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离DNA的收集及高效利用

2023-09-28 16:03 作者:国盛医学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游离DNA?

游离DNA (Cell-Free Circulating DNA;cfDNA)是指来自细胞凋亡或坏死,游离于细胞外的DNA片段,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或唾液当中,并会随组织损伤、癌症和炎症反应等发生浓度变化。

cfDNA可以作为一种预测疾病危险性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浆/血清中游离DNA水平的动态变化来进行孕妇产前的筛查、诊断以及肿瘤等重大疾病筛查、治疗、预后监测等。

血液的核酸检测,尤其对血浆中的游离DNA(cfDNA)的检测,是现在诊断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在怀孕的母亲体内和肿瘤患者体内,会有部分的核酸片段来自于胎儿和肿瘤组织,通过检测这部分游离的核酸,可以了解胎儿的基因性状和肿瘤患者的患病情况,为相关检测提供无创的诊断,例如胎儿的部分先天性基因疾病、肿瘤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等。

游离DNA如何获取?

在常规的血液保存条件下,新鲜血液的采集、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血液中的有核细胞易破碎释放出基因组DNA及其他成分,导致血浆中的靶标游离DNA被稀释,或者受到核酸酶介导的降解等情况,让检测的结果准确性降低,该问题也是影响血液核酸检测准确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游离DNA在血液中不仅丰度低,而且稳定性差、完整度低。在健康人的血浆中,游离DNA含量的典型范围是1-10 ng/mL;其中胎儿游离DNA(cffDNA)仅占血浆游离DNA总量的5% -30%;循环肿瘤DNA(ctDNA)占整个cfDNA的0.01-1%(早期),中晚期时可达40%以上。

既然我们知道游离DNA的含量度如此低,那又该如何将核酸提取发挥到最大效益呢?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游离DNA,那就需要从样本的收集,源头上保存和运输开始把控。

游离DNA的收集及高效利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