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变人》引发争议:云玩家算玩家么?

B哥丨文
前天凌晨3点,我通关了《底特律:变人》这款游戏,或者说,是部分通关了。
不同于一般游戏,这款游戏你第一次通关或许只能体验游戏内容的一半,甚至更少。

因为在你每次做出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会放弃另外一个选择后面的所有故事,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你或许会放弃很多的游戏剧情。

不过很神奇,这样的设定并没有让玩家很生气,反而让许多喜欢通关一次就把游戏放在旁边不管的人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二周目,乃至三周目的游戏历程。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
但是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游戏多么牛逼,而是因为这个游戏再一次引发了一个争端——
云玩家到底算不算玩家。

进而引申出一个更近一步的探讨:喜欢一个东西,但是不花钱,那到底算不算真爱。

1
先聊聊第一个争端,关于云玩家的。
其实关于云玩家,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了,那篇文章里面聊了很多游戏,今天就单单说《底特律:变人》这一款。

首先,一个游戏拥有众多云玩家的先决条件是它一定要很火。
就好像八卦新闻之于女性,政治热点之于男性一样。
大家的想法是:虽然我不是很懂,我也没啥资格参与,但是我听说过,就是要BB两句,不然不是显得很落伍。

很巧的是,《底特律:变人》正好属于这样一个很火的游戏。
它的火爆不同于之前火热的其他游戏,比如《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比如《战神》。
举个例子,《塞尔达传说》这种游戏,它被业内称赞,被TGA评为年度游戏,它是游戏史上的里程碑,但是它没法调动直播用户的积极性。
那些精彩的游戏关卡设计和优秀的操作感,玩家没法通过屏幕感受到。
至于索尼新作《战神》,虽然已经从之前的ACT改成了APRG,但是注重游戏性的《战神》注定了大部分的游戏时间都是在和敌人战斗的过程中,不是你砍怪物,就是怪物砍你,剧情和对话都只是承接和对世界观的补充。
这样的设定固然可以让游戏玩家很爽,但是这会让许多过来只是想“看热闹”的人,感受不到这个游戏的魅力。
甚至像《女神异闻录5》这样的主打剧情的游戏,也同样对不玩游戏的“游戏玩家”非常不友好——
因为100多小时的流程会让这些看热闹的玩家没有动力。
许多人没有看过或者中间漏掉了一段剧情,那就很容易失去继续追的欲望。
毕竟“你的时间非常值钱”。
2
但《底特律:变人》不一样,这个游戏流程并不长,与其说是一个游戏,更像是一个电视剧——还是分章节的那种。
不管你什么时候点进去看,每个章节你都可以看得懂,多看一会,连之前的剧情也会想要弄明白。
主角是三个人,每个章节他们都有相对独立的戏份,所以会让每个人的画面和每章单独故事时间继续缩短。
但是电视剧的感觉,又会让你看完一集想看下一集,这就提高了玩家观看的欲望。

最后你会发现不管你是看视频UP主的录像还是看直播主播的实况,都能够很快融入这个游戏的故事中,每次选择就像你在生活中的无数次抉择一样,让你代入感爆炸。
所以这款游戏成为了出人意料的“爆款”。
毕竟索尼当时连推荐页都没有给,想比当时《战神4》的推广待遇,《底特律:变人》差的远了。
当然我是说,视频和直播领域的,毕竟现在销量还没有公布。

3
在国内的诸多视频网站上,《底特律:变人》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游戏,B站著名UP主C菌的全流程实况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而黑桐谷歌的单集播放就达到了接近60万,都非常让人惊叹。


要知道,这个可是一个主机游戏,在中国主机游戏的市场占比小到可以忽略,能达到这样的影响力非常难得。
但同时,这也诞生了一个现象——诸多的视频通关玩家就成了许多玩家口中的云玩家。

而B站在这时候非常巧地又在手机端为这款游戏专门设置了游戏评论的界面。
众多在B站视频通关的云玩家开始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拉开了这次两拨玩家的争执开端。

那些注重自己操作体验和单独游戏流程体验的玩家认为:
云玩家你们看看也就算了,还在评论区大放厥词,甚至B站还开放了云玩家打分的功能,直接让游戏评分高达9.7分,简直闻所未闻。
从没听说过没玩过游戏还能给游戏打分的,就像没吃过猪肉就说猪肉真香一样。
但是诸多视频通关的玩家则觉得并非如此:
这种类似“看电影”的游戏,一不用纠结打击感和自由度,二不用考虑代入感和操作感,我们只是在表达这个游戏我们看完感觉剧本不错,或者某个主播的这种选择路线看的非常过瘾,这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而已。

