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为27CLUB所作注释
月亮是个窃贼,他从大海那里偷来他那银色的光。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注释前随便谈:
在这里先向这则中篇的原作者“比波头猫”致歉。因为这一次我要做个卑劣的月亮了,虽然我对这则中篇赞不绝口。
本人在高中三年一直期望能写出一则小说来,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年级有一个人写小说写得特别好,足以与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媲美。然而三年下来所有的尝试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直到我在高中下学期发现我有写诗的能力,便创作了许多诗歌。——但在文学品类里,看诗歌的往往最少。最终,我虽然欣赏我写的诗歌,但到头依然希望写出一本小说来。
就像我在这则中篇的评论区里说的那样,
这种作品最好的品鉴方式是遵循伊芙林·沃在《故园风雨后》前写的笔记:
I am not I: thou art not he or she
they are not they
换句话说,里面的后藤不是《孤独摇滚!》里的那个后藤,山田不是那个山田,诸如此类。我带着这种感觉看这篇“同人”,便越来越觉得它与其说是同人,更是一篇极度优秀的中篇。它与《孤独摇滚!》本篇的关系,就像图尼埃的《礼拜五》与《鲁滨逊漂流记》的关系,前者都使用了后者的主要人物,保留了人物的一部分性格,但是加进去了作者的个人思考,最终使整个作品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原作。
这则小说对都市世象,人物心理方面都描绘得极为细致,足以让人体会到城市里小人物为梦想的搏斗与毁灭,让我不禁想起李沧东的名作《鹿川有许多粪》。尤其是接近结尾后藤与冬纪的对话,与《鹿川有许多粪》近结尾俊值的痛苦喊叫一样令我震撼。
就扯这么多吧。下面开始注释,让那些不知晓摇滚乐的(我是其中之一)理解里面的内容以及可能的致敬。顺便,这则中篇最初刊载在《Dead in the Water》上,这个同人志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大江健三郎的晚期作品《水死》(英文名:Death by Water)。
First and foremost:
27岁俱乐部(27 Club)并非真的“俱乐部”。而是指许多摇滚乐队成员在27岁时,他们的生命便告终结。本文中重点提及的科特·柯本(1967-1994)便是这个“俱乐部”的一员。
27CLUB(上)(原文:【孤独摇滚】【ALL波】27CLUB(上))
0 exit music
①
标题“Exit Music”是英国摇滚乐队“电台司令”(Radiohead)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其于1997年发行的专辑《OK Computer》中。摘录几句与本文主题基调相合的歌词:
Before all hell breaks loose
在噩运渐渐降临之前
Breathe keep breathing
深呼吸 再深吸一口
……
Sing us a song
为我俩唱支歌吧
A song to keep us warm
一首足以温暖你我的歌
There's such a chill such a chill
寒冷刺骨 如此寒彻骨髓
You can laugh
你能放声大笑了
A spineless laugh
笑得这么苍白无力
——中文由网易云音乐 云村村民“无为世界” 译
②
间奏的短暂空白,在的不合时宜的突兀里,波奇将自己的声线切入了副歌部分。
会いたいんだ
今すぐその角から
飛び出してきてくれないか
夏の魔物に連れ去られ
僕のもとへ
生まれた星のもとが違くたって
偶然と夏の魔法とやらの力で
僕のものになるわけないか
这里的日文出自日本知名摇滚乐队back number的《高岭的花子小姐》(高嶺の花子さん),为该乐队的名作之一。其中文翻译如下:
好想见到啊 现在马上从那个拐角处 冲出来
连同夏天的妖怪一起离开 来到我的身边
尽管诞生于不同的星球 凭借偶然和叫什么夏天的魔法的力量
成为我的人难道不行吗
——网易云音乐 云村村民“愚者no_Merodeli-” 译
1.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①
摇滚乐爱好者都知道,标题是美国著名朋克摇滚乐队“绿日”(Green Days)的头号名作,收录于其在2004年发行的专辑《美国大白痴》(American Idiot)中。
②
我真不知道凭什么你来做今年的审核,HR部门是自己出不来人了么?
