
Q2:『蟲師』的时代设定大概是在哪个时候呢?
漆原友纪:因为想以“不知何时何地的故事”这种方式来看待,所以没有特定的时代和地点。因为与现代不太远也不太近,所以想以“持续着闭关锁国的日本”、“江户和明治之间的另一个时代”这样的感觉,由此来开始绘画。最近来看的话,好像更有前者的感觉呢。
Q3:『蟲』这种异形的生命,是纯粹作为漫画的素材来考虑呢?还是说从小的时候就考虑过相似的事情呢?
漆原友纪:是作为漫画的素材这样。
Q4:在单行本的附录漫画中,出现了“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到的”这样的话。此类的情况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影响?
漆原友纪:从奶奶那里听说以前的故事,已经是长大后的事情了。小时候没太有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很想问。但是,觉得影响还是很大,我想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使我能够能切身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奇妙的事。
Q5:至今为止描绘的故事中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请告诉我理由。
漆原友纪:是《沉睡之山》吧(译注:即漫画第6章,动画第一季11话,且“至今为止”指当时的06年)。我喜欢这一个故事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了虫的现象、人与虫的关系等内容。
Q6:相反,最辛苦的事情是什么呢?请告诉我同样的理由。
漆原友纪:是《眇之魚》(译注:即漫画第15章,动画第一季12话)。这是我第一次决定结局,我记得创作到那里很辛苦,但相应的,也是一件值得回想的事。
(可能翻译的不对,这是原文,学过日语的同学帮看下:ラストが決まっている話というのが初めてで、そこへ持っていくのに苦労した覚えがあリます。ですが、その分、思い入れはある話です。)
Q7:每次故事的制作,是先考虑「蟲」的性质和现象?还是要配合故事来设计「蟲」呢?
漆原友纪:几乎没有最先从虫开始考虑的。大多数故事的创作,都是有想描绘的场景,而后考虑与之相应虫。
Q8:「蟲」的名字怎么决定呢?如果能一边举例一边说明的话就太好了。
漆原友纪:名字大多是取自“看上去”的样子。就像实际的动物名字,也有许多是学者随意取的,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根据这样的节奏,模仿叫做「根曲がり竹」的竹子,就有了「間借り竹」这样的名字。(起名字的过程)实际上并没有过于认真的考虑。
Q9:对于连形态都很模糊的「蟲」,要画出来会很辛苦吧。如果有什么不为人知趣事的或者插曲的话请告诉我。
漆原友纪:只是从自己的头脑中的印象考虑出来的话,无论怎样都只能是些常识性的造型,所以就边看微生物、水母、深海鱼、古代生物等图鉴边思考。在大自然的造型物中,总有一些出奇的东西,“啊,原来什么样的都可以呀”,这样想着头脑也就变得舒展了。

Q10:至今为止登场的登场人物中,最令人难忘的是谁?
漆原友纪:虽然不是最令人难忘,但描绘地很有趣的是化野老师。
Q11: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的虫师登场,他们有组织、戒律规则之类的东西吗?
漆原友纪:除了药袋一族外,还没有考虑其他的这类组织。规则也好,光酒的加工之类,虽然有这些隐藏的东西,但也没有约束管制的样子。
Q12:银古不怎么把感情表现出来,(现实中)存在原型的人物吗?
漆原友纪:虽然没有,但最终,我想还是在其中投影了我的价值观。
Q13:今后可能再次登场的人物有哪些呢?
漆原友纪:大概淡幽、ィサザ(译注:即动画第一季26话《踏草之声》出场光脉变动等情报一行中的孩子,B站动画译为伊佐佐)、化野等人会比较容易再出现吧……
Q14:「しら」(译注:森罗,1集《绿之座》)、「スイ」「ビキ」(翠、弥树,2集《睑之光》)、「厶ジカ」(无路华,11集《沉睡之山》)——这类登场人物的名字很有个性,有什么讲究吗?
漆原友纪:(这些名字)听起来的感觉让人很喜欢。而且我觉得也不是太过于日本化(现实中)的样子。
Q15:「蟲師」的舞台大部分是野山、寒村、小渔村等,比起都市你会更喜欢乡村吗?
漆原友纪:喜欢呀。当我去都市时,那时候总会感觉挺累(笑)。(译注:前面的括号笑是原文自带的……)
Q16:作品中出现的风景,是参考什么来描绘的呢?
漆原友纪:倒是并没有特别去参考些什么。一边回想着至今为止看到的山林风景,然后一边去画。
Q17:漆原桑有种不是在喧闹的街道上,而是在自然丰富的山村里出生成长的印象。实际上是怎么样呢?
漆原友纪:出生的是地方城市的工厂旁的小区,成长的地方也是新兴住宅区。但附近的海和山还是保持着自然状态,稻田和田地也很多,当时我也很喜欢在这些地方玩。
Q18:(漆原桑)是对昆虫和花草感兴趣的孩子吗?
漆原友纪:我养过很多昆虫。蟋蟀、金琵琶、锹形虫、螳螂、凤蝶等……。特别喜欢的是蜗牛,记得放学回家的路上,把粘在路边排水沟里的蜗牛带回家。看到这只透明的蜗牛从卵中孵化出来,我反而被感动了。
Q19:第3卷的附录漫画中,出现了古老的实验仪器的故事。比起最新的电脑和高性能机器,你是更喜欢旧、灰尘多东西的类型吗?
漆原友纪:电脑在使用,但不知为何总是坏。买了手表但很快就停了下来,连去拍X光片不知为何只拍了一半。大概……是我发出了什么对机器不好的电磁波吧……(笑)。我最喜欢旧道具店之类的。(译注:这个analog英文的外来词在日语中什么意思搞不懂,求助……原文:よってアナログ的な物のほうが愛着が湧きます。古道具屋さんとか大好きです。)
Q20:第3卷的附录漫画中,出现了古老的实验仪器的故事。比起最新的电脑和高性能机器,你是更喜欢旧、灰尘多东西的类型吗?
漆原友纪:电脑在使用,但不知为何总是坏。买了手表但很快就停了下来,连去拍X光片不知为何只拍了一半。大概……是我发出了什么对机器不好的电磁波吧……(笑)。我最喜欢旧道具店之类的。(译注:这个analog英文的外来词在日语中什么意思搞不懂,求助……原文:よってアナログ的な物のほうが愛着が湧きます。古道具屋さんとか大好きです。)
后面还有8个问题,但从最近的几个问题看,聊地更多是关于漆原友纪个人了,涉及作品创作经历和内容的少了,就暂时不再翻译了。后面的问题大概包括喜欢的漫画是什么、做什么梦、对导演的印象之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