这种争论直接蔓延到了各大游戏论坛中,引发了许多骂战,让人感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过这种争论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服不了谁,总不能还打起来。
有意思的是,由于这款游戏的三个主角外形设计和性格塑造都非常不错,当然,这也和动作捕捉的几个演员有关。



于是这款游戏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粉丝,不管是对游戏的讨论度还是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二次创作,都让这款游戏的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


以至于,这款游戏甚至在这个以明星和营销为主体的社交媒体时代,能够在微博这样的平台上获得众多大V的青睐。

而在B站的视频中,我作为已经通过一次游戏的玩家,回头看到各种UP主选择的不同路线,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讲真的,各种玩梗的弹幕确实很有意思。
当然,剧透也非常的过分。
4
这个时候,我再回头去思考关于“云玩家到底是不是玩家”的问题的,突然觉得有些感想。
从这款游戏来说,其实云玩家的游戏体验,和自己亲手去玩的玩家的游戏体验,其实差的并不多,当然,云玩家们需要看足够多的不同线路的选择,这样才能达到。

因为这种在游戏性的体现上,都是用不同的选择来展现的游戏,并没有在诸如动作,打击感,自由度等等传统的游戏要素上去体现游戏的核心内容。
举个例子,如果是动作游戏,云玩家无法体验游戏的难度,打击感和操作感;
如果是策略类游戏,你的选择和对游戏中诸多局势的判断以及对游戏本身策略元素的理解,云玩家都感受不到,因为视频中是主播做的决策,而不是自己;
如果是RPG,养成的快感和诸多事件的触发,自己不上手玩是感受不到的。
但《底特律:变人》这个游戏的卖点在于不同这些游戏,所以可以看到这些游戏评价看起来都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我相信这些人是喜欢这个游戏的,这款游戏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感受,甚至可以说云玩家也并不是不能对这个游戏进行评价。
但恐怕,也就仅限于对这个游戏。
有一个很有趣的先例。
早在2013年,顽皮狗旗下的《美国末日》横空出世,电影化叙事和优秀的画面效果让这款游戏夺得了许多的满分评价。

当时做这款游戏的视频UP主也很多,在直播还没有那么风靡的时候,云玩家的主要聚集地还是视频网站。
同样是在那些高手up的视频中,流畅的游戏观影体验让大家直呼过瘾,甚至表示“简直是神作”,“只恨我没有PS3,不然我早就买了”。
但是事实上,如果自己去玩这款游戏,可能许多人会卡关卡到放弃,更不要说是去流畅地展现电影化叙事的精彩了。


毕竟,游戏的难度和操作需求,也是游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有难度,克服难度,从而获取快感和成就感,这是游戏核心的游戏性之一。
这是云玩家没有办法去感受的。
或许感受过了,他们就不会觉得这个游戏这么美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云玩家之所以被非云玩家吐槽,也就在于许多人虽然没玩过,但是还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大放厥词,甚至去故意抬杠。
5
至于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不花钱就不算真爱了么?”,这个问题如果只在游戏圈内讨论的话,可以看做“云玩家”的一个拓展性的问题。
其实说白了,许多云玩家之所以只能看直播或者视频的游戏爱好者,只是因为可能暂时买不起,或者没有时间玩所以没有买游戏而已。

他们或许是学生,暂时没有经济来源,或许是暂时没有额外的收入去购买动辄好几百的游戏,当然也有可能工作繁忙,没有空和精力去打通一个个几十上百小时的游戏。

所以他们选择了看别人玩。
但是这些热衷于扩散自己喜欢的优秀游戏的爱好者,我真的觉得不是多么让人反感,甚至我真的很喜欢他们创造的沙雕表情包和各种同人创作。


只有真的扩散出去了,才会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和喜爱游戏。
至于那些说云玩家影响销量的:我讲真的,不想买的人,就算不是播片游戏他们也不会买的,反而是这种相对小众的游戏,知道的人多了,或许对销量还有所帮助。
我也相信真正喜欢和热爱游戏的人,在他有能力和有时间之后,会去自己亲自体验的。
就和我一样。
-END-
戳这里关注→ BB姬(๑•́ ₃ •̀๑) ←戳这里喔~
我们还有很多不可描述可以看喔(ฅ´ω`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