HR,“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的缩写。
③
后藤一里想起赫拉克利特的名台词,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年),古希腊哲学家。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持对立统一观念”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November Rain
①
标题“November Rain”是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枪炮与玫瑰”(Guns N' Roses)的歌曲,收录于其于1991年发行的专辑《Use Your Illusion I》中。摘录几句与本文主题基调相合的歌词:
In the cold November rain
在这冰冷的十一月的雨中
We've been through this such a long long time
我俩已经历过很久很久
Just tryin' to kill the pain
只为了祛除这伤痛
——中文由网易云音乐 云村村民“庭坂莉良” 译
②
19岁那年从东京千代田回到下北泽区的第二天,她开始正式接触编曲和乐理……
捉虫:东京没有“下北泽区”,下北泽行政区划上隶属于东京世田谷区。
③
……她只是直直地盯着饮料机的商品面板,在陈列的种种饮料中不断搜寻着一个合适的目标,啊,可尔必思,对。
可尔必思(Calpis,カルピス)是日本朝日饮料株式会社旗下的一款乳酸菌浓缩饮料,最早发售于1919年七夕,被认为是日本的“国民饮料”。下文的“可尔必思苏打”是可尔必思的另一款主打产品。
④
……几个最基础的鼓点出现迟疑,每一场练习车祸得都像库尔斯克会战的战场。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此次战役后,德国彻底失去欧洲东线战场的主动权。
⑤
没有想过要成为charlie parker,也没有一定要团结band成为u2一样伟大的摇滚乐队……
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1920-1955),美国爵士乐演奏家,被认为是爵士史上最伟大的中音萨克斯风手,但因为沉迷于药品与酒精,精神崩溃,最终英年早逝;U2是一支爱尔兰摇滚乐队,自1976年创立起活跃至今。代表作有《With Or Without You》《Ordinary Love》等。
27CLUB(中)(原文:【孤独摇滚】【ALL波】27CLUB(中))
2.November Rain(续)
①
真探第一季看了十四次,神探夏洛克看了九次,黑镜看了七次,此外,还有九号秘事,美国恐怖故事……如果非要在这些影视剧里找到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这些剧集推出的时间都密集,正好集中在她们读高中的那几年……
此段上面的马丁与拉斯特均为美国电视剧《真探》(True Detective)里的主角,对白则出自该剧第一季最后一集。《真探》第一季、《九号秘事》第一季、《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美国恐怖故事》第四季均于2014年播出,而在前一年(2013年)则有《黑镜》第二季,故有此说。
2.01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①
标题为披头士乐队的歌曲,收录于其于1968年发行的专辑《The Beatles (White Album)》中。
②
……广井看过一部电影,里面的主角最经典的台词就是:人总有选择不和生活和解的权力。
这句台词出自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3. Seasons in the Sun
①
这里标题对应的歌曲有些意思。该歌曲最早由比利时歌手雅克·布雷尔(1929-1978)于1961年演唱,后于1978年被泰利·杰克斯(Terry Jacks)、1999年被西城男孩(Westlife)翻唱,遂广为人知。美国摇滚乐队“涅槃”(Nirvana)同样翻唱过此歌。值得一提的是,该歌曲的法语原名为“Le Moribond”(将死的人)。暗示?
②
一次音乐节结束的闭幕曲目的时候,她专门挑了一首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这里的《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与下文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最早收录于1991年专辑《Nevermind》)均为“涅槃”乐队的歌曲。《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最早于1993年11月在“涅槃”乐队的“MTV纽约不插电”演唱会(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上作为最后一首歌演出。次年4月,该乐队主唱科特·柯本自杀离世。
27CLUB(下)(原文:【孤独摇滚】【ALL波】27CLUB(下))
3. Seasons in the Sun(续)
①
因为后藤没有参加那场曼彻斯特的音乐节……
疑指英国著名户外音乐节Parklife,自2010年起每年都在曼彻斯特举行。
②
几个月以后,东京美术馆别馆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音乐和摄影展。
据查,此“东京美术馆别馆”为杜撰。与该“馆”名字最为相近的东京都美术馆并未设立“别馆”。
③
一个抱着黑色吉他的少女的身影,旁边标注着展览的主题——吉他英雄: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出自科特·柯本的遗书。
3.01 Back To Black
①
标题为艾米·怀恩豪斯(1983-2011,终年同样为27岁)于2006年发行的专辑名字。她发行该专辑时年21岁,但她宣称自己已经“死过一百次”。
4. 尾声 Song For Someone/Yellow/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
①
标题中《Song For Someone》为U2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其于2014年发布的专辑《Songs of Innocence》中;《Yellow》为英伦摇滚乐队“酷玩”乐队(Coldplay)的一首歌,最早收录于其在2000年发布的同名EP中;《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为大卫·鲍伊(1947-2016)的歌曲,最早收录于其在1970年发布的同名专辑中,“涅槃”乐队在“MTV纽约不插电”演唱会上演出过此歌。
②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小波奇真的很喜欢一些小众作家呢。”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1936-2014),加拿大小说家,一生仅出版两本短篇小说集与一本长篇小说。都柏林国际文学奖得主。文中引文出自他的短篇小说《去乱岑角的路》,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中。另:据查证,《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曾于2002年由新潮社推出日语版。
注释后散笔:
为这篇中篇小说加注释花了我大约3个多小时,查证,比对……
毫无疑问,这则小说对后藤一里的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使其更像西方的一些摇滚明星,就像图尼埃的《礼拜五》中,鲁滨逊被野人礼拜五驯服,放弃文明生活,反而享受起原始生活。
这则小说最主要的致敬对象,看过注释的人都应该知道了——科特·柯本。但是正如小说里所说,“她没能成为科特柯本”,只是以极度荒诞的方式与生活、命运剧烈地反抗,最后把自己的梦想与肉体一并毁灭了。
是啊,小人物的梦想在尖锐的城市面前十分微弱。他们最终只能按部就班。……
如果能说的话,这则中篇有《鹿川有许多粪》与科塔萨尔写查理·帕克的《追寻者》的影子,但更多还是《鹿川》般的残酷冷峻。
毫无疑问,抛开“同人”的框定,《21CLUB》在中篇小说中都是上乘的佳品。
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