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艺术化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的末尾表明了人生艺术化的重要性。
探讨“人生艺术化”,就要来看一下我们的人生。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就表明了美感态度和实用态度的分别,以及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但是,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艺术和人生是漠不相关的,反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于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活动,无欣赏、无创造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代名词。“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而我在探寻“人生艺术化”时,将其聚焦于日常生活之中,将其放置于广播站的播音投稿之中:哈喽,大家好!这里是可爱的圆子小朋友,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偶像算是我们一代人的初心,当年仙剑里的回眸一笑,痞气又不失清秀,让人惊觉世上还有长的拉莫好看的蓝孩纸,灵儿的一声逍遥哥哥又让多少迷妹魂牵梦萦,心系与他,从此他浸润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和他一起成长,他就是胡歌,十年前的李逍遥,十年后的梅长苏。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客体,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世界,倘若冷静自处,旁眼观人,犹如看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焉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化庄周,而一个好的演员是擅长把自己的人生融入艺术,又将自己的生活过程艺术化。胡歌如是:“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他将自己的遭遇车祸却浴火重生的经历与对艺术的坚持融进《琅琊榜》梅长苏一角中,将林殊立志平反冤案,为将士洗雪的坚毅与梅长苏病弱却才智绝伦的形象演绎至极致,凭此提名飞天后面对名利冷处理,体味除演员外的人生,养猫种草,作模特,写摄影专栏,将自己从人气偶像却经历几近毁容之灾在挫折与迷茫中以话剧打磨从而转型实力派的人生变为传奇,打破了实力与偶像的界限,为演艺界注入了新的活力。简而言之,胡歌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艺术化”,就是把生命安顿在审美情趣的自由升华中,来达到人生的美化、人心的净化,从而拯救堕落与迷失,重燃生命的活力,给社会带来光明。他与当今所流行的“小鲜肉”是不同的:他演戏时“将自己的灵魂抽出来,把角色的灵魂放进去”,是认真严肃的;他将生活与演戏结合,特意空出档期来享受生活,“演员是需要时间来将你与上一个角色剥离,并用生活来积淀你的下一个角色”,是豁达洒脱的。他也是人间孤独不屈的文艺行者,从他发表的杂志文字中,我读懂了他的清醒与落寞。他一直都在用卓越坚持开拓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无数次在被包裹的黑暗中划出一道光明,从不畏惧面对质疑,无论是仙侠主角的第一人,还是转型话剧,开偶像与谍战相结合的先河,他永远都是开创者,而不是跟随者。不敢称自己是胡椒,只是一个单纯欣赏着他的人,欣赏他的坚持,喜欢他的清醒,贪恋他流露出的温暖善意,心疼他的孤寂落寞。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赞赏他的优秀,关心他的人生。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寓于欣赏之中,“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谓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地自由,一样地有福,生活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尘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索取,尤其见于知所舍:一个具有好“人格”的人,在认真的时候方能见到他的严肃,在摆脱的时候才能看出他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