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都市传说—“生物教室的人体模型”

2020-04-19 17:42 作者:晨沁心  | 我要投稿

一提起都市传说大家可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日本的裂口女、欧美的瘦长鬼影、中国的双鱼玉佩等故事,这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充满着浓厚的恐怖色彩,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一个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校园都市传说“生物教室的人体模型”( 理科室の骨格标本)。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只要到了半夜学校生物教室摆设的人体器官教学模型就会离开他原本所在的位置,在校内走动。这时候如果用拖把等长柄器具打它,它就会散落一地,各个器官分散逃走。日本之所以会流传这样的都市传说相信跟每个学校都有人体器官模型有关。在日本自古相传灵魂会附着在人形的物体上,再加上学生们经常接触,看着那恐怖的半剥皮人体模型所以自然而然的心生恐惧,因此这样的都市传说就应运而生。除外还衍生出一些相关的都市传说,例如:会动的人骨模型或者会动的动物标本等都市传说。

 

虽然大部分的都市传说都是民间口耳相传、添油加醋后的成果,但是故事中不乏存在真实性。2016年7月,日本鹿儿岛县鹤丸高校在整理生物实验室储存的标本时,发现了一颗人骨骷髅,随后报警,在政府翻查资料后得知,原来这个头颅是属于一位50年前去世的女游客,当时市政府以「身份不明人士」将其埋葬。该校的校务主任滨岛幸治表示: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在哪里,知道是真人骨头时吓了一跳。之后鹿儿岛教育委员会在去年的12月发出通告,要求全县59家高校展开调查,结果在同县的甲南高校美术室内发现,使用了20多年的骷髅头竟然也是真正的人骨头颅。

 

随后事情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在今年1月,佐贺县的几所中学都相继发现自己一直使用的骨头模型竟然都是真正的人骨。之后越来越多学校都开始怀疑正在使用的骨头模型或者标本是否是真货,于是纷纷向警方求助,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大分县、福井县、石村县都相继发现真的人骨模型。事情发展至今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骨标本?这些人骨标本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学校毫不知情?难不成真的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命案?

 

关于这个问题日本佐贺大学医学部助理教授川久保善智给出了答案,原来在明治时代到昭和20年代初期,医学部的解剖教室制作了很多人骨标本,这些标本有一部分流落到全国不同的高校中作为教学。在明治及大正时期,西方的科学知识涌入日本。当时为了研究,医学部收集了不少的尸体和骸骨,其中包括了不明身份的死者、死刑犯以及自愿捐躯的平民。至于学校之所以毫不知情是由于当年的战乱和火灾导致一些重要的资料丢失,也有一些是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记录不清楚甚至根本没有人做过相关的记录。

 

我们把视线转移至国内,既然日本的高校有真人骨头标本那么国内会不会也有呢?答案是肯定的。就目前而言国内绝大部分的医学院都会有在各式各样的人体标本,所以人骨标本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主要来源途径有一下三种:

一.通过医院合法取得的截肢后肢体,或者未经甲醛固定的捐献者身体;

二.废旧人体标本。就是那些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人体标本、解剖教学剩下的骸骨一般会直接用来制作人骨标本;

三.无人认领的尸骨。随着城市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在土地中挖出尸骨,通常情况下会由政府发出通告,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人认领就会用来制作标本。

 

其实绝大部分的都市传说都并非子虚乌有,除了故事本身存在一定的恐怖元素外,其实更能体现人类未知事物的敬畏。美国著名民俗学这詹·布朗凡德在其著作《消失中的便车旅行者:美国都市传说与其意义》(The Vanishing Hitchhiker: American Urban Legends & Their Meanings)中用他所收集的都市传说来表达出两个观点:

 

一.传说、神话和民间故事不单单只是属于所谓原始或传统社会;

二.可以通过研究这些都市传说来了解都市与现代文化。

 

也就是说都市传说的兴起其实并不是来源于过去,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衍生物。当现代环境与传统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发生了冲突,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人们隐藏在心底里的忧虑就会以故事的形式被放大,甚至有人把自身或己知的疾病加以扭曲,最后都市传说就由此产生。都市传说与传统的民间故事一样,都带有不少的寓言性质和惊悚成分,有的故事告诫我们好人有好报,做了坏事绝对会有报应、有的则告诫我们要安于本分不要有非分之想。最后我想说无论什么样的都市传说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好的,最起码让我们本来枯燥无味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如果你也有有趣的故事或者不一样的都市传说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赞、收藏、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都市传说—“生物教室的人体模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