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元稹与韩愈)

2023-06-23 21:09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②元稹和“通江唱和”


元稹,字微之,唐洛阳人。早年和白居马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制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通江唱和”:元稹、白居易在相识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后他们分别被贬,一通州,一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所谓“通江唱和”。元白此期的唱和诗多长篇排律,次韵相酬,短则五六十句,长则数百句,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元和诗”:唐宪宗元和年间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广义指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中短篇杂体诗。


③“新乐府运动”是由元稹与白居易共同提倡的文学改革运动,与韩愈、柳宗元提倡的古文运动相互呼应。“新乐府” 是唐人自立新题的乐府诗,与汉乐府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新乐府不入乐。至于运动宗旨在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大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

④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唐朝诗人。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

考点十、韩愈

韩愈,字退之,出生于河南河阳,祖籍郡望昌黎郡,自称昌黎韩愈, 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领导“古文运动”:贞元、元和年间,韩愈和柳宗元开始写作古文,由于有理论有创作,故有成就。韩愈有自信,百折不回,又善宣传, 广收门徒,遂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韩愈继承前人之经验,意志坚强,大力提倡古文。他既有理论,又有优秀作品示人,得到李翱、皇甫湜、张籍、孟郊等文友和后进支持, 故能领导古文运动。


韩愈文学主张:韩愈主张“文以明道”,宣扬儒道,攘斥佛、老,“破骈为散”,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文风,主张恢复三代两汉自然质朴的文体,“言贵独到”,“词必己出”,要“文从字顺”。韩愈主张思想复古、文学复古,以复古道为目的,复古文为手段,而所谓道,是指儒家的道。韩愈在继承的基础上亦有所创造和革新,主张学古文“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


韩愈古文成就: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众体兼长,不落俗套,力求创新、构思奇巧,词锋锐利,雄奇奔放,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曲折多变,波澜起伏,想像丰富, 感情充沛,析理透辟,逻辑严密,设譬巧妙,笔触幽默,句法则骈散交错。韩愈文章以排斥佛老,阑明儒家之道为宗旨,《师说》、《送董邵南序》、《原性》、 《原道》、 《谏迎佛骨表》、 《进学解》、 《柳子厚墓志铭》,备受传诵。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元稹与韩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