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篇留学报告告别二十岁。

国内学校要求近期交一篇实践报告,老师让我们出来交换的同学写一写这一年的交流生活。又是春天,又是四月。去年是在生日的当天确定了出国交换的学校和人员名单,于是我便把这份报告当作是生日时常写的总结,回望了这如梦似幻的一年。虽然交流还没结束,但我已经收获了太多。
总结一共五个部分,标题都选择了歌曲的名字。今天收到了Natacha的礼物——我们一起听的那场Kodaline演唱会的专辑。这个行为像是一首终曲,因为我结语的最后部分几乎就是她送给我的祝福语。今天写报告的时候也一直在循环Our Roots Run Deep这张专辑,人生中怎么会有这么多闪光时刻啊!


















记念sommaire
1梦中人introduction
2 霎时灵光拨弄我 apprentissage sur le campus
3 无与伦比的美丽 splendeur de la terre
4 最难的是相遇 rencontre dans la pratique
5 Everything works out in the end.
1梦中人 introduction
2022年8月12日凌晨,我在首都国际机场排队登机。昏暗的灯光打在沉默的人群中,我攥着登机牌和护照,还是觉得像一场梦。
一年前的初春,居家上网课的时光。我端详地球仪上的色块,不抱希望地想象远行。四月的消息忽然来到,像猝不及防阳光下的一场冰雹。于是开始各项准备,用四个月的时间给那张名为“签证材料”的表格打上十几个勾。其间大多时候是惴惴不安的、彷徨无措的、无可预知的。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交杂,因而当我站在登机口回望时,仍觉得如梦似幻、不甚真切。
2022年12月25日深夜,我和朋友时隔一年后在异国他乡重逢。一样昏黄的灯光下我看着她收拾行李箱,做着与我一起踏上冬日旅途的准备,又觉得恍惚,像在梦中。在遥远的新年烟火声中我披着毛毯写年度总结,斟酌再三,落笔时还是选择为2022打上“梦”的标签。
如今又一个四月来到,当我回顾这段时光,终于觉得它们真实而具体地在我身上流淌。所有的时间、经历与感受都蔓延开来,在手心长成纠缠的曲线。我明白这是想象之外的绮梦,我也看到在这场梦境中感受缤纷也创造瑰丽的我自己。
2 霎时灵光拨弄我 apprentissage sur le campus
这一学年的交换学习即将结束,犹记得第一天报到时花了半个小时也没找到秘书处办公室的窘迫。如今不仅能在错综复杂的大楼里准确地找到教室了,还拥有了熟悉到形成习惯的图书馆座位。这同样是一种隐喻,由衷地为我自己找到了生活的锚点而感到欣喜。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在汉译法的课堂上不断尝试,交流合作着寻找最恰当的译法;在口语课上和伙伴交流讨论,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比利时文化课上了解行政制度和殖民历史;在法国文学课上分析作家地位的变迁与流派兴衰……在课程中占比最大的无疑是翻译课,生活小品、文化介绍、政治声明、经济报告、法律合同,我们在翻译工坊中学习翻译的逻辑,也探索实用的工具,老师鼓励每一个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相互切磋学习。在官方的文本中积累通行的术语,也在每一个人的译本中体现个人的特色。这里的课堂几乎都是小班教学,学校为了控制课堂规模,同一节课往往会开设多个班级。教学中非常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与师生、朋辈之间的交流。一开始,这种形式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非常不适应常常承接老师关注的目光,与同学交流也让我倍感压力。然而没过多久,现实就以极其友善的姿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课堂上的伙伴也都抱着极大的善意。腼腆和拘谨在初识时难以避免,但当大家逐渐熟悉,生动的讨论和真诚的赞美便比比皆是。我开始不断拓展自己勇气的边界,发现很多枷锁都不过是自我的架设。
学校里的建筑新旧融合,古老的钟楼常在夕阳下闪耀金色的光辉,碧绿的草坪上常常散落新鲜的交谈,而新大楼的阶梯教室则带着些工业风格。我暑假里第一次漫步校园时就发现墙壁上有非常多的涂鸦。学校的代表色是纯净隽永深蓝色,我最喜欢的一句标语涂鸦是P1楼下的 « LIBRE, ENSEMBLE ».以自由为名,这所大学承载着最先锋的思想、最包容的态度,也时常担任社会运动的前沿阵地。天南地北、形形色色的学生在这里汇聚,追寻理性的光辉,也闪耀缤纷的色彩。与此同时,“多样性”作为布鲁塞尔的城市DNA,流淌在每一个居民的血液里。我开始习惯以客观和开放的态度看待每一个人与每一件事,并由衷地为这种求同存异的努力而振奋。
在校园里学习是生活的主体,然而由此生发,我同样在广阔的社会中受益匪浅。我在大地上行走,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艺术,抑或是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个个闪光的灵魂,都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珍贵宝藏。我将在下面两章中详细叙述。
3 无与伦比的美丽 splendeur de la terre
