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唐王朝】E08: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盛世,怎因一场叛乱灰飞烟灭?安史之乱背后唐

2022-10-09 20:21 作者:弦转急  | 我要投稿

一、藩镇割据和唐中央反割据的斗争

(1)平定“四镇之乱”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即位,遭德宗拒绝,李惟岳便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四镇之乱”。

建中四年(783年),德宗调泾原(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兵5000人援救李希烈叛军围困的襄城。泾原兵途径长安时,因犒赏菲薄而哗变,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

泾原兵拥朱滔之兄朱泚为首领,称秦帝,围攻奉天。后德宗依靠李晟、马燧等将领收复长安,消灭了朱泚、李怀光等叛军。李希烈被部下毒死、朱滔等自动取消王号,表示服从朝廷,这场叛乱才被平息。

(2)平定“淮西之乱”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派兵四处攻掠,史称“淮西之乱”。次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出兵三年仍不能奏效。元和十二年(817年),大将军李愬率兵奇袭淮西镇的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

 

(1)藩镇割据的影响:①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进一步加深了唐后期的阶级矛盾。

②藩镇割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二、宦官专权

历程:①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有宦官不干预政事的规定。②玄宗后期怠于政事,宦官逐步参政。③肃宗以宦官李辅国专掌禁军。④代宗时增设内枢密使一职,由宦官担任,执掌机要。⑤宪宗时,置左右枢密使。⑥德宗时,设统帅禁军的神策军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都以宦官担任,从此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定制。两神策军护军中尉与两枢密使并称“四贵”。这样,中央的军政大权都受到宦官节制,甚至连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宦官专权局面形成。

“南衙北司之争”:宦官专权骄横,引起皇帝和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臣和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为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宫廷北部,称为北司,朝臣与宦官的争斗故称“南衙北司之争”。唐后期发生了多次“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顺宗和文宗时期的两次斗争。

永贞革新:唐顺宗时发生的反对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刘禹锡等10位大臣改革弊政,限制宦官的权力。以权阉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通过发动宫廷政变得势,王叔文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8人被贬为边州司马,故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甘露之变:唐文宗联合朝官谋诛宦官的一次事变。文宗任用郑注和李训打击宦官势力,太和九年(835年)底,在文宗朝见百官时,李训令人奏告文宗,称在金吾左杖院的石榴树上有天降甘露,诱骗仇士良等大宦官前往观看,企图将其一网打尽,谁知被仇士良看出了破绽,急忙回宫劫持文宗,并派禁军屠杀李训、郑注等朝臣,史称“甘露之变”。

宦官专权的影响:宦官专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①政治上:分帮结派,营私舞弊,以至废立皇帝,使政治更加黑暗混乱。

②军事上:各镇和出征军队中,都有宦官监军,破坏了军队的统一指挥,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经济上:宦官大肆掠夺百姓的田产,又通过“宫市”,强买货物,敲诈勒索。

      总之,宦官专权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大唐王朝】E08: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盛世,怎因一场叛乱灰飞烟灭?安史之乱背后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