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箱》劇場版心得:唯一的答案,就是繼續撐

2020-05-10 01:18 作者:胡逆天  | 我要投稿


  5月9日週六,看到有人分享了《白箱》劇場版的觀影心得,就去台北信義威秀看了20:35分那一場。信義威秀售票口併到飲食部,我當時只是愣了一下沒多想,後來看到網友提及這點,才回過神來,果然疫情影響還是很大。雖然樓下和附近商場人潮也不少,熱鬧不遜以往,不過進了影廳,總共也只有十幾人。就算說動畫電影的觀眾本就較少,但週六晚上還只有這樣,也實在是滿慘的。所以這裡也該多鼓勵一下大家去戲院買票支持。

  劇場版動畫其實總也離不開一個「總動員」的套路:儘可能找理由安排全員出場,通常最好安排的理由就是生死存亡的危機,然後經過精神動員和肉體碰撞,全員歸位或轉至更好的新崗位,各展所長,救亡圖存,終於打完漂亮的一仗,並且經由多次重複的台詞,將「奇蹟要自己爭取」、「不論如何都要努力下去」之類的主旨打到你心裡,然後「我們的戰鬥仍在繼續」。觀眾的期待其實也不外如是。有誰看到四年沒見的同學會時,不感到親切呢?動畫裡她們都沒變老,我們也可以暫時在這方面忘記現實。

  然而,儘管我還沒看就知道劇情會怎麼演,劇情真正展開時,還是會有所觸動--因為會對照到自己的情況。

  從四散狀態的低谷重新集結,組織起來再度高效運轉,這裡面牽涉到的麻煩與工作量,只帶過一些簡單企畫,也只負責過自己份內工作的我,想想就覺得無比恐怖。我不覺得自己能做到喵森那種事,我也不想去試,然而我知道專業的大作就是必須這樣做,產業就是要這樣才能運作。

  劇中武藏野在瀕臨倒閉的不利條件下,其實當然還是有再起的條件:人雖然四散但都還找得到,對喵森與老同事也有信任;先前有個做了一半的企畫,可以借屍還魂用到趕製的劇場版;最重要的,整個產業鏈還在。日子再怎麼不好過,他們都還知道怎樣去做一件事,怎樣分工合作。如果是在沒有這成熟產業鏈的地方,人只能從零開始土法煉鋼,或者砸錢撞一堆牆,不然就是開外掛直接成功,但那樣就不會有感染力。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電影雖然美化、軟化、萌化、簡化並且必然喜劇收場,但在其過程中,因為戲中角色也都是頂多具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沒有什麼超級英雄,它便可以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想:如果是我,碰到這個場面,這種情況,我會怎麼辦?我有把握嗎?

  如果你在某幾種情況裡覺得自己也還做得來,那你是有可能在工作裡實現價值與幸福的人,你也應該是經過了長久的學習和一番歷練,方能有此一點自信。但如果覺得自己都不行呢?或者根本只想逃避呢?劇中有一句台詞,刺激那低潮中的木下監督,大概是這樣說的:「去掉動畫的話,你就只是一個胖子。」

  《白箱》從TV版到劇場版,無疑都是動畫人寫給動畫人這和整個行業的情書。而我覺得,比起俗套的勵志,最能觸動業界同仁的,很可能其實是這一句。現今各行各業普遍都是困境,而我們身為個人,最普遍的恐慌,應該是「怕自己不再被需要」。有些人可以轉行,去做蛋糕,去賣咖哩,因為人總要吃東西,這種實業相對於創意工業來說,感覺是比較穩的(諷刺的是,今年疫情一來,餐飲業也受創慘重),本片也就只讓轉行做餐飲的前動畫人提供了一些飲食、相談空間和人生經驗。至於沒改行也沒有相近崗位可做的人,就只有賦閒或者自暴自棄。戲裡當然是把他們都拉回來了,現實中呢?

  如果整個行業都不再那麼被需要,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撐,繼續死命地撐,大家相濡以沫,廣播節目缺經費還是要繼續報導業界消息,沒聲優好做的聲優就去做報導聲優的節目主持人,她們都已算幸運,還能佔到這樣一個缺了。其他已經玩完的,或者還排不上的後輩呢?答案也還是撐,還有就是爭。就算現實中絕大多數的發展不會像劇中那樣成得了功,答案也還是只該有一個,就是撐。因為:「去掉動畫的話,你就只是一個肥宅。」

  如果你還要多去掉幾項,才會只剩下肥宅這個屬性,那你是比較幸福的,但或許也就沒有動力把全副身心都放在一項事業上了;或者你本就除了肥宅這個屬性以外什麼都沒有,那你對世界沒有太多期待,也相對不會太受傷害。最會有所觸動的,就是各種還算有一技之長,有一些基本工作能力的肥宅。他們將會繼續撐,他們必須繼續撐,而我們也就會帶著敬惜與惻隱,繼續支持他們。

《白箱》劇場版心得:唯一的答案,就是繼續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