身处欧盟,我自然不会浪费共同体的优势。利用每一个假期探访周边国家,我在旅途中为人生的拼图上色。由于我更重视文化体验,因此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着重参观当地的各式博物馆。而不同流派的艺术也代表了不同的城市气质,它们和自然风光一起组成了每个城市独特的身份编码。目前我已经游览了比利时、德国、荷兰、瑞士、法国、西班牙、卢森堡等七个国家的十多个城市。那些曾经在书本或是视频中出现的景象如今真实地包围着我,让我脑海中的知识成为了具体可感的人生体验,那些时刻令我感动万分。虽然旅途中时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的心态在一次次风雨中被打磨,终于可以说是成为了瑰丽的阳光的颜色。比利时的冬日无比漫长,终日寒冷阴沉。在这样的季节里,我逐渐抛弃了小布尔乔亚式、叶公好龙式的对夜雨和月光的向往,开始热爱明媚的壮丽的日出日落。太阳给我真实和充满力量的感受。我不会忘记三角大厦的黄昏、莱茵河的日落,也不会忘记雪山上的红霞、静湖上被天鹅漾开的日出,更不会忘记大海上的朝霞、每天上学前向右转头时看见的红日。我依然会推窗望月,也喜爱听大雨落在窗户上富有弹性的声音,但只是更热爱晴天,那种让人情不自禁微笑、一切都生机勃勃的靓丽晴天。
这是自然的馈赠,而艺术家的自我献祭则更令我动容。圣家堂的花窗,蒙娜丽莎的微笑,奥林匹克的旗帜,盛开的杏花……所有的艺术品都闪耀着那些鞠躬尽瘁的艺术家身上人文关怀的光辉,那是对艺术的孜孜不倦,亦是对全人类的爱与希望。它们感动着我,也鼓舞着我,让我相信也让我坚持,那种联合团结的精神是存在的,那种无私而纯洁的爱是可能的。
书至此处,大多是我的感受,而实际上我也投身进入了一些真实的现场,那是更加奇幻的旅程,那是无法复刻、让人回味终身的相逢。
4 最难的是相遇 rencontre dans la pratique
布鲁塞尔作为“欧洲的首都”,是多个欧盟重要机构的所在地。九月开放日的时候,我去参观了欧洲议会,并参加了关于口译和笔译工作的交流会。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那是我第一次在会场里戴上耳机感受同传。最后一场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说:“虽然之前一位口译员说他们是‘不可见’的群体,但我们还是要一起感谢今天为我们提供同传的十位口译员,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拥有着不同的语言却为同一段故事开怀大笑。”最后她说很开心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出现。走出大楼的时候我又回头看那些迎风招展的旗帜,看铭牌上用各种语言书写的“欧洲议会”。我时常为这种“共同体”的精神着迷,给我一种“即使是最微小的工作也是为了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感觉。
第二次参加社会会议是在学校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主办方是欧洲的一个公益组织,旨在帮助中东青年女性获得良好教育。这场会议的主题是“冲突中的女性”,着重强调了教育在重塑女性地位中的独特作用。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充满了力量。会后的鸡尾酒会上我认识了Lana,她对我说:“只有当你有所作为时,才会发生一些事情。所以要勇敢一点。这就是他教会我的,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其实在这些场景中,我时常是怯懦和恐惧的,但往往都是心底的真实向往战胜一切困难。所以我常常感谢这些拥有勇气的、类似于冲动的瞬间,也感谢恰好遇见的这些善良慷慨的人。恐惧往往蔓延在想象中,但当我们带着些许冲动,用勇敢扯破这些蛛网时,便会看到出乎意料的真实美好。
这几个月里还参加了两次志愿者活动。第一次是布鲁塞尔市举办的博物馆不眠夜。那是一个三十多家博物馆联合组织的白夜盛会,我在其中一家博物馆担任导览志愿者。那时候的我还是害羞的、腼腆的、沉默的。那晚说了很多次晚上好,也说了很多次祝你晚安。凌晨坐夜间巴士回家,车上都是戴着手环刚结束奇妙之旅满载而归的人。他们对新上车的乘客热情地说“欢迎”,那是拥挤的车厢,也是热烈而温暖的车厢。回家之后读主办方写给每一个志愿者的信,里面强调和呼吁了对于多元性别观念的支持和尊重,让我再次感慨布鲁塞尔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而它们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的价值观。
第二次参加志愿者活动是学校志愿者联合会举办的。我参加了布鲁塞尔彩虹屋的清洁和整理工作。时隔半年,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变化——我不仅以更松弛的姿态参加了志愿者活动,还主动展开与参与了交谈,甚至勇敢把握,创造了崭新而坚实的友谊。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坐在紫色的房间聊天,中庭淅淅沥沥地下雨。我慢慢地喝布鲁塞尔啤酒,觉得那是一个接近永恒的时刻。我们聊了很多人生经历,也分享了学习语言的感受。然后我们一起坐车回家,那时候酒精有些上头,伴随着车厢里湿漉漉又暖烘烘的空气在我的大脑里发酵,于是我生出伤感情绪,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只能在生命里一闪而过。
