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述敦煌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5)

2023-09-27 09:15 作者:敦煌博物馆授权_广至  | 我要投稿

       景佑三年(10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敦煌先后为党项羌和蒙古族占领。西夏和蒙元统治者笃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敦煌莫高窟作为沸教要地,依然受到重视,仍有建造。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举世闻名的"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朝残余势力,在河西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为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敦煌长达两百多年没有建制。

        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在敦煌地区进行五十六州移民,重修沙洲城。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藏经洞内藏有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除汉文外,还有股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还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已经灭绝的古代摩尼教的典籍。

     敦煌遗书的发现,打开了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的视窗。人们发现在“四面六蕃围”的环境中,还有这么一块汉文化绵延发达的沃土。在这里,人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学术界将其称之为“敦煌文化”。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各民族在这里你来我往,繁衍生息。丝绸之路开通后,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催生了敦煌文化。不仅如此,敦煌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各地域和民族文化的营养,使各个时期的敦煌文化,都融入了大量当时先进文化的元素。他们不仅带来看得见的物质成果,更是为敦煌人民增添了锐意进取的开拓意识和兼容博纳的文化胸襟,塑造出多彩的敦煌文化,并使之不断丰富与升华。正是这些多元文化的新鲜注入,才使得敦煌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如今依然辉煌。


浅述敦煌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