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普京向拜登提出“一个忠告”

文/行走斯图卡
美国总统拜登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后,又去访问越南;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签署什么协议,有一个主题没有改变,那就是“遏制中国”;对于美国的这个想法,俄罗斯总统普京给出了一个忠告:已经来不及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总统普京日前在出席东方经济论坛时,赞扬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各个合作的领域都是如此”;他还表示,中俄今年的贸易额一定能够达到2000亿美元的水平。
普京同样提到了西方对中国的遏制,他形容道: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西方对此感到震惊;它们竭力遏制中国的发展,但一切已经太晚,“火车已经开走了”。他还提醒西方,不止是中国,印度、印尼也将如此,西方遏制他国的企图“最终只能伤害到它们自己”。
普京的话不是鼓劲打气的空话,因为就在最近,中国刚刚打了一场对美国的漂亮反击。以华为手机为代表,中国半导体行业可能迎来了一次“集群式突破”;最近网上有消息称,中国科学家跳出了原有光刻机的传统思维、另辟蹊径,以基础设施的形式解决了困扰国产光刻机的关键难题,不止是麒麟9000S,包括国防大学等多个科研单位的半导体项目都获得突破。美国用半导体扼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企图,完全落空。
对于很多网友来说,华为新手机狠狠抽了美国一记耳光,但是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来说,华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一个符号。来访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就盛赞了华为,表示这是“美国无法监听的手机”;有点讽刺的是,这个特点甚至成为华为手机在美国最大的卖点,很多美国民众就冲这个想方,设法搞一部华为手机,价格都炒到了上万元人民币。
这个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什么?其实我们不能只看一个华为。平心而论,单独一个华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扛住美国的所有压力。这次突破是整个中国的突破,是整个中国反抗美国霸凌的胜利,也是整个中国产业升级的体现。
普京说的没有错,西方想要遏制中国,但是“火车已经开走了”;有网友贴出了一张对比图:2002年,中国出口波兰的商品,最多的是各种服装、鞋帽或食品;2022年,中国对波兰出口,最大宗商品是锂电池,其次是光伏电池,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电子设备、工程机械等等。
就在这几天,法国政府和法国车企正在施压欧盟,要求冯德莱恩在年度咨文报告中,宣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启动“反倾销调查”,此举遭到了德国的反对;媒体认为,德国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车企更依赖中国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洲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关于这点,英国商务和贸易大臣巴德诺赫(Kemi Badenoch)就看得很透彻,她公开表示“不能将中国产品排除在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之外”。
其实,当中国新能源汽车称霸德国慕尼黑汽车展的时候,西方就应该换一换自己的脑子。中国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只能靠“劣质山寨货”和“代加工”,来赚取微薄利润的“特大号富士康”,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粉碎机”。
如何正确处理对华关系,是西方接下来重点思考的战略抉择,或将决定西方未来的前途命运,但这个压力肯定不在中国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