由于学校里没有符合中国学生语言水平的法译汉课程,我便自己想办法进行训练。一方面是中法对照着研读名家翻译作品,另一方面则是做法译汉翻译尝试。我开始建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每周翻译一两个法语媒体频道的视频,内容涉及人文历史和社会访谈。幸运的是得到了不错的数据反馈,一个月涨粉近一千,许多网友都在评论区留下了肯定的话语、对视频相关话题的思考,也有许多人发私信鼓励和感谢我,这些无不给予了我莫大的能量,让我更有信心和动力做内容输出。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我不仅打磨了自己的翻译技巧,也增强了对于各种机器及软件的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到其他人令我觉得无比满足。
而说到教学相长,则又必须提到我从去年十月开始做的线上法语家教。那同样是带点冲动的勇气所做下的决定,同样幸运的是在试课之后我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于是这份合作便规律地延续至今。学生是一个高一的妹妹,刚开始接触法语,未来打算到法国留学。综合各方面需求, 我以自己学过的《新经典法语》为教学蓝本,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手段和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包括但不限于法语歌曲、法语动画片、法语视频等,同时也向她分享了自己的留学体验,试图为她搭建更加真实可感的留学愿景。此外,针对她主动提出的问题和弱点,我也会有的放矢地准备相应教学课件,不讲明白不罢休。她们给予了我充足的信任,我也回报以足够的真诚。我希望自己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样还希望自己可以给妹妹带去更多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不仅在学习问题上帮助她,也能为她提供一些精神和生活的支持。而如今看来我应该是做到了的,我收获的东西也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上课不仅是我自己对于法语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巩固,它同样训练了我表达和教学的能力;每次和妹妹聊天时也总能接触到许多我未曾涉足的经历与体验,她的观点也常常引发我的思考与共鸣。如果说我有幸教会了她点什么的话,她也的确带给了我很多启发。
无论是社会研讨会还是志愿活动,自媒体运营还是网课家教,这些社会实践都大大丰富了我的生活,而最珍贵的,则是在这些实践中一场又一场美好的相逢——既是与他人相逢,也是与自己相逢。而这些相逢无一不印证着勇气、爱与真诚的重要性。前两天过生日,我应邀前往卢森堡,去Marline家度过了特殊而难忘的生日。坐在她的车上迎着夕阳飞驰旷野的时候,我在想,有些人我们一生可能只能相遇一次,而在这一些短暂的相逢里,我们同样可以拥有丰沛而精彩的回忆,深刻而珍贵的联结。如果悲观地想,任何友情都是有尽头的,不过这个想法同样是一种对对方的不信任。所以,或许我们能做的也该做的,就是接受人生的非永恒性,用勇气和爱充分地体验和缔造当下。
5 Everything works out in the end.
生活还在继续,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即将发生。比如我成功申请到了戛纳电影节的通行证,将被五月底的海风送进电影院,见证一场又一场流星一般的美好梦境。这个学期我其实常常看电影,除了学校电影社团的每周放映,我还办了布鲁塞尔独立影院的联合会员卡,每月都可以自由地观赏电影。我始终相信艺术的无限性。或者至少,那天我终于克服恐惧走向一场法语原声无字幕的电影,当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被春光环绕,池塘上春风拂动。阳光下,那又是一个用勇气破除桎梏的时刻。那些充满的力量的决定把我带到奇幻的境地,当我收回意识回头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往前走了很多步了。
《Everything works out in the end》是Kodaline的一首歌,这是一支来自爱尔兰的乐队,我在布鲁塞尔听的第一场演唱会就是他们的。其实直到买票我都不认识这个乐队,是朋友带我去的。然而如今我可以说,他们的歌曲已经成为了我这次留学交换的背景音乐。每当这些歌曲响起,我就会坐上时光机重返这些时刻。在这篇总结里我书写了大量的美好,或者至少是我已经克服的恐惧。但实际上我也有很多困顿的瞬间、焦虑的夜晚,然而就像那天重读所谓“英雄作伟大的捕风”,我们重新被堂吉诃德鼓舞时才发现,原来早就已经在初游布鲁塞尔城时瞻仰过那尊雕像了。这大半年里我写了很多周记,零零散散加起来也已经有四万字了,想在这一篇总结中概括一年其实很难,所以我絮絮长篇。但如果你读完应该也不难发现,我始终在歌颂勇气。我们推石上山,在靠近云层的时候做飞翔的笨蛋,大广场上的音乐传到古老博物馆里,于是人们开始跳舞。生活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然而幸运的是,只要足够勇敢,命运的船桨就始终会在我们手中。而怀着永恒爱意的话,无论水流带我们去向何方,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所以我决定用这首歌作为终曲。因为布鲁塞尔的气温终于开始回升,如今繁花似锦,天空湛蓝。冬天要结束了。
2023年4月15日写于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